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头桥关停833家无证家具小作坊,家具产业何去何从?

2015-04-06 新浪家居

  奉贤区奉城镇头桥地区,素有“上海家具之乡”的美誉,但因缺乏产业引导,滋生了数百家无证经营的木器加工小作坊。这种小作坊式的家具厂,最早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后来逐渐扎根奉贤头桥地区,遍布各个村落。2014年底的统计显示,头桥地区集聚了2000多家家具生产及原辅材料加工、经销企业。这些家具厂要么无证无照、违章搭建,要么污染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奉贤60%的火灾集中在奉城,而奉城70%的火灾在头桥。”这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反映了奉贤头桥地区村民对小作坊式家具厂火灾隐患的担忧,而空气中弥漫的粉尘、刺鼻的油漆味,更是让头桥人对生活环境产生了集体焦虑。

  2014年10月,奉贤成立了头桥地区不规范木器加工经营场所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这些无证家具厂普遍存在的占用防火间距、违规储存易燃油漆等突出火灾隐患进行了持续整治,至今已关停833家小作坊式家具厂。

  环保问题成集体焦虑,家具绿色成入场券

  除火灾安全隐患外,粉尘和油漆所带来的污染更是让村民们无法忍受。奉城镇红旗村北面几十米处,就曾有一家家具厂,常年以来一直排放粉尘和油漆,没有任何环境保护措施,村民们说:“只要东南风一刮,整个村子都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去年以来,环保问题占据了人们目光的焦点。这也成为头桥地区下决心整治家具小作坊的一大原因,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头桥人的集体焦虑。一位60多岁的村民特意把自家的租客——无证企业业主张某拖进村委会,请村委会干部一起做思想工作,请他尽早搬离。他说:“关停这些污染大的企业,得民心。”据说,自主选择关停离开的小作坊已达400多家。

  这里不仅是奉城镇的此次整治行动得力,也因为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再加上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保新法,对环境保护的处罚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加大了处罚的力度,这无疑对一些“小作坊”增添了压力,促使他们投入资本整改,高昂的环保成本使得一些小作坊企业难以继续生存,面临淘汰。

  这让越来越多的家具企业意识到,污染严重、产品环保等级不达标的家具品牌终将受到法律制裁,被市场所淘汰,企业唯有将环保生产、环保改革升级落到实处上来,才有新的发展生机。

  有不少家具企业的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环保的“绿色家具”已经不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是企业进入家具市场的入场券。的确,对于想要长远发展的家具企业来说,市场在演进,行业在发展,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走在这些“要求”的前面,以更严苛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制造生产,企业才能真正冲出重围,获得新生。

  而一些合法的、正规的大企业则表示,环保执法的严苛使得整个市场更干净,让那些对环保投入大的企业更有市场竞争力。

  关停小作坊,有效缓解过剩、规范竞争秩序

  上世纪60年代起,不少颇具市场意识的头桥村民放下农具,做起木匠,办起了家具作坊。“上海家具推奉贤,奉贤家具推头桥”成为最好的诠释。

  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不规范的“小作坊式”家具厂也悄然出现,并逐渐遍布各村落。据了解,头桥地区有11个村、2个居委,集聚了2088家家具生产及原辅材料加工、经销企业。然而,经工商登记的却不足50%。由于无序发展,家具业的发展非但没有给地方经济带来有效增值,还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混乱。

  “一个几十万开起来的红木家具生产小作坊,没有烘干、雕刻等成熟加工技术,行业不混乱怎么可能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具企业老总这样对记者说,由于作坊生产的‘组合套”往往比大企业生产的整套便宜得多,这便占有了市场先机,有时甚至会因此而引发价格战。最终,都是以大企业败下阵来收场。

  据上述家具企业老总介绍,一些做红木家具的小厂由于资金有限,主要使用小料,而且还不使用风干技术,导致做出来的红木家具常出现变形、开裂等坏现象,这很不利于行业的正常发展。

  因为家具行业科技含量和投资规模的局限性,行业门槛“比较低”,导致行业非常过剩。房地产08年之后的发展泡沫,就造成了家具行业有很多垃圾企业存在。

  关停不合规范的小作坊,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家具行业过剩的现状,让有限的家具产品原材料得以更好的发挥,也让整个行业的秩序得以维护,引导行业更好的发展。

  政府千万不能关掉就算,要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如头桥地区这样针对家具行业的整治行动,对当地的环保事业确实有很大助益,也从一定程度上让头桥地区的家具产业重回良性竞争道路。

  但另一方面,经过30多年发展,几乎所有与家具相关的设备、配件,大至木工机械、喷涂设备,小至钉子、线带,都可在头桥市场供货、采购,这对家具企业来说非常方便。那么,如此大规模的整治之后会否导致家具产业在头桥地区的全面弱化,头桥地区的家具产业何去何从?

  因此,关停小作坊只能是整治行动的手段,而不应该是目的。对像头桥地区这样的家具产业聚集地而言,整治之后,来自政府的扶持,继续做大做强整个产业才是最终目标。

  不少正规经营的企业主表示,他们也正在规划着一条精品路线:“加大产业集群化发展,建立烘干、拼板等技术研发中心,打造区域性品牌。同时,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在他们看来,这条路或许有些漫长,因为驱动者不是他们自己,更多的来自当地政府。

  如何积极地引导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建立能够规范本地家具行业企业的长效监管机制,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整治不良经营企业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生产能力和社会贡献大的龙头企业;其次,加大品牌塑造,引导家具企业在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品牌运营等方面加强投入;同时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家具企业练好内功很重要,做好设计更重要

  当然,来自政府方面的扶持固然重要,家具企业自身的发展才是取胜之道。

  “老老实实地做好产品,老老实实做好服务,把品牌老老实实的推广好,才有活的可能。” 一位在家具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企业主这样对记者说。大环境一直在变,家具行业就应该在变化中适应,但“万变不离其宗”,修炼好企业内功始终是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与此同时,由于家具行业科技含量和投资规模的局限性,造成行业的“门槛比较低”,门外汉很容易成为“门内汉”。又由于家具的种类和款式非常多,专利保护比较难,企业斥巨资开发的新产品很快就会被行业化、规模化生产,好产品往往昙花一现。

  从事家具展会27年的上海博华创始人王明亮在此前就曾表示,国内的一些家具产品之所以逊色于国外大品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设计。因为生产、制作,实际上大家都会,而设计的价值,就拉开了好产品和一般产品之间的距离。

  因此,中国家具未来的价值,除了练好内功之外,随着各类设计师纷纷走上家具舞台,家具行业正缓慢地从设计产品、设计卖场逐步走向设计生活的最高境界,设计的好坏也将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所在。(文/新浪家居 潘笑融)

0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