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9
2011年12月13日至14日,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树立文化自信、繁荣建筑文化”为主题的2011年学术论坛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老中青知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做了极具高度和深度的学术报告,并引发中国建筑文化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大讨论。
中国建筑文化存在“四远四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建筑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居住条件和工作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建筑文化现状却问题突出。2012年12月14日,在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2011年学术论坛”上,专家指出,在充分肯定中国建筑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从建筑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又是令人不安的,甚至是令人担忧、令人痛心的。
住建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巡视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宗威表示,当前的建筑文化表现问题突出,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四远四近”。“四远”:建筑文化与自然越来越远,与生活越来越远,与民族越来越远,与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四近”:中国建筑文化离官场越来越近,离逐利越来越近,离浮华越来越近,离西化越来越近。
在“四远”方面,徐宗威指出目前一些城市无限扩张,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越走越远。从一栋建筑,一个小区,一个城市,放眼望去,窗户看窗户,房子看房子,看不到青山绿水。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缺乏,配套不全导致建筑与生活越来越远。中国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有着优秀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但是现在越来越少了,形式简单,崇洋现象明显,这也导致中国建筑与民族越来越远。此外,中国人历来叫崇尚节俭,但是,在今天的建筑实践中却离节俭越行越远,奢华、浪费之风盛行。
在“四近”方面,徐宗威指出,当今建筑活动失去了本应是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特性。更多地涂上了官方色彩,或者说更注重官方的审美偏好,建筑活动变成了行政行为。在利益和艺术之间,在金钱和艺术面前,建筑师、工程师很多时候不得不选择利益,而放弃或者是降低艺术标准。还有就是,很多时候对建筑形式的追求超过了对建筑功能的追求,只是为了标新立意,满足虚荣和浮华。而对欧美风格的片面追逐,也导致我们自己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六中全会为建筑文化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建筑文化有着5000年悠久和辉煌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凝固的文化。”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原建设部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国务院参事车书剑指出,中央六中全会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中国建筑学界和业界应以积极响应和贯彻中央六中全会精神,树立文化自信,推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
据参加2011年学术论坛的院士专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新建建筑超过400亿平方米,住宅、学校、医院、商厦等各类新建筑拔地而起,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中国城乡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让国人感到骄傲,也让世人为之惊叹。在此基础上,也应该客观看待存在的中国建筑文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抓住“树立文化自信、繁荣建筑文化”时代机遇,让中国的建筑从文化内涵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认识现状,正视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以独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发展中国建筑文化,从而让中国的建筑文化与世界接轨。”在徐宗威看来,目前中国建筑学界和业界更该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5000千年的建筑文化史,从而维护中国建筑文化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力,使中国建筑文化的软实力切实发挥真正作用,让中国建筑文化之花,在世界重新绽放,开得更加艳丽多彩。
明确目标 建筑文化步入“复兴时代”
正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明确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国建筑界最具影响力的协会组织,中国建筑学会也肩负起在新时期也肩负起了“树立文化自信、繁荣建筑文化”的历史重任。
据悉,中国建筑学会新一届理事会正式确立了“围绕一个中心、做好四个服务、突出四个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的总的工作思路。即紧密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六中全会精神,团结和依靠建筑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为中国节能减排、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中国城乡建设事业而奋斗这个工作中心;做好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等四个服务;突出学术研究、技术交流、创作评选、国际交流等四项重点工作。
对此,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徐宗威提出要求:“中国建筑学会和全国会员,以及中国建筑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六中全会精神,在建设部、民政部和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紧密团结、辛勤工作、顽强拼搏、不辱使命,为中国建筑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为中国建筑创作的繁荣与创新、为中国建筑走向世界、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
参加“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论坛”的老中青三代学者表示,有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有了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对未来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充满信心,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将迎来“复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