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8 其他
主持人:下面有请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五星级电梯维保企业评审组组长彭金声同志,代表评审组作评审工作报告。有请。
彭金声: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五星级企业评审情况。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管理与使用和维护保养、北京市关于“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两个规则,以及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2011年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质量抽查”的192号文件精神,在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的倡议下,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指导下,电梯商会开展了“2011年度北京市五星级电梯维保企业”评选活动。这次评选五星级维保企业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电梯企业维修保养行为,增强公共安全服务意识,切实提升服务质量,为电梯行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自律,有一定规模的电梯维保环境。据官方统计,北京市安装维保企业208家,我记得4月份有306家,但维保企业几个月减了将近一百家,这206家维保电梯在500台以下的企业占76%,在用电梯已达12.9万台,占8大特种设备的56%,是除上海、广东之外的第三大电梯用户,而且仍以每年一万台的速度递增,估计到2020年将会超过20万台。
目前北京电梯从业人员达3万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电梯市场也非常需要一些能在电梯行业中起到骨干、示范作用的企业,来带动维保行业健康有序、规范自律的持久发展。这次五星级企业评选,是商会2011年度一项重点工程,也是首次,今后还会继续办下去,把符合评审条件的企业吸纳进来。对于这项工作,商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精力,从今年6月份开始组织了评委会,准备工作充分、细致,先后多次邀请了会员单位进行座谈,广泛征求、搜集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评审组又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并于电梯主管单位领导沟通,最后制定了现在的评审标准。重点是对候选企业的资质、经营规模、电梯维保数量、管理制度和电梯维保质量等内容进行评审。经评审组初评、业内公示、调查核实、社会公示,评委会最后审定的评选方法,基本做到了评审的全面性、标准型和程序的公开、透明。前期申报单位有几十家经过初步筛选,评出了入围名单,最后经过评审组综合评审打分等方法、步骤,最后评选出首次13家五星级维保企业,评审标准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企业硬件部分的评审标准:
这里边包括企业资质、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用工条件与规范(劳动合同、社保、上缴税金等);技术人员配置(总局251号文);在京电梯维保注册台数(1000台以上);电梯专业检测仪器、设备工具;电梯物资、配件的储备;安全事故指标;客户重大投诉;企业办公场地达标;企业办公设备(电脑台数)等,一共11个方面,46项。
第二,企业软件部分的评审标准:
包括质量(质保体系);安全及员工培训管理;电梯维保的管理方案及维保工作流程;安全劳保物资的发放配置;客户服务能力;企业预期发展与现代化管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6个方面,24项。
第三,电梯维保现场的评审标准:
包括电梯维保管理记录;电梯维保环境;现场电梯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规范;电梯维护保养规范、标准;应急预案的响应。现场检查的详细表格以“电梯维保现场动态检查状况”为准。共30个项目。
通过检查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例如:
1,各申报企业都极其重视,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以纸质+光盘双备份,纸质资料装订精致,内容充实、详尽,单位领导亲自参加,并给予了积极配合和支持。
2,申报企业在维保方面充分展示出了保养上的特色,(日巡视、周保养、专人接收故障包修、安全手册人手一册等)
3,维保现场的制度上墙、执证上岗、统一着装、标识、胸卡等情况都比较好。
4,电梯使用单位反馈意见的认知,满意度基本上达到了要求。
5,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鞋、维修防护栏等器材配备齐全、完好。
6,各单位都基本使用了《北京市电梯维修保养合同》示范文本。
初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个别单位安装、改造、维保资质是在北京取证,总工程师却在外省市上班。
2,应急演练次数,有的企业次数偏少。
3,电梯日常维保记录的填写尚需认真。
4,技术监督局定期检验报告,未存档备案。
通过这次五星级企业的现场评审,我们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充实了自己。在此我代表评审组对给予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各位领导、会员单位、申报企业、各位朋友、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