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复合型供热供冷项目在合肥正式启动

2015-02-05 散热器 中国供热 154.6万

  1月26日 记者从合肥热电集团获悉,国内首家复合型能源利用项目——滨湖核心区区域集中供热供冷项目近日已正式在肥启动。项目建成投运后,在滨湖新区核心区采用区域供冷供热系统较采用传统分散式空调系统,一年能够为滨湖新区减少碳排放量80833.2吨,相当于培育了3322亩森林。

  据悉,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冰蓄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以及市政热源,其中可再生能源占50%以上,其他清洁能源占40%,市政能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有效保障项目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以及因地制宜的复合型能源利用形式在国内均属于领先地位。作为生态、节能、环保项目,其建成投运后,将为“生态滨湖”建设提供重要的清洁能源保障,也是中美合作低碳示范区的重要工程,采用该能源的建筑可达到绿建三星标准。

  据了解,目前上海、广州等地已有区域能源利用项目,但能源利用形式单一。滨湖复合型能源利用项目采用多种能源相互补充的形式,并充分利用滨湖核心区的绿地,采用地下和半地下的建设方式,融入滨湖的总体的环境中,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体化。具有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安全可靠、运维保障等优势,同时,能够使可再生能源得到规模化应用、使用户减少机房建筑投入、降低区域内配电和燃气用量压力,通过取消空调室外机、冷却塔等空调设施,改善建筑外观、美化城市形象等作用。

  项目总投资约为7亿元,通过样本用户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如果采用该区域供冷供热系统,能够减少用户的32.69%的初投资费用和29.89%的空调年运行费用,用户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根据调研,滨湖新区核心区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潜在的建筑使用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米,本项目一期规划300——5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投运后,在滨湖新区核心区采用区域供冷供热系统较采用传统分散式空调系统,一年能够为滨湖新区减少碳排放量80833.2吨,相当于培育了3322亩森林。同时,取消了大量的空调室外机及用户端冷却塔,能够消除区域热岛效应,使该区域夏季环境温度降低1-2℃。该项目将有效提升区域生态品质,充分体现了生态、和谐、环保、减排的生态城市理念。

  同时,项目采用的冰蓄冷技术,对国家电网具有一定的削峰填谷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项目建成后,将有望成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国家级典范。

分享到
0
重要提示1、乐居网根据用户指令提供作品传播服务,向来十分重视网络版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以及用户权益的保护。2、乐居网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网站内容;经本网站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 本网站内容时,请注明来源。对任何侵犯本网站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网站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3、本网站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通过【投诉电话】或【邮箱地址】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审核处理。投诉电话:58951841 邮箱:shiliu@jiaju.com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