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公开课】演讲实录 | 青山周平:击破思维框架,设计改变生活

2018-05-31

2018CDOC中国设计公开课合肥站于5月28日圆满举办,本站特邀中日设计大咖论道设计,思辨城市,以设计为名,以地标为线,深入探寻城市灵魂。作为本场活动的重量级嘉宾之一的日本设计师,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青山周平也带来了他对城市、文化与设计的理解与分享。

导师简介

青山周平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建筑师

198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2003年毕业于大阪大学,2004年在布鲁塞尔Sint-Lucas建筑学院及巴黎国家高等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深造,2005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并获“最佳硕士论文奖”,后进入日本知名建筑事务所SAKO建筑设计工社任职,2015年在中国北京创立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同年,因参加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节目爆红,成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设计师之一。

其代表作包括:“南锣鼓巷大杂院住宅改造(获得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银奖)”、失物招领国子监店、北京民宿“有术”、苏州民宿“有熊”、上海DOE、成都侘集·本屋书店。

CDOC课堂笔记


演讲主题:击破思维框架,设计改变生活

演讲嘉宾:青山周平


■ 关于B.L.U.E.

B.L.U.E. 是我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名字, B是北京的B,L是(Laboratory)研究所,U是(Urban)城市,E是(Environment)环境,连起来是“北京城市环境研究所”的意思,设计目的是改变城市的生活,思考新的生活方式,所以我所有的项目都是以研究的态度去做。

 接下来的时间我会以“击破思维框架,设计改变生活”为主题,分享我在做设计的时候比较重要的6个关键词给大家。

 

✔ 第一个关键词

Small is powerful,Small is Beautiful


2005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做的都是100平米到200平米的大型住宅项目,之后90平米以下的房子越来越多,随着房价越来越高,50、60平米的房子也开始涌现,而我们现在做的大部分都是15平米、20平米的项目,这也是我在北京印象比较深刻的变化,在场的设计师应该也都亲自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从15年前100平米、200平米到今天的15平米、20平米,思考小空间的设计已经成为了中国设计师的必修课。


▼如何做小空间的设计?


   

其实先前已经有很多案例,法国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为自己设计了一个13平米的小屋,里面没有厨房,但是周边环境宜人,他为了享受周边环境建了一座小房子。

另外一个案例是日本的作者,他希望人生最后的时间能够在自己设计的小屋里度过,这个小屋房间面积小,只有9*9平米,所以他可以用一天的时间进行拆卸,拆卸之后所有的材料可以放在推车上推到喜欢住的地方,然后再用一天的时间进行组装。


这些都是很小的房子,因为它特别小,所以可以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或者有另一种不一样的交流。例如日本的茶室面积不到4平米,入口也特别小,进去的时候要低头,做这么小不是因为没有金钱或者空间,而是希望让人感受到与大空间不一样的体验,他们可能没有必要说话,但是在这么小的空间里面一起喝茶,可以提供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小空间有小空间的力量,小空间有小空间的特点,我们的时代在变化,房间的面积越来越小,所以设计师需要重新思考小空间的力量。


▼以古鉴今,从科举考试到3.7㎡小空间改造


我做过最小的项目是在北京一个胡同里面的3.7平米的小房间,因为房子太小一直是废弃的状态。业主是两个年轻人,马上要拥有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设计把小房子变成一个他们可以生活、睡觉的地方,具备一些基本的上厕所、洗澡、吃饭的功能即可。

一开始看到这么小的空间,我也曾经因为觉得难想要放弃,但后来在一次展览上看到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小空间,以前的科举考试需要三四天时间,考生除了上厕所时间之外,一直要在这个面积不到3平米的空间里吃饭、休息、睡觉。但是古人很聪明,利用两张木板做调整,如果把后面的木板放在矮一点的位置,把前面的板放在高一点的地方,那它就形成了考试或者吃饭、喝茶的模式,如果把两张木板放在同样的高度,这个小空间就变成了可以睡觉休息的地方,而且上面还有一个小的储藏间。

古代科举考试的小空间已经满足了人基本的生活需求,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设计,所以把这个科举小空间的概念与3.7平米的空间改造结合在一起,利用四张木板,改变木板的位置就可以变换不同的生活模式。

对我来讲这个3.7平米案例虽然是最小空间的设计,但也是城市设计或者城市更新的想法。通过设计师的参与,原来被废弃的小空间变成年轻人可以生活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意思的尝试和实验。小空间的微更新,微改造在城市中越来越重要,不是拆掉重新建,而是本来因为没有需求、没有设计所以一直没有被利用的小空间被重视起来并加以改造,这是设计师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方面。


✔ 第二个关键词

质疑常识,试图挑战思维框架


我做设计的时候尽量希望拿掉文化的框架或者思维方式,从原始的地方开始思考。比如说要做餐厅,把餐厅的“厅”拿掉,从“餐”开始,“餐”到底是什么?从这个角度开始思考餐厅。比如建造美术馆,把“馆”拿掉,只思考“美术”,通过思考美的概念之后,慢慢变成一个空间,最终成为美术馆。书店把“店”拿掉,去思考“书”,慢慢变成书店。住宅,我们不是从住宅思考住宅,我们先把“宅”拿掉,先思考“住”,到底现在城市当中“住”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角度开始思考住宅。

以前我们开发的住宅是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的模式,这是过去比较适合的户型,未来我们的城市变成一个两个家庭的时候,这个不一定是最好的居住模式。中国共享经济越来越发达,我们不用自己买自行车,不用自己做饭,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不用亲自去做了,但是还是要用几十年的贷款去买几百万或几千万的房子,那怎么样让我们的建筑、住宅更轻松,像听音乐一样,用它的时候就用它,不用的时候就不用它?


