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0 新浪家居
新浪家居报道
前几天,2017年家居业首场资本大戏上演。唯美陶瓷与新明珠共同斥资30亿元入股恒大,从恒大地产的上游供应商一跃成为股东。
实际上,这两年已经越来越多建材家居企业在资本领域有动作。这些动作背后有什么样的思考?预示着行业什么样的走向?新浪家居特别盘点——2016年家居行业几部跌宕起伏的资本大戏,把脉家居行业过去一年的动态以及未来走向。
上市与退市
2016年家居企业敲钟上市
2016年1月11日,顶固家居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中心挂牌敲钟,成为定制家居行业第三家上市企业。其前辈索菲亚于2011年上市,以超35%的年增速实现了从2010年的6亿营收飙升到2016年的30多亿元。
上市已经成为建材家居企业资本运作的主旋律。2016年,还有帝王洁具、欧宝家居、恒康家居、顾家家居、富森美、亚振家具、名雕装饰成功上市。同时,还有欧派、尚品宅配、蒙娜丽莎等20家家居企业正在排队等待上市。
同一个舞台上有人上场有人下场。在香港上市了三年的东鹏控股于2016年6月正式退出了港股,实现了私有化。业内人士总结,股价低迷估值过低、母公司资源整合以及大股东转卖上市公司是公司退市三大原因。公开资料显示,东鹏控股上市三年净利润逐年上升,分别为3.39亿元、5.64亿元、6.26亿元。
收购与扩张
汝继勇首次以第一股东出席百得胜衣柜经销商大会,与张健拥抱
2016年2月25日,德尔家居董事长汝继勇首次以第一股东出现在百得胜衣柜经销商大会。此时,汝继勇持有百得胜48%股权。随后,德尔以3.14亿元收购百得胜52%股权。对德尔来说,收购之后它将以百得胜衣柜为切入口,完善衣柜收纳智能化及定制系统,并购更多相关领域的企业进来,以期打造公司智能互联家居生态产业链。
这一年,还有很多家居企业进行了系列的收购与扩张。1月,宜华木业18.3亿收购知名沙发制造商华达利,布局“Y+生态系统”;3月,美的斥资30亿元收购东芝白电80%股份;7月,轩尼斯门窗并购澳大利亚门窗品牌SOLIDI;8月,海鸥卫浴以6050万元接手重庆四维80%股权,布局定制整装卫浴空间领域;11月,敏华控股斥资超4亿认购欧洲家具商50%股权;12月,日出东方拟7.5亿元收购帅康电气75%股权,帝王洁具拟20亿元收购欧神诺100%股权。
合并重组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与中国中材集团合并
2016年8月,建材行业两大巨头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与中国中材集团,合并重组中国建材集团,新集团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此举背景是建材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
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两公司重组方案背后的逻辑是解决两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以及在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去产能。
巨头跨界
8月份,外媒报道三星斥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收购了美国高端厨具制造商Dacor。这意味着,三星作为电子巨头,正通过收购跨界进入厨具行业。
Dacor公司创立于1965年,主要生产微波炉、冰酒柜等高端厨房用具,是美国高端厨具的龙头品牌。三星公司称,此次收购将不会干预Dacor的品牌运营和生产,而是与近几年收购的其他公司一样,让其自主运营、独立发展。
资产剥离
当部分家居企业通过收购扩大产业时,也有企业通过资产剥离实现聚焦主业或新产业。
从2015年,大亚圣象剥离亏损的包装和汽配业务,聚焦地板主业,这在2016年已经有所成效。从2016前三季度财报来看,业绩同比有所下滑,但经过一年的内部结构梳理,内部掌控初见成效,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9.3%/8.8%/60.8%。
而面对传统家居行业低迷行情,升达林业于2016年12月决定“断臂求生”,拟9.4亿剥离家居及森林相关资产和业务。在此之前半年,升达林业完成对榆林金源等三家公司的增资控股,清洁能源业务收入总额和占比大幅提高,已取代家居业务板块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结语
你会发现,2016年行业内的融资上市、兼并与整合等资本运作来得更为迅猛。有企业在上市,也有在退市;有收购扩张,也有断臂求生。这些动作背后,都是企业为了应对目前更为复杂、艰难的环境,以及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或许,通过系列资本运作后,强者愈强,弱者淘汰,未来家居建材行业将会形成像家电行业一样的寡头主导格局。
文/新浪家居 黎娟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