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爱设计 | 张婕:一直坚持看不见结果的事 这才是热爱的定义

2018-06-08 新浪家居

在物质极大丰富,科技带来更多高效和便捷的时代,

什么带给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生活的幸福感?

在城市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元的今天,

什么是城市生活的美好关系?

从2015年出发,四年中关于如何让他人和自己更美好,

从“旧”出发,我们不断探索答案。

2018年,本季我们将回顾与我们携手走来的“旧爱”,

我们还邀请了更多的时尚界、艺术家界、设计圈和院校的学生一起再出发,

在更多跨界创意中感受启发关于生活方式的新思考,

寻找城市中美好生活方式的幸福范本。 

——策展人 赵瑞海  戴蓓


第四季联合发起人:胡社光、郑路、杨函憬、周宸宸、魏明辉、袁媛、张婕、李永玲、盈创回收+

主办机构:曲美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曲美公益基金会

展览时间:2018年6月14日-17日

展览地点: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顺义)

本期 旧爱设计人物 | 张婕

旧爱设计 | 张婕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之再造系列

  张婕,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2003年毕业于燕山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04年前往德国国立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留学,5年研究生生涯主修产品设计,2011年回国后在中央美院城市学院任教1年,2012年任职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至今。

  六月初夏的北京,新浪家居此行的旧爱专访来到了北京林业大学,与张婕老师、北林大的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一起聊聊关于Upcycling(升级再造)那些灵感和改造。

中德设计那些差异

 新浪家居:您在国内成长,又在海外留学深造多年,对中、德设计有何最大的感受?

  张婕:我本科就读的燕山大学1993年成立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都属于比较早的,1999年信息不发达的时候,获取知识的来源还比较单一,燕大工业设计系当时就聘请过美国、日本的教授前来讲学,带着我们做设计课题,在燕大学习期间为我打开了设计的大门,为之后的出国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作品名称:Yī 明式外衣 张婕作品

  最大的不同是在国内以老师讲授为主,在国外则是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国内做设计产品,更关注形态与功能,国外更关注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比如在院校,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类发展、未来、文化更深层次的考虑,甚至有一些哲学含义在其中,这是我在国内所没有感受到的。

  在德国,很多教授都很有活力,比如我的教授Volker Albus先生就像一位“老顽童“,是特别可爱的老头儿,关注很多有意思的事儿,有很敏锐的设计、艺术捕捉力;但在学校车间的技术老师就非常有德国人严谨、较真的风格,用中国人的看法就是太不能变通了,老派的德国人还是很较真的,年轻人可能不一样。

这是一个鲜活的时代

  新浪家居:中外设计的不同之处,触动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张婕:就设计师发展来说,中国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有很多的机会,这一点比欧洲好很多,欧洲已经很饱和了,实际上我觉得他们是在走下坡路,人口少,老龄化严重,所以需求也少,2004年我第一次出国时,欧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都使我震撼与感动,2011年离开德国回国发展,去年又去德国开会,我发现欧洲还是那个样子,但中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国内快速的变化意味着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可能性,我觉得这一点对于中国学设计的年轻人来说,是我要激励他们的,这是一个鲜活时代。

  欧洲的人口一直是负增长,而且他们的生活太稳定了,很多东西都很饱和,德国人比较保守,买东西也只认固有的几个品牌,比如买锅可能就是WMF,买刀具可能就是Zwilling,买瓷器可能就是Rosentahl。年轻设计师创立的新品牌可能只能走个性化的道路,但是这种需求并不多。举个例子,他们的建筑师很难找工作,因为德国老楼保护,总是在不断修复、维护,新的建筑师很难有用武之地,很难找到新机会显示设计能力,所以他们都跑到中国来了。

作品名称:Chú 东方厨具 张婕作品

  在中国,对设计师来说,一方面,中国刚刚富裕起来,国内的现状是很多人还需要通过买买买来表达安全感和存在的价值,消费需求很大,意味着设计创造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们创造出来的产品是过剩的,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人类根本消耗不了这么多产品,势必产生浪费,而作为设计师,应该对此有所引导,提倡理性消费,比如设计美观持久耐用的好产品,或者传播可持续性设计的理念,停止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循环利用,进行升级再造。但是这种观点在现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还有些行不通,无论是日本流行的“断舍离”,还是欧洲的“Upcycling”(升级再造),中国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仍然需要时间。