▼盒子未来社区


我的灵感很多是从居住的生活环境的细节得来的,我住在胡同里面,胡同的居民把自己不用的家具摆在外面,供各种人来坐,已经变成公共的家具。如果房子里没有晾衣服的地方,就把衣服挂在外面,别人也可以用,但是不能拿走。把工作的桌子放在外面,除了自用之外,还可以用来发快递。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场景,所以我开始有意识的研究收集北京胡同里面的家具。

现在胡同就是一个共享生活的城市空间,胡同的城市就是充满半私密、半公共家具的空间,这变成了我设计的灵感,我希望把需要几十年贷款花费几百万的房子变成像“胡同”家具一样或盒子一样的东西,盒子里面是一个最小的私密空间,有床、桌子,但家具都摆在外面,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用这种盒子的方式做一个年轻人的共享生活社区。

最终我们找了福建一个卖菜的批发市场,这个建筑原来上面三层是卖菜的,下面三层是空出来的,我们把一二三层的空间通过盒子的方式改造成为年轻人生活的空间,楼下是图书馆、书店、健身房等等对外开放的区域,二层和三层是盒子的共享区域,对内的私密区域。每个盒子家的空间是6平米,但是我可以去其他地方看书、做饭、吃饭、看电影,在其他地方工作。


✔ 第三个关键词

回顾历史,探索未来


我自己电脑里有一张大学的时候开始做的表格,它记录了每天有趣的事情,有点像我的储备间,因为重要的事件都在这个里面,而且这个表格之后也给了我很多设计上的灵感。

比如说上次与一个汽车公司合作,我先看这个表格跟汽车的相关点,梳理汽车从开始到现在的变化,过去汽车是移动工具,但是现在随着叫车软件的发展,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不用开车、买车就能到达。另外,这种自动驾驶越来越成熟的时候,汽车将会变成体验、娱乐、交流的空间。这种未来汽车的概念是越来越接近家的概念的,未来汽车的功能不止在于移动,更多的是在于家的感觉、情感的交流。


✔ 第四个关键词

    传统和现代

   

我最近几年一直在中国的各种老城市或者老胡同里参与老房子改造的项目,在北京白塔寺地区,原来的院子被后来加建的空间占据了,所以在改造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院子,这个状态也是现在北京很常见的北京老院子的状态。

后来改造之后,我们把老院子改造成拥有六个房间的精品酒店,我们不希望房子改造完之后变成私密空间,跟外面城市没有任何关联,所以我们保留了一个小的开放式咖啡厅,同时也是酒店的接待大厅,我们故意做了一张大桌子,酒店的客人在这个地方吃早饭或者喝咖啡,我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人产生一些交流。

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将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结合在一起,但是会显得非常和谐。比如施工的过程中挖出来清代的石头,我们就把石头放在每个房间门口的地方,让石头变成一个新的状态;酒店中间有一个塔,通过旋转楼梯可以上到二楼平台俯瞰城市景观,因为院子里有很多违建设施改造的时候都拆了,但是拆的时候我们让工人收集了原来塔上老的砖,因为我们改造新空间的时候希望保留原来的一些材料,因为它承载了城市原来的生活记忆。


✔ 第五个关键词

家具是小的城市,城市是最大的家具


家具和城市其实是没有界限的,都是人和空间的问题,通过空间的设计去思考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家具和建筑其实是一样的。我做家具设计的时候设计的思维方向还是跟做建筑一样,先分析现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有什么样的东西,有什么特点,我画了一张草图,主题是“生活的便当盒”,便当盒中间有格子隔开,而且隔开的比例是有逻辑的,比如吃午饭的时候需要的米饭、肉、调料,根据需要的营养比例来进行比例分配,这样看来便当盒的主题特别适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所以我就把便当盒的概念做成一套收纳的家具系列。

虽然家具不是建筑,但也是空间的设计,设计的逻辑是一样的,按功能的需求来分隔,根据数量和位置的需求来做分割的设计。


✔ 第六个关键词

设计的未来,未来的设计?


工业革命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身体,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来产生价值;

工业革命时代之后互联网时代之前就是知识,因为身体的功能被工业革命时代出现的机械取代了,身体价值减少了,知识部分会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时代有大量知识的时候,如何利用知识越来越重要,所以互联网时代是智慧;

现在是心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之后,人工智能之前,我们重要的能力是怎么用知识,我们现在进入AAI的时代,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它会取代一些人的逻辑思维部分,随之而来的设计重点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要根据功能来规划设计,根据功能的需求来思考,之后把思考放在具体的计划和规划当中,这是逻辑思维的部分,也是人工智能最擅长的。

设计师越来越重要的是梦想,过去功能特别重要,我们都是按照功能的需求来设计,但是将来更多的是体验、感觉、感受,未来要慢慢思考梦想、体验、感觉的设计。

 

今天通过这六个关键词来分享我自己做设计时候的感受,以后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和探索,谢谢大家。


END

--------------------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