短期課程招募 | 桃花源的門道:冶園與園冶 Principle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05-17 新浪家居频道

  Construction of Paradise: Principle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桃花源的門道 - 冶園與園冶

  2024年 6月24日– 7月5日共十個全天,10:00 - 17:00(午休一小時)

  地點:KFSTA 元圓堂(蘇州)姑蘇區十全街107號

  導師:葉放

  桃花源的門道

  何為園,是何稱園林?

  為何園,為何要園林?

  園何為,如何造園林?

  這些簡單的問題,在當下看來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

  於是,“冶園與園冶”,也就是關於“造什麼樣的園林和怎麼樣的造園林”,經由當代語境中對傳統藝術的繼承與發揚,更有了特別而現實的意義。

  至於“園林藝術和藝術園林”的概念,如果說前者探討的是“以園林為營造藝術的方法”,那麼後者探討的則是“當園林作為藝術表達的形式”。葉放導師與大家分享園林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與思辨。

  關於課程

  桃花源的門道:冶園與園冶本課程單元引導學員認知園林成為桃花源載體的傳統和演變,體會園以何為的冶園之門和如何為園的園冶之道。

  學員通過對園林文化理念和藝術法則的學習,研習以山水思考中國人宇宙規律的天地造化,以園林表達中國人自然原理的山水觀念。掌握疊山理水、蒔花藝木、建亭築台、裝潢佈置等藝術元素之間的構成關係與諧和技巧,從而形成在當代社會中傳承發揚的園林世界觀與方法論。
同時,學員也將在行知結合的課程中,收穫園林文化的鑒賞和園林生活的美學修養,以應用到其他形式的創作之中。

  一、冶園之理(園林世界觀)

  教授園林的世界觀,從文化演變到思想精神。

  訓練通過“仙境思想、山水藝術、道器精神、隱逸生活”的內容,掌握以何為園的創作道理。 

  二、冶園之法(園林方法論)

  教授園林的方法論,從藝術規律到表現技巧。

  訓練通過“水墨理念、詩曲意象、芥壺審美、身心方式”的內容,掌握如何為園的創作法術。

  上期課堂

  部分學員作品

  導師介紹

  葉  放

  葉放教授,號畢園生人、绮石齋主,现居蘇州南石皮記。書香文化研究院院長。

  出生於家學淵源的家庭,先祖畢沅於清乾隆年間高中狀元,先後建造「小靈嚴山館」、「經訓堂」和「適園」等,開啟家族造園的風氣。外高曾祖父畢詒策建造的「畢園」,是葉放出生的園林,並在園中接受了童年的傳統啟蒙教育。而後,葉放在「拙政園」完成工藝美院的學院授業,又在「聽楓園」深入山水園林的學術研究。近年來致力於園林藝術於當代語境中的發揚。

  作為成長於園林的著名藝術家,葉放的創作無論水墨、雕塑,還是裝置、景觀,始終將中國園林的文化理念貫穿其中。

  其園林作品「南石皮記」在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遗產「蘇州古典園林」的推廣中,被作為當代園林的唯一代表,九座古典園林後的第十座。「達園」參加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從而成為第一件參展國際當代展的中國園林作品。

  一、招生對象:

  年滿16週歲以上的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工匠、藝術與工藝愛好者,欲在傳統藝術領域有所提高和進一步深造的人士,歡迎來自不同背景和多種技藝水平的人士。學員在課程中所收穫的知識,不僅有助於在自身的專業領域發展,同時有助於掌握新的技藝。

  二、報名方式:

  請關注各項課程海報,聯繫相關工作人員或公眾號後台咨詢報名。

  三、課程學業:

  1. 課程開始前,中國中心與錄取者簽訂相關的課程合約。

  2. 開課後學員自動退學及中心勒令退學者,學費不予退還。

  3. 因不可抗拒的原由,中國中心有權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作出適當的調整。

  四、費用支付:

  10000元/十天,學費需在所選課程前一天一次付清。

  五、上課地點:

