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新浪家居
2018CDOC中国设计公开课北京站于9月20日圆满举办,本站特邀3位设计大咖论道设计,深入探寻城市灵魂。作为本场活动的重量级嘉宾之一的日本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事务所总监大桥谕也带来了“建筑帝国”扎哈·哈迪德事务所最新项目的设计心得分享,扎哈事务所一贯从建筑空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让设计充分融入城市,与环境产生共鸣。
讲师简介
大桥谕SatoshiOhashi 扎哈•哈迪德事务所总监
大桥谕出生于日本,在美国长大,先后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地工作和生活。他早在 1987 年便加入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并与扎哈·哈迪德女爵士和帕克里特舒马赫保持紧密合作,迄今已逾 30 年。1987 年至 1993 年,大桥谕先生曾担任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东京办公室总监兼项目建筑师,负责领导了该事务所在当地早期的设计项目。作为亚太中国地区的总监,大桥谕领导的银河SOHO,望京 SOHO,凌空SOHO,丽泽 SOHO,中国国家美术馆以及北京新机场等项目荣获多个设计类奖项。
他对整合专业经验和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对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曾在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学院,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授课或担任客座讲师及作品评论员。无论是大规模城市设计还是小型家具与产品设计,他所从事的设计领域范围广泛,始终致力于不断探索并实践建筑与设计的无限可能性。
演讲实录
演讲主题:互动空间环境
演讲嘉宾:大桥谕
大桥谕: 大家好,首先很荣幸有机会受主办方新浪家居及亚细亚邀请参与中国设计公开课活动,我代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来介绍一下我们近期的项目作品。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总部在伦敦,在全球有多处分公司,纽约、墨西哥,包括北京、香港、迪拜。我们是从2008年来到中国北京,所以今年正好是第十年,今天也想跟各位设计师朋友分享一下这十年积攒、积累的经验,也包括遇到的一些问题。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设计灵感在最初都是有一些异曲同工的地方,全都是来自于大自然,包括整个的机理,以及自然的有机的东西。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的时间,研究和在这方面的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是扎哈·哈迪德女士开创了这一套体系,我们一直延续下去。
“建筑巨匠”Zaha hadid(1950-2016)
设计·自然共融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涉及的范畴非常广泛,从超大尺度的城市设计,一直到最小尺度产品设计都有涉及。当然在比较早期的时候,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当时的电脑科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如今科技到达这样发达的程度,我们也是充分利用它让更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电脑科技的应用,它并没有改变我们从最开始到现在整个在设计理念上怎样是和大自然相结合,怎样融通到一起,这些东西都是一贯存在的。每一个项目都必须要因地制宜,这些条件是我们设计在最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进去的,比如自然的东西,及其周边的条件。
这是罗马的当代美术馆,可以看到它的灵感来自于像罗马城市的街道尺度和旁边的河流。整个展厅在参展的时候就好像走在罗马的街道上的感觉。
这是阿塞拜疆的文化中心,观演厅、图书馆等主要三个功能充分结合在造型里面。在近景里可以看到尺度感,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实现的相对好,室内外的通透,地面和墙壁、天花已经不再有界限,整个融为一体,包含整个基建方面的出口。最核心的是建筑材料的颜色营造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这是我们和香奈儿一起合作的香奈儿移动博物馆,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个博物馆是可以移动的,因为传统的博物馆我们要坐飞机去看,但是这个博物馆可以飞快的拆卸装到集装箱,再通过飞机运到下一站再搭建起来,它曾经去过香港、纽约、东京等等这些大城市。同时它也是非常环保的,我们把它运到下一个地方可以再重现美术馆。这个博物馆建筑材料使用的是玻璃钢,非常轻盈,便于运输和搭建,而且也善于易形。
