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春·序言·赵健|春之进行时——第三届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

02-25 新浪家居频道

《 春之进行时 》

 第三届设计之春·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展

  序言

  二级教授 / 上海大学  博导 / 澳门科技大学  博导 /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 / 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委员会副主任 / 中国高教学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职: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 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设计委员会主任  / 广州市政府城市规划与建设顾问 / 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 广州市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

  春至。

  离第三届《设计之春》的开幕尚有二十多天,广州即以连续多日的“极端温差”——摄氏5度至29度的大起大落——开始驱赶冬日,唤醒春天。

  春风撫面时,再度相聚的老朋友们会欣喜地发现,今年又增添了不少携各类作品而来的新朋友——由于他们的加入,《设计之春》更接近“春色满园”;

  与往年一样,小伙伴们仍以“当代”的名义,依当下之感悟,携明日之愿景,汇集一年来的创作,分享一年来的心得;今年,但愿我们能共同面对更深层的设计课题,共同展望更宽广的设计前景,以我们的心与力,共同融入设计业的中国潮、中国魂、中国运。

  今年,策展团队仍以“进行时”,来凸显本届展览五大主题“应有的态势”。这五大主题分别是:LIVEin生活中、CREATEin创造中、VOGUEin时尚中、DESIGNin设计中、THINKin思想中。

  我仍应总策展人温浩教授之嘱,为本届展览作序。

  去年,我们曾以“纵与横双座标”,界定并推演这五大主题中四个部分的相互关连:

  “思想”和“生活”为纵向座标——是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之间的上下对应;

  “设计”与“创造”为横向座标——是比翼齐飞和相辅相成之间的左右对应。

  “VOGUEin时尚中”,作为今年的新增主题,本届的策展辞是这样界定它的:

  ——以潮流为核心,多元化探寻新生活的美学变化,以彰显中国时尚魅力。

  我们还希望能以设计从业者和设计观察者的维度,对本次新增的“时尚”主题,能有别样的剖析和讨论。

 LIVEin生活中

  以品牌为核心,多维度探索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彰显中国文化魅力
——引自本届设计之春策展辞

  生活的形态可谓包罗万象,层出不穷。而呈现这“包罗”和“层出”的起因,则是“人”——围绕人的尺度和肢体特征,会包罗和层出与生活相关的若干“造型”的形态;围绕人的意识和需求要素,会包罗和层出与生活相关的若干“功能”的形态。

  “包罗万象”,客观而自然地成为生活的“横轴”——其轴心是“人体”,其半径则是生活“内容”的质与量;质量决定着半径的尺度,进而也决定着“直径之圆”的广度与幅员;直径,是生活内容丰富和精致与否最直观的量感与浓度……。当下,作为设计从业者,在度量和思考《生活中》这一选题时,建立上述“包罗万象”之横轴式的观察方法,对于理解和建构设计介质与生活界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会是简捷而有力的。

  “层出不穷”,则客观且自然地成为生活的“纵轴”——这条纵轴包括由上与下两端:其“固定的下端”为轴底,是生活“需求”的基础和起点;其“高度不断增高”的轴尖,是生活中需求的提升和延展;这条纵轴的轴心是“人心”(不断变化的需求);“时间”——不断变化的时代——则贯穿整条纵轴。同样,作为设计从业者,在度量和思考《生活中》这一选题时,建立上述“层出不穷”之纵轴式的观察方法,对于研究和把握与时俱进的生活样态,以及设计介入其间的方式,也会是简捷而有力的;

  以生活的逻辑为基本视点,启动并进化自己的设计,是设计从业者的职业起点和大致稳定的从业路径。因此,设计首先始于对“人体”的顺应——依据此,必然发育并快速迭代人机工学、人体计测、行为心理、人机交互等设计运作的数据资源和刻度宝典;

  同样,设计还始于对“人姿”的顺应——依据此,发育并快速进化着与“抓、取、拿、捏”等动作姿态及劳作节点相关连的设计,与“肢、腰、肩、背”等动作姿态之响应方式及支持界面相关连的设计,与“坐、卧、靠、倚”等动作姿态的支承基面及围合方式相关连的设计,与“跨、蹲、扭、站”等动作姿态之范围预置及区域互换相关连的设计……

