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个组装式公租房5月前入住 装修产业化降低维修率

2017-03-07 北京日报

  楼板、墙体成品现场直接组建,减少污染还提升建筑质量

  看不见尘土飞扬,但楼房却一层一层长高。施工现场如同“大车间”,楼板、墙体都是从建筑构件厂生产出来,再运送到工地精密组装、搭建。而到了后期装修环节,也同样主打“组装”式装修。

  记者昨天从市保障房中心获悉,本市已经有10个采用这种方式“组装”的公租房项目在建,速度最快的马驹桥公租房项目将在今年5月前入住。

1

 10个公租房项目全流程拼装

  建筑工程一般要经过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建筑屋面等9大分部工程,但主体结构和装饰装修占到工程总量的60%左右,是建筑工程的大头。

  “目前最主要的装配式施工、住宅产业化也是集中在这两个阶段。”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北京的保障房项目中,一方面以装配式结构为主导建设公租房,一方面以装配式装修为主导装修公租房。

  数据显示,市级公租房实施或计划实施住宅产业化的项目共计53个,房屋总套数为88186套,地上总建筑面积为539.5万平方米。在这其中,有10个公租房项目实施了全过程装配式建筑技术。所谓全过程装配式建筑技术,也就是既采用装配式施工,又在后期采用装配式装修。

  记者获悉,10个项目中,速度最快的是马驹桥保障房项目,预计在今年5月前实现入住。

  马驹桥公租房10栋住宅楼均为地上16层、地下2层,共建设3004套房源,单套最大面积为60平方米。“这些住宅楼的叠合板、楼梯、空调板、阳台板和部分内外墙,约60%的零部件实现了产业化预制。”负责施工的北京建工六建工程项目经理杨志说。此外,房屋内也初步“精装”,油烟机、热水器,就连晾衣杆也已经安装齐备。

  建筑垃圾减少近4成

  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装配式结构与传统现浇剪力墙结构相比,在综合用工量上减少约35%,施工用水用电减少约22%,建筑垃圾量减少近40%,木模板量减少约35%。

  “组装”出来的房子会不会不结实?即将入住的居民可能心存担忧。

  记者了解到,推进装配式结构的目的,就在于在保证传统建筑结构牢固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建筑质量。从保障房中心已完成的装配式建筑来看,墙体轴线精度和墙面平整度误差从厘米级误差降到了毫米级,这给后续装修装饰提供了更好条件。“这种新技术对施工精度要求更高,门窗漏风的问题能显著减少。”上述负责人表示。

  装修产业化降低维修率

  与传统装修方式比较,装配式装修具有装配速度快、质量稳定可靠、自重轻和便于后期维护等特点。目前,保障房中心已完成或正在采用实施装配式装修的项目共计48个,房屋总套数为82916套,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494.2万平方米。

  公租房的装配式装修分为1.0版和2.0版。其中,装配式装修1.0版主要是为解决在市保障房中心收购项目传统毛坯界面实施装配式装修而研发的,主要解决厨卫快速维修和翻新问题;装配式装修2.0版主要在自建项目上实施,管线与结构分离,节能环保特性更突出,后期维护翻新也更方便。

  与传统装修相比,采用装配式装修在工期和用工量方面各减少50%以上,装修材料重量减轻约64%。

  根据统计,2012年第一批配租的传统装修房屋,经过租户合同期内的使用后,一些墙面、瓷砖、台面、橱柜及其相关部件需要维修;2013年配租入住的装配式装修1.0版试点项目,经过合同期的使用,问题通病相比传统装修项目明显减少,基本经过保洁或小型维修即可再次投入配租。(来源:北京日报)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