设计·跨界无界
充满建筑美感与未来审美的高跟鞋
将流动性的设计语言嫁接到宝格丽大胆的几何学风格之上
为路易威登设计的一款概念产品
3D打印的概念椅子,带颜色的纹路是模拟当人坐在椅子上面的人体学的分布状态
流动的漩涡 液体冰川桌
平整桌面的纯净因为巧妙的细纹和涟漪从静止变为了动态,这股水流好似从水平的桌面沿着涡旋垂直向下,从而形成了桌子的桌腿,透明的丙烯酸材料突出了这种理念,并通过一种毫无瑕疵地万花筒似的视觉折射,增加了视觉的深度和复杂性。
智能游艇,目前已经在生产线上
案例分析:银河soho
“以梯田为灵感来源的城市峡谷”
银河soho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项目,这是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在中国第一个大型商业项目,面积有三十三万平米,项目整个的灵感来自于梯田,因为是创造城市的景观,所以我们在造型的同时也要考虑体量,我们认为银河soho虽然是一个大体量的建筑项目,但是它不一定是“方盒子”造型,各个体量之间也不一定要各自分开独立,所以我们最后是打通了所有体量,整体融合在一起。
项目建造的同时也要回应周边的条件以及周边的需求,项目右侧宽的主路就是北京的东二环路,大家知道东二环是北京非常重要的城市主干道,而银河soho这个项目对面有些相当高大的政府机关大楼,为了呼应,我们在项目其中一面设计了可以回应到大尺度延展的比较完整的立面,但是相反在另外一侧是打破尺度,让它面对周边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状态,同时体量分布以及体量造型也是根据日照等条件分析得来的,建筑体量之间的空档部分,包括在左侧斜切的部分是为了让太阳光最大程度照到周边的社区的目的。
建筑中间有很大的公共区域是开放给公众的,也是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以后扎哈·哈迪德的办公室也在这栋楼里面,我们非常高兴能为公众提供公共空间,而且能够受到公众的欢迎,尤其在天气好的时候周边的人经常在项目里活动,包括围绕着整个项目慢跑,跳广场舞等。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大家会自动分流,地面一层遛狗,地下一层是遛小孩。
站在几个体量中间的公共空间我们叫峡谷空间,四个体量是由很多连桥相连接的,每个体验空间还有一个空洞,这个空洞可以把自然光带到每一层的办公走廊,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能耗。
因为银河soho归根到底是一个商业项目,业主在商业方面的成本控制以及它需要达到的要求是首要位置的,所以整个建筑的有效程度和使用有效率也是要求非常高的。虽然建筑外形很自由,但是内部空间的划分也是严格按照当时业主要求的,每一个隔间大多数在100到125平米,划分都是很规整的。
当然业主以及运营方的运营模式也对设计影响非常大,银河Soho当时的运营模式是分小单元,所以也是影响到设计的时候。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完全利用三维制图,也会做各种研究以及深化的工作,在中国建造这样的异形建筑,需要非常精确的把控质量,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一个是把控速度,高速,一个是把控尺度,很大的尺度,还有质量,完成的质量一定要过关。
银河soho幕墙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在高速、大尺度的制约条件下,要在幕墙设计前期的时候最大程度的避免将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我们顶部设计了一个既能帮助造型,又可以内部遮挡的基建设备造型。幕墙方面最强的难点就是连桥下面双斜面的板材,施工样板的制作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提前测试可以避免施工的时候出现问题。银河soho选用的幕墙材料是铝板,这是我们研究了多种材料之后最后选中的,我们考虑的首先是整个面积要求量很大,成熟的铝板材料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同样也更易于建造。很多人觉得如果想控制一个曲面建筑物的造型,一定要在工厂预制好所有的铝制板现场拼接起来,但是其实通过我们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在中国项目的经验,像目前这种异形建筑,越来越容易更好的控制,可以通过内部的设计让它有充分的现场调节度,这样项目会更加可控。
案例分析:望京soho
“不同角度的新鲜体验感”