  如果能以生活的逻辑为基础,来观察并审视设计的着眼点,那么我们不难看出,设计涉及的巨细介质、巨细对象、巨细问题以及巨细需求,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或显或隐、或直或曲地借助于尺度、力度、強度、挠度等“生活的节点”,以与人体或人姿形成合理的对应关系。其间所蕴含的复杂而不可名状的张力,既是生活之需的源泉,也是生活之美的表现。

  以生活的“文化权重”为基础,来展开并迭代设计,是设计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从业路径。为此,首先建议设计人认真观察并深究当下最生动且具“范本”意义的文化生活现象之一:“圈层文化”。

  “刚需之上”的生活品质,首先体现为生活类设计成果的“超越刚需”并“适度无用”——当一群人(而非一个人)高度默契并享受和追捧这类“无需和无用”之物时,当一群人(而非一个人)以类似的无需和无用之物作为沟通的媒介,以确立“一群人”内部的集体认同时,当一群人(而非一个人)还以类似的无需和无用之物视为身份证据,以形成“一群人”的集体标笺时,那么即形成了特定的生活“圈层”;

  当层次相近、爱好相异的多个圈层同时存在并平行生长时,那么“圈层”就不再是个别單体而成为文化生态;当这样的多个圈层在平行时空中“圈內”相辅相成、“圈外”相反相成……即形成有活力的“圈层文化”;

  有鉴赏力的人群和有品质的物件(或形式),这两者既是“圈层”最鲜活最基础的要素,也是“设计行业”最本质最坚实的运行条件。不同的设计成果,往往因被不同的圈层选取、使用并自然赋能,从而既释放出特有的文化意义与附加价值,与此同时也累积起丰富的关于“超越刚需和适度无用”的要素、内容、细节和标记……这一切,正是设计行业呼应不同圈层生活、进而呼应并拓展更广泛生活之需的有效途径。

  除圈层文化外,设计人还应该认真观察并深究同样生动鲜活、且体量更大更扁平的另一文化生活现象——“阶层文化”。

  特定“阶层”的生活状态,以需求的重复性和均质化为主要特征。同一阶层对生活之需最基本的选择和评价,往往在于设计物本身的生命周期:例如(物品)从新至旧的品质和外观相貌,新品价值与折旧价值的差异;另外,同一阶层对于更替与升级中设计物的选择和评价,则侧重于新旧之间感观的关联强度,以及有关使用“不陌生”和“新鲜感”之间的距离;还在于更替物品质同价格的比对和递进关系,在于更替物与同级消费水平的契合程度;再有,同一阶层对于升级新品的接受与否,还取决于其间潜在或显性的“阶层跨越”标签、以及“新消费身份”的收获感。

  如果说“圈层文化”的消费特征是“自律自塑、自圆其说、自我认同”,因此与之对应的就应是精准锁定的小众设计和“闭环”设计策略的话,那么,“阶层文化”消费的特征,则应是“趋同从众、均质循环、小步递进”。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就应具“梯次化和改善性”,以形成“性价比、均好性、渐进性”三为一体的“开环”的设计策略。

CREATEin创造中

                                                                                                                                                                             以艺术为核心,多层次探求新时期的创作力量,彰显中国创造魅力
                                                                                                                                                                                                                                      ——引自本届设计之春策展辞


  “创造”,其词义背后似乎与特殊、特别、不同凡响等意义相连。于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创造者似乎都应是“个别人、不一般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信息环境的形成,原先由繁多头绪和复杂环节缠绕并包裹着的神秘的“创造”,皆因技术的普及而“被分离和被稀释”,进而坦露出其间真正可称之为“创造”的成份——其实占比极小,其实是“创造缺位”;

  同样,上述“繁多头绪和复杂环节的缠绕包裹”,从另一侧面也说明,在当下技术手段密集、工艺材料密集、工法工序密集——与设计相关的制造业基盘太坚实太完备,真就是“什么都不缺”——那么,真的就只缺“创造”了。

  创造之于设计,应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路径以及什么样的程度而存在、呈现并凸显呢?

