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圈能否孵化出“独角兽”?听听投资人怎么说

2019-04-10 泛家居头条谭琳

  “独角兽”企业这个词在2019年的家居圈里有些躁动。加之胡润研究院在2019年年初发布了《2018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土巴兔、艾佳生活等4家泛家居企业上榜,更让无数家居人为之兴奋。大家纷纷开始揣度家居行业最可能出现独角兽企业的领域在哪里?基于此,泛家居网采访了专业的投资人士。

  H先生是专业投资机构的创始人,拥有丰富投资经验,关于独角兽的概念,他的解释是:“独角兽概念很简单,就是估值10亿美金的未上市公司。按照这个标准,目前家居行业符合这个标准的并不多,而达到这个估值的也只有几个上市公司如欧派索菲亚等。按20倍市盈率的平均值的话,就是净利润要到3亿(人民币),可能性标的确实不多。”估值10亿美金,按照2019年4月10日的汇率计算,也就是估值在67.163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想冠上“独角兽”这三个字,至少先来个67亿估值,净利润3亿(人民币)。

  就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独角兽企业的领域,H先生表示:“建材、家具、软装都有机会的。”

  资本方眼中的机遇

  按照资本方的观点,“家居行业本身都是几千亿的市场,出个几十亿企业很正常”。但是这些几十亿企业的孵化过程是痛苦的。

  很明显,我们一直叫嚣的“产业镇痛、转型升级阶段”真的来了。家居行业是个低频刚需的行业,且产品的属性为耐耗品。而家居领域在流量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客单和消费频次,就是品牌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在未来,靠单一产品以及单一环节的生存将会越发艰难。创业的门槛也将越来越高,不是高起点、排他性的创业,生存非常艰巨。因此,以2019年整体市场的状态来看,家居行业仍旧存在资本方挖掘的黄金点,而其核心在于整体家居。

  客单值的提升一定不是单一产品的客单提升,而是整体交付的种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家居交付能力。而提高消费频次,一定是存在于非基装、硬装方面的软装层次,例如墙纸、窗帘等等。而这一系列的产品提供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做总结:“整合”。或收购、或兼并,总之就是在整体供应链上做加法,在主线生产上做叠加。

  顾家家居通过收购班尔奇开启全屋定制、索菲亚在整合了木门、窗帘产品之后单独开了软装店。这些都是家居领域内在主线经营之外做叠加的不同尝试。但是,这个叠加对于企业整体实力的要求非常高,企业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

  产业升级之下的出路,资本方开出的处方

  无论是主线业务之外的供应链叠加还是硬软装的整合统一,其实反推到终端,就是倒逼企业终端模式的多样化。过去守着建材市场的单品店等客上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是主动出击的时代。因为供应链整体的叠加,最终品牌呈现的是一个整体家居空间,这对于终端店面的面积、陈列方式、设计感、品类数量都有非常大的要求,也就是说终端大店时代来临。2018年,泛家居网曾经就家居行业出现的大店模式进行了专门性的样本解读(详情请见“迪信独立店模式”——【陈巧利专栏】论五星级家居独立店的空间理念、楷模大店模式,2019年泛家居网还将就更多大店模式进行解读)。不可否认,大店趋势已经得到品牌方的认可,但是终端渠道大店化对于企业供应链、经销商实力都有非常强的要求,而这种模式基本都是应对大品牌而言。那么那些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小企业只能寻求增量市场,存量市场已经没机会了,比如木门品类,基本上大部分企业都只能卖存量。”这是资本方给开出的处方。

  但是,我们需要看到,在中国,所谓的增量市场也就1年的喘息期,凭借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所有新型的增量市场喘息期不会超过1年,之后就将开始转入存量市场。曾经软体领域的智能床垫就是一个很好的示例。在第一款智能床垫出现之后,一度引发资本方和市场的疯狂追捧,在2013年前后,海外进口软体品牌亦或是中国老牌床垫产品都以有智能产品为傲,而今天,智能床垫已经沦为各个企业的标配和资本口中的噱头。所谓的智能最终沦为一个监测器和电动升降控制装置。“与金融资本尽快结合从而扩大领先优势”就是小企业在当今这个行业时代存活的根本。

  “产业互联网的时代来临,前端客户数据与后端供应链打通是重点,现今的生意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生态,玩不了这个生态就只能下车!”

  抛开独角兽这个概念,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在势能的冲击之下,企业们如何在这个转型升级期平稳过渡并找到自己真正的路径。无论是资本的冲击还是科技的加持,如果用好这些外来的势能以及锤炼自身的内功,保证消费者真的为你的产品埋单,为你的财务报表做贡献,是2019年,所有人都在核心关注的焦点。(来源:泛家居网)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