银河Soho建成一年后望京soho项目正式启动了,望京soho项目更大,总建筑面积有512,000平米,整个工期持续了三年半的时间。由于望京soho建筑体量非常庞大,所以我们没有用很多个大体量的方盒子,目前三座山自然的状态其实缩减了建筑的体量,给周边不会造成很堵很拥挤的视觉感受,它也充分回应了周边城市的机理,给区域创造了一个中心,所有的设计语言都是把所有的流线汇聚到项目中心。它不仅仅是从功能使用上和开放度上回应周边的居民,同时也考虑到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建筑的时候都有很不一样的体验。
在项目的四周、东西南北也有四个很庞大的观赏景观,这个景观也充分和建筑融合在一起。这四个景观也有不同的特点,四上面的北侧有大的水井,有热闹汇聚的感觉,东边是露天市场,南边和售楼处结合在一起,是社区的感觉,西边是创造一个安静的小花园。
同样我们也要在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一系列深化的手段让整个设计可以落地,这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望京soho的幕墙难度比银河soho又增加了,望京soho的幕墙面板是高度一直在变化,所以我们在设计稿中特意用蓝色、绿色、黄色这三种颜色标注,三个颜色都是有理化的铝板,只有边上的才是曲面板。黄色和绿色的区分都是平板,但是黄色有高度的变化,绿色都是等高的可以批量生产。它是有内部规则的控制下,整体又创造了一个非常自由的感觉,如果看到现场的立面就感觉好象有风吹过,表面随着风来呈现出来的状态。我们在设计过程当中同样也是通过参数化设计来研究和控制项目它曲面最大地方的量,这是目前整个项目最难点的,我们也是把这个点抽出来做更深化的设计。同样,也非常细致的设计了里面幕墙的连接件,可以让它更好的调节现场的顺滑度。
很有趣的一点是,在幕墙的连接件上面的钢管上,每一个都缺了一个角,其实这是一个小细节,因为我们最重要的是最外表面的整个定位系统,这才能让建筑的外造型顺滑,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图纸上面的定位点开始放线,但是放线的时候工人需要找到连接件原点的定位点,但是通常连接线是一个圆管,并没有明显的圆心位置,很容易有误差。所以我们把圆管设计的缺一个角,首先可以帮工人找到水平的角度,同时有圆心定位,所以第一步可以非常准确的找出圆心点,避免后面的误差。同时也可以通过圆管的多角度上下左右维度进行调节,方便现场工人左右找齐。
我们在银河soho、望京soho两个项目过程中都运用了三维技术,银河Soho连桥肚子下面是最难的部分,所有的面板其实是平板,是激光切割出来的,可以看到平板的拼接,它可以自动生成图纸。所以每一个都是平板,只不过平板带边缘的造型不同。
三维技术的运用现在已经很广泛了,但是当时建造的年代很多技术创新还在研究阶段。同时在每一个项目过程中,我们也学到很多东西,包括银河Soho积累的经验,我们在望京Soho也会做得更好,包括整个有理化的过程也会更加优化。
三个望京Soho的塔楼是三个不同的形状,塔一最长,塔三最高,塔二比较圆,所以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是我们也想尽量简化室内材料的使用,不至于太过花哨,基本上这几个材料,室内墙壁是石材,天花是石膏板结合玻璃纤维加强的石膏板,地面也是石材,还有一些柱子是不锈钢。
作为室内的空间设计来讲,怎样可以让所有功能性的元素,包括机电出风口所有的技术东西很好的融合,不影响设计这也是很重要的细节。我们在设计初期的时候就把空调的出风口结合柱子设置,这样不影响空调的出风。地面石材下面也设置了地暖,同时风道也是从地面一直接上来沿着柱子向上。
建筑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周围的景观也共同创造了体验,所以需要景观也有建筑的语言,像重叠一直延续过来。比如有一个墙体我们设计成拼接的感觉,再延续过来是露天剧场的贯通的感觉。望京soho项目的售楼处在最南端,当时建成之后保留下来了。
我们刚刚过来的时候,望京soho周围是一片荒芜的状态,很高兴看到目前这一片已经很活跃,以及望京soho项目已经变成了望京区的一个地标中心。
案例分析:澳门新濠天地
澳门新濠天地是一个赌场加酒店的项目,整个项目有780个客房,建筑大概是50×100米的平面上的尺度,当时这个项目很难的一个点是它已经有了基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做一个新的设计。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建筑外造型很夸张,其实它是把所有的结构外露了,在建筑内部是整体的空间,把所有的结构放在表面上。
案例分析:北京新机场
北京新机场大家应该熟悉,明年就要建成。新机场航站楼的室内目前现场也在施工。这个柱子的概念不仅仅是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也是整体设计的一个要点,把自然光带进来。
案例分析:丽泽soho
最后看一下明年完工的北京新建筑——丽泽Soho,项目在丽泽商务区。为什么中间有一个空?是因为项目下面是正好是两条地铁线,所以分割开造成了中间的空隙。同时也因为这个制约性,也成就了中间这200米高的办公大堂。
丽泽soho其实是比银河soho、望京soho更复杂的项目,我们也在做整个深化的过程,所有新的科技手段都会帮助我们实现越来越不可能的东西,但是我们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初衷和创新的心是永远不变的。谢谢大家!