  今天,“创造”不再是狭义的“工种”,不再需区分明晰的类别。创造正逐渐成为现代设计运行中的“生态”——它以悄然的方式、以含混的身段、以零散的姿态,正“渗入”设计的方方面面,而非“嵌入”设计的某一两个环节。

  “创造”对设计的“渗入”,首先体现为“要素重置”——具体来说,就是对已知或巳有技术及环节的梳理、调整和重置。各种技术及环节,其单体固然都是或大或小的“闭环”,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当程度上可由原来的单向、单一或固定,转换为多向、多元的新关系或新组合;同时,伴随着这种改变,往往还可大概率催生“意外结果”。因此,“要素重置”这类的“创造”方式,其内核及关键,就在于“试着拆解、试着重组,再试试……”;

  “创造”对设计的“渗入”,还体现为对原有各构成要素作“加减乘除”的处理——具体来说:“加”,可以是对“原有”某要素的强调、增量或扩展,以影响并重构诸要素间原有的平衡关系,进而促成靶向更清晰的新份量、新平衡;“减”,可以是对原有某些要素的删除、减量或弱化,以简捷的手段整理出紧凑扼要的新脉络,由里及外地促成新设计逻辑的轻量化与高强度;“乘”,可以是对原有某些要素的“倍增”或“等比数列”类的强调,用优先、放大、强化等“组合拳”,叠加主体、凸显结构、可重复可衍展;“除”,可以是对原有诸要素的分类组合、分级排列、分区集成、分段衔接……通过这样的途径,系统地平衡诸如功能功效与做功成本间的权重,操作程序与工装环节间的权重,产品应用场景与产品生命周期间的权重等。
  
  创造,尤其是应用型的设计范畴,其实与“灵机一动”关系甚远,与“无中生有”几乎不搭界。

  创造的过程之所以主要表现为“渗入”,是因为创造首先得依据于服务客体——“人”(对设计成果)的各触点和界面。例如四肢、五官、肩腰;以及人(对创造成果)的“操控的力量”。例如:捏力握力指力掌力等,这些均不可变、是生理预设且只能顺应的;

  创造的过程之所以主要表现为“渗入”,还因为它受限于使用者(人)的应用场景。例如:公与私空间、动与静设施、腾挪顺序、施展尺度等。这些场景因类型繁多,各有限制,其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互为作用,相互借位。

  创造的过程之所以主要表现为“渗入”,还因为它受限于设计成果“作为产品”的制造属性——不同于艺术品创作,设计物的产出一般来说是复数和批量的,这就决定了设计的“创造”必须基于工作母机(机具)这个“主要成型手段”,工作母机既是“创造”的前置因素,同时也是创造的伴随条件;再有,因为设计物的本体一般来说是物质的,这也就决定了(本文语境的)设计的“创造”大概率是“材料优先”。特定的材料或复数以上材料种类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创造的基础和路径。同时,好的创造又是对材料特性的巧妙和合理利用。

  创造的过程之所以主要表现为“渗入”,还因为它受限于设计成果“作为商品”的消费属性——设计中的创造,一般不会为特定的“个人”,而是为特定的“人群”。因此,“创造”本该有的独特性一般不适合“极致”和“绝对”的表达,而“均好性”和“最大公约数”才是(尤其商品类)设计中衡量创造力最重要的标尺。为此,那些充满独特性的“极致和绝对”的创造的成果,必须“化整为零”——必须以细小的“微粒”甚至“粉尘”,悄然地“渗入”设计之中,唯有如此,才能妥贴地对应(特定的)需求。

  在设计范畴中,实际上关于“创造”的理念、内容、属性及权利,已不再独属某个环节、某个专业、某个群体、某个业态。创造,巳成为与设计产业链有关连的多重圈层共谋共进的“现象级”综合活动。

  创造,当然更不应与艺术创作明晰切割、誓不两立。在当下,艺术的活动与运作其实越来越频繁地呈现诸多设计的创造特征;同样,当下设计的活动与运作,也越来越频繁地呈现诸多艺术的创作章法和手段。设计与艺术两者有关“创造”的理念尽管千差万别大相径庭,但并不妨碍两者相融相通、相向而行。两者间实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间所呈现出别样的“边界含混”和别致的“形式胶着”,最能体现“创造”生态蓬勃的张力。


