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1
干净,无趣,是大部分人对新加坡的第一印象。但你若有机会走进新加坡深处,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它。真正的新加坡,骨子里是异常入世的实用主义的包容。这个地图上的小红点,虽小却兼容并蓄,全国人口超过20%为外籍,在此地工作、安家,构建他们自己的平行宇宙。杂糅了福建话、广东话、马来语、印度语和中文的坡式英语,无论声调还是用语都自有它幽默的劲道。大概新加坡就是这样一道菜,在整洁有序的现代气氛中,以浓郁的南洋风情为底料,不断地融合着新的风味,好比一道马来名菜Rojak,酸甜苦辣咸,味味俱全。
新加坡的人口非常多元化,各个种族在保留自己文化的同时也非常的融入新加坡这个大整体,最直观的,便是体现在餐桌上。如若你要品尝新加坡的各色小吃,位于金融区核心的老巴刹(Lau Pa Sat)自然是不能错过的一个地方。
老巴刹的美食选择众多,游客几乎可以在这里找到任何美食。如果有列新加坡美食清单,但在其他地方没看到的小吃,在老巴刹都能找到。所以,初到新加坡想要遍尝各种风格的美食,不妨来此大快朵颐。但是,如果在老巴刹只为寻觅一份狮城的美食,你也未免太小瞧这个地方了。
民族大融合时代催生出来的产物
巴刹原为马来语(Pasar),新马华人跟马来人共处多年,发展出彼此沟通的巴刹马来话(Pasar Melayu),是马来语与闽南语的合体,久而久之成为通俗的南洋语言。巴刹马来话所反映的,也是一个不同种族人民共处的年代,先民离乡背井来到新马,狭缝中求存的勇气。
早期的新加坡,流传一句话:“小坡铁巴刹,大坡珍珠巴刹。”其实,新加坡早期还有几个巴刹,也很出名,如大坡的新巴刹、罗敏申路的老巴刹,实龙岗路的竹脚巴刹、东陵的东陵巴刹等,这些旧巴刹,都有过风光的岁月。时代在变,当年好几个出名的巴刹,现在只剩下竹脚巴刹和老巴刹。竹脚巴刹还有菜市场,老巴刹已经不卖菜了,卖的是各种香喷喷的美食,有些旅客还把这里叫“沙爹街”。
原本,老巴刹是名副其实的巴刹,早上很多家庭主妇都到这里买菜。1825 年首次开放时,成为了海边的重要集市,往来商们可以直接在此从船上卸货或装货上船。到了1973年才改为熟食中心。
傲视东南亚的独特设计
建于19 世纪的老巴刹又名直落亚逸市集(Telok Ayer Market),长久以来,因其令人惊叹的外观一直傲视本地景观。作为真正的新加坡地标,它是东南亚现存最大的维多利亚时期的铸铁建筑,在 1973 年被列为国家古迹。如果你站在远处看过去,就会发现老巴刹在一片高楼林立中显得别致又风情。它内有高耸的拱门,精雕细琢的屋檐,还有高挂天花板的大风扇,转出丝丝凉意和阵阵美食香味。
老巴刹市场位于金融区的核心地带,非常醒目的八边形外观和装饰柱子由英国建筑师乔治·科尔门 (George Coleman) 设计而成。这位建筑师在殖民时期还为新加坡设计了许多迄今依然完好的著名建筑,例如旧国会大厦。
起初,老巴刹经过几轮百万元到千万元的翻修,新加坡政府甚至一度想把它变成跳蚤市场。但是不管老巴刹是成为了跳蚤市场,还是现今的美食广场,它都安静地坐落在罗敏申路上,以其独特的建筑魅力诉说着新加坡多元融合的历史文化。
“巴刹”小百科
巴刹是马来话“pasar”,意即市场或集市。昔日很多巴刹是露天的,但露天巴刹雨天不能做生意,烈日下摆摊又辛苦,于是新加坡政府盖起了大厦,让商贩逐一搬入屋檐下进行售卖。
巴刹又分湿巴刹和干巴刹。湿巴刹有卖猪肉、牛肉、鱼虾和蔬菜,地上湿漉漉的。干巴刹像百货市场,只卖衣服、电器、小五金、日常用品和玩具等,有些还有冷气设备。但人们口里的巴刹,大多数指的是卖蔬菜鱼肉的湿巴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