  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

  蘇州市姑蘇區十全街107號元圓堂(振華中學北門西側,近蘇州大學本部南門)

  六、本次單項課程開學日期:

  2024年6月24日

  七、食宿安排:

  中國中心不負責學生課程期間的食宿,但工作人員可以為有需要的學員提供本地生活的資訊和協助。

  八、學業證書:

  單項制研修課程在學課結束後,合格學員將獲得由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頒發的「傳統藝術研修證書」,標誌著此次研修培訓符合英國有關教育部門的預期并在其方針和要求的指導下,令學生達到傳統藝術的單項基礎。

  九、報名及咨詢:

  電郵:info@pfstachina.com

  電話:+86 512 6530 9863

  聯繫人(微信同號):

  李女士 +86 186 8886 7970

  單女士 +86 134 5156 6209  

  *小班授課、名额有限,請及早報名。

  十、郵寄地址:

  李茗睿女士 +86 186 8886 7970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十全街107號

  郵編:215006

  十一、付款方式:

  支付寶轉賬:info@pfstachina.com銀行轉賬:蘇州元圓堂藝術培訓有限公司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蘇州姑蘇支行賬號:89190078801500000548* (如欲從境外付款,請咨詢單女士)

  關於我們 About Us

  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

  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國際知名的藝術教育學院。學院總部位於倫敦,提供傳統藝術實踐類的碩士和博士課程。學院致力於激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踐與傳播,以期傳承人類各種文明的偉大藝術傳統。學院的工作體現了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陛下一個重要的志願,即詮釋與發揮「和諧」 理念,證明「和諧」理念對日常生活的深切影響。學院的國際教育和實踐項目亦清晰地表述了「和諧」理念與「自然秩序」之間的根本關係,這也是人類所有偉大文明共同的藝術靈感來源。
學院附屬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陛下親自成立的慈善機構,自2004年創建以來,學院一直秉承「傳承人類優秀傳統藝術」的使命,在倫敦本部開設碩士研究生與博士課程,也在中國蘇州、埃及開羅、阿塞拜疆巴庫、沙特阿拉伯吉達、巴基斯坦卡拉奇等地設校。並在多個國家舉辦傳統藝術工作坊,推廣公眾對傳統藝術的認知。2018年9月,學院在蘇州的元圓堂設立在中國的唯一代表機構「中國中心」,旨在向中國文化遺產致敬,參與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揚。

  「通過創辦傳統藝術學校,我致力於推動世界各地神聖而傳統的藝術形式,使這些活著的傳統得以延續。人們常常忽略了傳統對延續人類知識、智慧和技能的巨大作用。同時,傳統賦予人類知識、智慧和技能以新的生命力和應用可能。我希望王儲學院的實踐式教學和國際合作項目能促進下一代更好地繼承和復興他們的文化遺產。」

  — 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王儲殿下,2004

  英國國王基金會 傳統藝術學院 中國中心

  The King's Foundation School of Traditional Arts China Centre

  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與中國元圓堂在蘇州合作成立「中國中心」,旨在向中國文化遺產致敬,致力於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揚。學院以「自然秩序」的價值觀與方法論作為傳授的基礎,籍此研究傳統藝術的當代表達方式。學院的意旨是在當代文化語境與中國傳統藝術結合,於「實用、創意、文化」三個層面進行深度融匯。我們以符合中國文化遺產的藝術原理為辦學原則,并以介入當代為宗旨來繼承傳統。作為學院授權的中國唯一代表機構,「中國中心」熱心支持非物質文化的傳播與復興,並開展相關的獨立與合作項目。

  Co-founded by the King's Foundation School of Traditional Arts in London and the Yuan Centre in Suzhou, KFSTA China Centre honours the heritage of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of China through education programmes aimed at reinvigorating tradition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The programme enables a meaningful engagement with Chinese artistic heritage and traditions on different levels - practical, cultural and inspirational -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As the only institution in China to have official, certified affiliation with the King's Foundation School of Traditional Arts, KFSTA China Centre whole heartedly supports the propagation and reinvigo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e through its independent and collaborative projects.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