VOGUEin时尚中

以潮流为核心,多元化探寻新生活的美学变化,彰显中国时尚魅力
——引自本届设计之春策展辞

  时尚,作为凸显设计物表征与辨识度的重要一环,其最显著的实施路径至少可归纳为两个层面:

 1、时空重置

  2、形象的陌生化

  关于“时空重置”,首先是通过对原有形体的解构,达至相对同类物表征的“异时空距离感”——即“抽离当下”之后的“异常时空距离”;其中,尤其注重以“解构”的强度差异,有策略有步骤地消解诸如“规则、型制、习惯、章法、标准”等形成的“固有即时感”;同时借助“刻意失序”等手法,肢解、阻断甚至拆卸原有设计环节及形象的认知序列,频隐频闪、“规避即时”,造成形态感知和判读环节的空白或盲区……由此达成异常时间距离感和空间距离感。例如在“时间范畴”达成:史前之感、昔日之感、明日之感、未来之感以及“不确定和瞬时错位”之感;例如在“空间范畴”达成:异地之感、异域之感、异邦之感、异次元之感以及“不确定和瞬时错位”之感……“不可解、不求解、求无解”——从而达成“时尚”现场。

  关于“形象的陌生化”,可借助下述一组“比对例”来讨论:人们对“完整”基本熟悉,而对“不完整”相对陌生;人们对“价格”基本熟悉,而对“价值”相对陌生;人们对“秩序”基本熟悉,而对“自组织”相对陌生;人们对“舞台”基本熟悉,而对“后台”相对陌生……。注意:“基本熟悉”是因“本来就想让你知道”;而“相对陌生”是因“本来就不想让你知道”;

  完整——与视知觉心理范畴的“完型说”相关。由“元素+结构”二元关系结成的认知心理期待,决定了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对“完整”有着正向的预期和正面评价,于是人们对完整“基本熟悉”。

  价格——与数字的明晰和精准相关。作为信息,它跨越文化、性别、年龄等进行精准传递;作为字符,其所指和能指能高度统一;作为结果,其内部的构成可用同样字符加以演算……因此,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对“价格”的认读与判断可谓自信而肯定。于是,人们对价格“基本熟悉”。

  秩序——与行为心理相关。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都有或明显或隐性、或直接或间接、或严密或松散的秩序存在。秩序的主要功能是规范个人或人群的行为,为此,面对秩序,人的行为相对被动。秩序决定了人们理应熟悉并自觉遵循……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对“秩序”的融入与遵从,是下意识和自然的。于是,人们对秩序“基本熟悉”。

  舞台——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正向呈现”相关。以脚本为基础,以表现形式为载体的内容,一般均按统一的意志、明晰的顺序,比选并剔除碎片及冗余的负面,严密整合被预选和预演的正面……为此,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对“舞台”的期待与舞台效果之间是主动的共情和天然的共识。于是,人们对“舞台”基本熟悉。

  而“时尚”,则天然強调“基本不熟悉”,强调“逆预期、逆熟悉”:时尚在“大多数人的大多数场合”,通过产品力和影响力,力求消解上述所例的各类型“熟悉”,而力求运用下述所例的各类型“陌生”,切入并凸显“时尚”的力量与价值:

  “陌生的不完整”——犹如一张“没有负担的白纸”,客观上有利于阻断并软化“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的所预期的“圆满”与“公式化评价”,从而展现出从设计端到商品端、从应用场景到传播途径、从个体到圈层(或阶层)别样的视知觉感受与消费经验;

  “陌生的价值”——犹如一张“没有负担的白纸”,客观上有利于阻断并软化“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的“认读经验”与“判断自信”,从而展现出从设计端到商品端、从应用场景到传播途径、从个体到圈层(或阶层)的别样的设计解读方式和“不规律”蜕变的意义链;

  “陌生的自组织”——犹如一张“没有负担的白纸”,客观上有利于阻断并软化“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的“认知行为惯性”和“从众趋同”的下意识,从而展现出从设计端到商品端、从应用场景到传播途径、从个体到圈层(或阶层)别样的行为智慧和顺势而为的多重价值;

  “陌生的后台”——犹如一张“没有负担的白纸”,客观上有利于阻断并软化“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的“无条件迎合”和“盲目被带入”习惯,从而展现出从设计端到商品端、从应用场景到传播途径、从个体到圈层(或阶层)别样的自主探究和个性化表达意识。