互动问答:城市新秀对话设计大咖
金永生: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如何看待在设计当中技术的运用,尤其是一些未来先进技术的应用?目前在中国国内非常火的一些人工智能的概念,是不是已经在扎哈事务所的项目当中有应用?
大桥谕: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向来都是非常感兴趣一切高新的以及前沿的技术,我们已经也在尝试运用这些最新的像AI科技到我们的设计里面。我们每一次设计都是想试着打破自己的上一个设计,试图找一个新的方式或者新的科技可以运用到下一个设计,有什么不同的新东西出来,包括已经结合了很多的智能的技术结合到设计里面。
我们也同时非常相信我们在不断的设计真正的项目的同时,一定与它的研究是平行的,同时也是不可以停止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专门有一个关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团队,和真正的项目团队同时进行,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及时的运用到新的项目中去。我们目前做的包括感应互动这些科技,都开始运用到新的项目里面。
金永生:是否未来的设计师规模会急剧缩小,不需要现在这么大体量的设计师,因为技术的迭代和进步,效率的提高,设计师需要做的工作不像现在这么复杂,您是怎么看待的?
大桥谕:有可能我们建筑师需要做的事情可能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在变化,但是创新,包括所有概念的想法,这些东西是代替不了的,设计根本的东西是无法被替代的,但是未来有可能各个行业之间的合作需要更充分,更紧密。其实我们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也好,我们不止仅仅做我们的设计,今天盖这个房子,做室内装饰设计、装修设计,我们更深层次的是要研究和了解这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用和空间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根本上应该要做的事情,这个事情是无法被替代的。
马冉:众多的作品里面运用大量的曲线、叠加,包括空间的扭曲,甚至包括有一些自然方面很多的元素,甚至可能还会看到里面会有一些肢节、动物骨骼的设计。这是否代表了未来设计的一种流派?银河Soho引用了梯田的自然元素,有没有考虑北京当地的一些色彩?
大桥谕: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并不会考虑很具象的北京符号,我们看到的是更宏观的东西,这个城市潜在的东西,比如像北京的活力感,或者这些动态的东西,而且我们不想做重复,比如说已经有的旧的东西去重复,把它运用成一个符号做成我们的设计,我们希望翻译成我们新的未来的语言,而运用在设计里面。
流动的形态和自然的形态比较接近,各种科技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我们有条件去更多的了解自然,也有条件去创造建筑更适用于我们平时的行为方式,扎哈·哈迪德女士说“世界上有360个角度,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锁在90度或者一个角度上呢?”
张志宽:大桥谕先生与扎哈女士在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共事多长时间了?
大桥谕:1987年开始共事到今天三十多年前了。当时事务所只有5个人,现在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当年相比变化非常大的,但是对设计和创新的热情,从第一天开始到今天都没有变,也包括忘我努力工作的状态从来都没有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