  但对于未来的设计师们来说,他们应该具有这种意识和观念。我带着北林大产品设计的学生们做Upcycling(升级再造)的课题,一起改造曲美的旧家具,我想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可能我的学生们未来有一天会发展的很好,有了一定的能力,他们一定要记得,为环保做一点贡献,就像曲美做旧爱的活动一样。这是设计师的高度,不单自己,也要向别人传播这个理念。我始终跟学生们讲要有大梦想,要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设计的先行者。

B+ Chair的身世

  新浪家居:请介绍一下您此次的参展作品。

B+ Chair改造前后

 张婕:我从曲美的仓库里找到了这样一把旧椅子,座椅软包部分已经破旧,但木质框架完好,依然优雅。因此在改造时首先想到的是保留原有的木质框架,在生活方式上对这把旧椅进行改造,赋予它现代的语义。改造后的作品为一把旧椅子加上一条可可以变换的毯子,表达多元化的生活态度和自由多变的生活方式。作品命名为“B+ Chair", 正是体现了这件作品的创意,毯子(Blanket)+椅子(Chair)。

B+ Chair改造后使用

曲美的“老朋友”

  新浪家居:您参加旧爱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张婕:2018年是我和曲美旧爱的第三次“邂逅”,去年和前年我都参加了,我的原因有几点:首先,这个方向是我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我教授Albus先生的研究课题,在国内还属于比较新的理念,无论是在企业、教育,还是设计领域,目前国内有一些人在做,但都不是主流。其次是现在中国社会的主流观点还是在以材料的价值论证设计的价值,认为废旧的东西是不值钱的。但学校是一个净土,和社会不一样,应该让学生接受到一些最前沿的理念,这是我们教育人、培养人特别重要的一个点。所以我带着学生一起做“旧爱设计”,也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这是我参加旧爱的初衷。

张婕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我是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个教育者。每年我带30个学生参与这个课题,传播Upcycling的观念,带着他们做废旧材料的升级再造,包括参与曲美家居的旧家具改造项目,可能这个力量很微薄,但是这是我能做到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把这个理念带给更多的人。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如果他们的的心中都有这样的观念,那我们就能像梁希先生所期许的那样“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是一个很美的期盼和畅想。

Upcycling,是热泪盈眶的代名词

  新浪家居:您眼中的旧爱设计展是怎样的?有何看法和期待?

  张婕:旧爱设计展,可以说是现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由企业牵头去做的一个公益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真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能够这样去做。其实真心讲,设计师所做的这些事情是很有限的,对于环境的保护只是从这设计的角度尽微薄之力,最重要的还是要减少物欲,没有别的办法,减少购物欲望、少买、少制造。用废弃的材料再造成产品,消费的人群是有限的,而且需要社会和消费者的全方面配合,从物料回收到物料盘点分类,到设计师进行升级再造设计,再到企业和社会的生产配合,推出市场,最终还需要消费者进行责任消费,也就是说他们认可这种理念并愿意为此买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张婕、北林大学生们在曲美工厂挑选废旧家具

  我期待未来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给设计师、学生升级再造或旧物再造设计作品的平台,把一些有意思的改造作品放在上面进行展示和销售,把旧爱一直做下去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东西。无形之中也真正在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接受这种理念;如果设计师做旧物改造可以养活自己了,这不是我们热泪盈眶期待的一件事吗?所以我觉得可以当做一个事业专注来做。

张婕、北林大学生们在曲美门店

  2016年,我作为德国IFA“Pure Gold”展览在东亚地区的联合策展人,为这个展览在中国甄选了4件Upcycling(升级再造)主题的设计作品,其中有3件都来自第二届的曲美旧爱活动。2017年我到德国参加了“Pure Gold”展举办的研讨会,又一次把我们中国的Upcycling的现状和相关的设计作品带到了西方,与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设计师们一起探讨。去年在我的产品设计的课程中,我又把曲美旧家具改造项目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让学生参与进来,带着学生们到曲美工厂和门店参观,带着他们到曲美仓库挑选旧家具,带着他们参加曲美的旧爱活动,让他们更深切感受到旧爱设计的魅力。

  新浪家居:对美好的生活方式,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期待?