  时尚,不再拘泥于常规设计所必遵的“解决问题”。因为时尚自身,就可“成为问题”进而成为设计的场景,成为文化社会的爆点,成为市场话题的引擎,成为商品通道的拐点……;另外,前述所例(时尚中)的“不完整、价值、自组织、后台”等词组,其“后面的内容”,本身就可涌现出丰富且绵长的“题材流”。如将这些海量题材,梳理并归纳为不同类别的“题型”,那么,“时尚”的创作过程即成为活用(而非“解决”)自身诸命题(而非“问题”)的过程;时尚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将越来越多的所谓“自身问题”,转换并累积成时尚的“超级内容矩阵”。

  时尚的“单体周期”一般来说是短暂的,而时尚涌现的“速率和节奏”则肯定是高频次和高烈度的……这决定了时尚设计的价值达成,不会是单一脉络,而是多元复杂社会能量的“围合聚能”和“筛淘累积”。也因此,时尚的“运作节奏”以及时尚的“发生共同体”各环节之间的相互站位、相对维度、以及行进路径和交互方式,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时尚设计”的未来价值。

  DESIGNin设计中

                                                                                                                                                                        以创意为核心,多方位探讨新消费的前沿趋势,彰显中国设计魅力
                                                                                                                                                                                                                                   ——引自本届设计之春策展辞


  当下,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和必须的加速度,全球大变局的严峻和具体,因新冠疫情而导致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目前的设计环境及营运方式等,都确实难以为继。这既是设计全行业显而易见的难关,也是全行业脱胎换骨转型的重要时间点——不转不行、不破不立。为此,全行业不得不客观认真地检讨过去,盘点“库存”及资源,重新梳理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运行脉络,重新确定技术路径和理念基点,重新定义当下的设计属性及与相关各业的联动机制,重新搭建设计业内部各分野的集成方式、矩阵体量以及运作场景。

  在本文的“语境”内,拟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设计业当下及未来应努力调整的“五大版块”:

  1、人居版块——多维性、标志性
  题材诠释
  信息编织
  节点演绎
  美学介入
  2、传播版块——伴随性、演绎性
  时点处理
  焦点抓取
  媒介编织
  传播选择
  3、产业版块——成长性、科技性
  技术选配
  界面智置
  场景搭建
  体验细化
  4、综媒版块——渗透性、交互性
  爆点抓取
  时效建构
  终端集成
  渠道互联
  5、艺匠版块——个别性、情感性
  单品定义
  手造优先
  溢价强化
  提质限量

  现以其中的“版块1、人居版块”为例展开讨论:

  营造和建构意义上的“多维性、标志性”,属人居版块既极端依赖“物质”,又以“极度非物质”的方式呈现价值的范畴。
其“对物质的依赖”不言而喻——人居版块的基本单元就是物质的,即使其“非物质”的最小单元(例如人居空间中的孔、洞、缝、隙等)也往往由物质围合而成;人居环境的丰富性基本由物质决定——无论“达成丰富”的要素是(空空如也的)空间本身,还是填充进空间的其它内容;同样,不完整的空间或被损毁的人居环境,也往往与物质的欠缺和物质的受损程度紧密关联;

  其“以非物质化方式呈现价值”,这不仅显而易见,而且是“极端”的——无论对人居环境的评估,是基于安全还是基于品质;不管对价值的描述,是关于象征还是关于功能;无论对人居价值的延展,是有关文化还是涉及艺术;不管对价值的比照,是有关信息层次还是涉及行为伦理……几乎都属“非物质”的范畴,而且都看似有意无意,实则竭尽所能地在与物质“厘清干系”。

  本文语境范围内的设计,大约应从下述几个路径,“嵌入”(或融入)高度工业化和标准化运作的人居环境设计产业链中。

  题材诠释

  工业化和标准化运作的先进性,在于高效、准确,在于可重复、易施工。然而,当“高效”达至某个峰值,其“准确”的价值即会下降为“常态”和“本该如此”;同样,当“可重复”达至某一量级,其“易施工”也将不再成其为“优势”……。在当下及未来,如何在“工业”的肌体中注入“人文”的因子,如何在“标准”的体量中切入“非标”的内容,这是设计转型和设计叠代的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明天及其未来的设计,须借助于“题材诠释”这一路径,力求分解出多义和可连接的若干单体,以归纳出别致和可变化的组合——为“工业化”点题开篇,为“标准化”点痣增肌——让“工业与标准”的“大骨骼”上,能有温度有性格,能漾溢出“不一样的”精气神。

  信息编织

  随着时代的推演与技术的迭代,“人居”的要求和标准也在推演和迭代。换句话说,建构意义上的人居以及科技意义上的建构,会逐渐退居至“基础”的地位,在这个基础之上,将有更多的人机界面、人机体验、人机交互……,大幅度高密度地成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其间虽仍有“工业”,但它是被细分的工业、被切换的工业、被混搭的工业、被柔化的工业……;其间虽仍有“标准”,但它是非线性的标准、是智能化的标准、是拟人化的标准、是可兼容的标准……;这些要素可统称为“非制造优先”,它是因应人的行为和情感之需,而形成的庞大“信息集群”。因此,明天及未来的人居版块,须借助于“信息编织”这一路径,为围绕“人机界面”的信息触点、信息链条、信息版块及信息环流来梳理布局,切分并搭载更合理的层级和强度,编织并串连更流畅更兼容的系统。

  节点演绎

  工业化和标准化,在强力助推人居工程的规模与当量,提升人居材料的质量与工艺的同时,也自然大幅度产生着过去没有或者不明显的“材料盲区”和“节口空白”。基于大工业的立场,这些“盲区”,往往是因流水线系统的运作逻辑而“顾不上”的“非大宗”部分,或者是虽“能做”但很难同步“高效”的部分;同样是基于大工业的立场,这类“节口”,无论是制造工艺流程或材料处理环节,都因与大宗主材的“多快好省”产出模式格格不入、顾此失彼所至。然而,当下及未来人居版块设计份额的增长点,却极有可能就存在于这类“流水线下大宗材”的盲区和空白之中;

  以上这类“新增长点”的设计逻辑,一言以蔽之就是“连接”——需要聚焦“连接”的价值、丰富“连接”的线索、演绎“连接”的部类、拓展“连接”的话题……明天及未来的设计,须借助于“节点演绎”这一路径,搭建并衍展与工业化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设计理念和程式,这不是“被动和辅助”,而是将设计的进化,融入人居版块“本应如此”的“庞杂和巨构”的各角落之中;另外,人居版块的设计生态能否优化,还有一重要前提,就是能否有效杜绝行业内部“自嗨”的无意识。

  美学介入

  如果前述有关人居版块的讨论均属“建构”的维度,那么这里所言的“美学介入”,则属“情感”的维度;如果说建构的维度主要存在于设计链的“中端”——与工学、制造及技术等直接相连的话,那么“美学介入”则主要附着于设计产业链的“前端和末端”——其中,“前端”侧重于对感性需求的捕捉与抓取、新旧衔接的研判及“供、需、制、销”间关系的顺滑;“末端”则侧重于感性的设计描述、直接价值和溢出能效的输出及衍展、关连成果的意义串连、以及联接共情、传播支持和品牌力塑造等环节的整合。

  “美学”虽包括但又远不止于视听知觉及艺文展演等形态和内容;“介入”的方式也远不止于(与工学的)“结合”或(对方案的)“创意”,美学是柔性路径、模糊边界、深度差异、性质差异等的合理参与。“美学介入”与艺术学、人文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及营销学等学科直接相连。

  美学催生设计的意义——勿庸置疑,设计的起点是“发现问题”,然而“问题”往往是经“人”发现或由“人”认定。也因此,在发现或认定的过程中,除科学及理性的作用力外,感性的认知和体验的作用力也占极大的比重。发现问题需“经由人”,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也同样需“经由人”——得靠“感性的认知和体验”助力——得靠“有差异的”个性的偏爱甚至偏执来促成。