  张婕:从设计角度,要找到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物欲,在自己可以承受但范围内选择品质好、持久使用的好产品,减少对环境的索取和破坏。

北京林业大学升级再造设计作品

  作品名:涅槃

  设计者:宁鑫鸣、王壮、朱亭亭、刘潇文

改造前

改造后

  旧沙发的骨骼框架是其形态的精髓,对沙发的骨架进行再设计,运用比较现代的配色,使生命将尽的旧沙发涅槃重生,开始新的旅程。

  屏风是利用沙发软包里面的框架改造成屏风,屏风的遮挡面是采用了拉链这种元素,可以随使用者心情拉出各种形状,增加产品与使用者的互动。

 作品名:褶椅

  设计者:徐明宇

改造前

改造后

  这次的改造设计主要是从材料和工艺上尝试突破和改变,对传统褶绣工艺进行了创新设计,用硅胶代替常用于褶绣的色丁布,并应用在旧家具的面料上,让褶绣和旧家具再次获得新生。

  作品名:品——童真

  设计者:杨瑞田、周姿竹  

改造前、后

  我们在椅子的构架部分邀请了一些小朋友通过手绘的方式表达他们心中梦想,再喷绘上一些梦幻的颜色与之相呼应。坐面部分用懒人沙发的形态来表达,脚蹬部分设计成泰迪的形态,既可以用来垫脚也可以抱在怀里当做抱枕。希望利用这些材料和形态,给予使用者一种舒适童真的感受,让使用者坐在椅子上时是一种轻松、童趣的状态。

  作品名:HOLE 洞—洞穴

  设计者:张婧婧 张祎靖 朱芳蕊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细节,兼备桌子、留言板、置物功能

  Hole是一款空巢青年群体在小空间环境中使用的沙发。

  我们的重点改造部位在沙发的扶手处,在这块,我们新增了打好孔洞的木板,匹配了不同颜色的木棒以及一块可拆卸的木桌。木棒分别可以承担绕、挂、承重等功能的要求,而木桌也满足水杯、笔记本电脑等物品的稳定放置。

  通过这个名字我们想表达沙发的亮点结构——孔洞,并且在感情层面上,洞穴这个说法是在暗喻空巢青年孤独的家。 也通过这件作品我们想探讨小空间家具的功能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空巢青年群体及小空间家具设计的关注与重视。

  Sofa+Bed+Hole=Empty Nest Youth’ HOLE

 作品名:NS

  设计者:王艺霏

改造前

改造后

  以对称的两把旧椅子为原型,设计成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造成对比与冲突,为单调的坐具增加趣味感。

  作品名:With U

  设计者: 孔维婧 刘天戈 刘昱希

改造前

改造后

  为小居户养猫咪的家庭提供更多与宠物互动的舒适环境,使沙发的舒适可以与宠物共享,并从半包的结构上增强了人与人、人与宠物相互间的互动。沙发两边位置坐人,中间则是小猫咪的栖息地,猫可以在这个地方与人同处,也可以在靠背的猫抓板上尽情发泄。

  作品名:WM chair

  设计者:胡以晴 梁润潇  

改造前

改造后效果图

  山水椅是通过醉椅表达的意境产生的灵感,椅子扶手和靠背采用了山水的形状,意图表达悠闲、自然的生活意境。

  作品名:蓝染

  设计者:靳绍政

改造前

改造后

  以传统工艺与旧物以现代方式结合,升级再造提升旧家具美学价值,使旧物重新回归生活,延续旧物生命。

选择了扎染的传统工艺方式,没有选择常见的棉麻制品作为软包,而是选择极少被大面积应用的皮革扎染进行设计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与小件皮革染色的方式不同的是,大面积的皮革使用扎染的方式进行染色,在扎缬、绞缬、夹缬与染缬等不同制作方式下,所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有极大的不同。经过一系例的尝试与实验,逐渐解决大面积皮革扎染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完成了皮革与旧家具的结合。其产品的再设计,旨在阐释废旧家具除了整体拆分后转化为原材料外,通过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进行再设计也能够有效的延续废旧家具的寿命。

  作品名:choice

  设计者:靳绍政

改造前

改造后

  从结构、肌理、用户心理等方向设计,进行旧家具升级再造,探讨多人式坐具互动性及使用者对座椅不同位置选择的心理。在该次设计中,主要整改了原有家具的结构造型,并通过颜色、肌理、使用者心理等方向进行设计。其设计目的是通过旧家具的改造,探讨多人式坐具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对座椅位置选择的心理以及坐具本身的互动性。

  文/新浪家居新闻中心马丽佳

寻找城市美好生活范本——2018旧爱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之再造系列

玩票大的,给你好看

2018年6月14日-17日

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顺义)

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