  美学衍展设计的价值——设计的执行,大概率依附于对物理材料的处理与塑造。这个处理与塑造过程的基点,是规范的稳定技术和标准的稳定材料。但设计实务中的优化或升级,则往往更多借助于以下的机缘与条件,例如:适当改变技术程序,以生成“意想不到的”加工痕迹(效果);适当“扭曲(改变)”材料特性,以催生“不可思议的”特殊性向;在标准程式中揉进“非标准”,在机器制作中嵌入“人工手造”……这些对“技术逻辑”的柔性及非线性改造,以及对“标准逻辑”巧妙且神秘化的处理,均属“利用随机”抓取设计感觉,均属借助美学衍展设计的价值。

  美学护航设计的环节——本文语境中的设计内容,大多涉及人机关系、交互场景、界面友好。为此,与人体尺度关连性越高的设计,与肢体接触越频繁紧密的设计,靠身体能量直接或间接操弄的设计,以及全部(或大部分)形廓置于视觉或触觉阈限之内的设计……其(设计实施过程的)大多数的实操环节,都不得不“美学评价优先”。因此,在设计链中,对上一环节的“复盘”得“美学评价优先”——以决定权衡取舍、强化消解、承前启后;对下一环节的“启动”也得“美学评价优先”——以确定如何拼合对接、丝滑接续、顺势而为。

  美学主导设计的传播——同类设计迭代的依据,不会仅限于巳有的“功能功效”;设计物难以避免的“同质化”,决定着设计的价值“仅剩微差”并且持续递减;消费侧对产品类型的固有预期及评价定势,决定了对设计价值的“表述”必然苍白和无底气……;但是,如果转换为“美学”逻辑,则有可能自然扬弃过往的套路和用辞,“以人为本”地展现设计师人格及设计师群体的鲜活,再现设计“后台”的“鲜为人知”,从而满足消费侧的好奇与探密,激发供需双方的默契、共情及“脑补”的自觉;借助美学逻辑处理设计的应用信息,可巧妙扬弃过往套路和用辞,艺术地凸显设计物的若干侧面:例如“非功能”的情感魅力或交换价值;例如特定的“产品介质”转意于“它话题”的复合场景;例如凸显“意外性”,以形成有效的“记忆高点”;例如活用“高于生活”的产品应用场景、“低于生活”的产品源起场景、“超越生活的产品幻化场景。总之,明日的产品传播主流,基本不再是“介绍有用的”,而将会是“玩转无用的”。

 THINKin思想中

 以智慧为核心,多学科探究新发展的学术理论,彰显中国思想魅力

  ——引自本届设计之春策展辞

  1. “绿色”的维度

      合理与兼容

      “合理”的底层逻辑应该是:最基本的需求、最简约的构造、最少种类的材料、最简单稳定的工法……;材料寿命与使用周期的匹配、存在状态与存在环境的相适,恰到好处的性价比、点到即止的溢美度;

      “兼容”的底层逻辑应该是:最大限度地避免“白手起家”式的基础调研、最大限度地避免“从零到一”式的“非标”或非共享设计、最大限度地避免单一专业孤立的线性运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仅靠个人经验的群体操作……;“兼容”当然还包括设计诸环节中因范围、界面、数据、场景的“互恰性”而自然生成的共享平台、包括按“机器逻辑”(而非产品品类)梳理集成的材料样品、加工处理、供应物流、过程回朔等系统的扁平化水平……;

      “合理与兼容”看起来是关于节约和精打细算的命题,其实是有关制造业与设计业之间频繁但不规律的互融与摩擦、有关从物理介质向综合介质转化的设计业走向、有关设计和设计师之间的二元相对、有关整合并激活已有资源等的认识论;同时还是有关“单体纯化、关连群化、网状集成、矩阵整合”等设计业的未来建构的方法论。

      产业链闭环

      其中“链”的基本概念,当然是指“起承顺序”。然而,链式结构中的每两个“环节”,无论内容、体量及其“在链中”的角色都不尽相同;在实操过程中,不仅各环节间的顺序不见得必须“固定”、而且往往“不依先后”、可以并列或“成版块”地“非顺序”呈现;也正是这些“不固定、成版块”的呈现状态,在凸显设计的艰辛沉重同时,也折射出设计可变化的丰富潜力。

      由基础级的产业“链”,到完备级的产业“闭环”,表象上仅从“线型”转换为“环型”,而实际上首先是“头尾相接”、继而是“径向对应”。其中,“头尾相接”的意义,在于紧接“产品力周期末端”的群化弱化淡化阶段——“无缝”接入活化设计或设计替代的环节。继而再连接、可持续、再利用……开拓出“循环和转移性设计”的新的维度;
    “径向对应”则是通过圆心,180度直线相连的任何两点(环节),都有可能结成“超越链状”的新型共生关系,从而派生层出不穷的丰富的设计组合。为此,以“头尾相接”和“径向对应”串联起来的方法论,亦是设计师及设计群体自我锤炼思想力的重要课题。

      2、“友好”的维度

      內化——“有距”的柔性体验

      柔性的体验,首先是指“非操作层面”的人机距离。例如伸手所及的近距、目力可读的中距、以及话语可及的远距……;例如在这样的“距离梯次”之内,人与设计物之间的交感、印象、气场以及可记忆的节点、以及可延续记忆的要素。未来,“友好的维度”有望成为设计的全新领域,这一领域将超越狭义的“客群维护”层次,依从视知觉与行为心理中若干未涉及过的刻度和座标,具体而细密地深耕与“感应和吸引”有关的各种“有距体验”,并将此作为新设计路径,用以捕捉并升华(设计)品质的展现逻辑和形态的魅力触点。

      柔性的体验,还指与设计物“未照面阶段”的展、陈、售场所的意象输出、数字媒体界面的软硬信息、数据及规范形象的浅阅读式呈现、社会及文化活动中的“非直接”推广等。这些看似本属“准专业”内容,未来将越来越接近于“设计内圈”,甚至成为设计的中核。

      外化——介入价值的主线

      设计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对自身设计成果不仅应认同满意,而且还应是“成果物的体验者”甚至是“持有者”。为此,“设计友好”还应思考以下的维度:设计师可否从新品的概念建构者,接续并成为技术方案的提供商——因设计输出中的大量资源,能影响甚至左右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价值;从产品定型并量产的制造伙伴,接续并成为资产解决方案的推手——因确立后的设计成果,其间应蕴含着多种投资方自身并不熟悉的资金组合与配置的可能……

      以设计为原点,借助于“设计友好”,挖掘并拓展更多的连接,以参与投资、制造、商品、销售、运营的“资产闭环”,多节点、甚至“全程”介入资本的运作。

      在当下的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条件下,“设计”早巳不再是“艺术+创意+美感”并以“设计收费”简单贯穿的服务业。设计这一“不旧不新”的行业,正在快速改变自己的“团块”形象,而以“水银泻地”般的崭新态势,正逐渐渗入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几乎所有拼图块和链接点。

      设计行业发育和行进的“单向”与自闭,在当下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事实上已造成关联要素的极大浪费、流失和内卷,这些已经很难再“视而不见”。能否主动认识并创造性利用愈加宽广的新设计版图,是甘当永收设计费的“乙方”,还是从“造物”的低层级攻至“介入投资,创造客户”这样的“互联”高层级——这应是“设计友好”中最实质的思考维度。

      “设计友好”还极为浅表,目前还未与资本真正密切交融过。而在当下,资本及形成资本矩阵的直接或间接的庞大圈层可谓相辅相成,它们借助于时代所释放的转型强度,巳经远高于设计本身;

      以下仍是“思想中”版块应面对的思考內容,因本文篇幅所限,故仅列提纲:

      3、“造物”的维度价值链系统的预置力非线性触点的活性化

      4、“情感”的维度外化场景的多元衍展内化体验的细微呈现

      5、“传播”的维度信息的集散与处理场情感的交互与调适器

      …………

      如果说,本届《设计之春》五大主题中的“生活中、时尚中、设计中、创造中”,当属设计界小伙伴们熟悉的“形而下”范畴的话,那么新增的主题“思想中”,则相对“形而上”了。愿小伙伴们仍以对设计艺术的热情去接近它——最好还能邀上你们“圈外的”朋友——新的小伙伴们!

      与前两届一样,本《序文》力求遵循策展思路,但愿无毒无害。祝福《设计之春》!

                                         诚挚的赵健

                                        2022年3月8日        

        阅读详情▽

更绿色更友好 ——第三届设计之春·CIFF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展即将开幕





更多动态    敬请关注

设计之春微信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