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包豪斯居然可以这样讲

2019-04-28


摊牌吧设计!

你想说!你一定想说些什么!

给你一个放下笔,只用嘴

叭叭叭叭叭叭叭的机会!





今天我们这盘局

就是为包豪斯而设

摊牌吧!关于包豪斯,你想说点啥?


都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包豪斯到底是个啥?







等等,此刻是什么时候?

此刻就是1919年!

为什么是1919年呢?

那先让我们来好好盘盘它!


19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 法西斯党-德国工人党成立

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组织

那你一定知道希特勒

1919年9月加入这个组织






划重点了

这个人物要记在你的小脑壳里哦

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成立

当然,今天的重点!

1919你还开始拥有了设计

为嘛?(请跟读一遍)





没错!就是从“魏玛”开始聊


因为包豪斯诞生了

你爱不释手的MUJI

挤破头去买的IKEA

和总想买又经常买不起的iphone

就是从包豪斯这条“生产线”上产生的

如果你还不知道

请睁大你水汪汪的小眼睛

看完这篇“正经的”介绍

如果头脑清楚,不出意外

也许你会了解个大概... ...

 

 

那我们就来扯一扯这件事吧






首先要插播一段历史

这始于20世纪初一战之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背景下

(至于你问工业革命是什么,

请自己去问度娘娘)

人们的物质需求非常强烈(欲望)

由于心急

工业大生产造成了大量的粗制滥造

有识之士

于是就把这件事记在了“小本本上”

“要注重设计与实用”




OK背景插播完了

我们开始正经讲故事

那么我们就从德国柏林一个非常有钱的家庭讲起吧

何止有钱!

1883年5月18日

一声明亮的啼哭声

向世界宣告

“前(含)程(金)似(汤)锦(勺)”

的孩子降生了

他,继承了家族优秀的基因

很早就成为一名有名的建筑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艰难的日子里

他把筹建一所能把艺术和工艺综合为一体

的学校作为理想

并努力使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思想能够廉价

地传达给每一个人

他就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如此骨骼惊奇,志向高远的年轻人

怎么会不被社会所关注到呢

于是凡德威尔德向魏玛政府推荐了他

来作为“市立工艺学校”的校长

这也是包豪斯的前身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




话说回来,

如此优越的柏林BOY为什么会

跑到魏玛来做个校长呢

其实他也不想呀

“魏玛”这么一个和

“歌德、席勒、李斯特和尼采”

有诸多关联的地方

谁又会记住他呢

他一直将建立理想的学校

的地点预想在柏林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

这么一个举动

也让他在设计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9年一经确定

他便构想出了“包豪斯”

他别出心裁地将德语里的Hausbau一词

前后调转,变成Bauhaus作为校名

想要显示与传统学院式教育的不同。

还提出了“技术与艺术新统一”的理论支撑



当然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

必定有更多优秀的男人,嘿嘿嘿

起初只聘任了三位新教授

美国画家利奥尼·费宁格

瑞士画家约翰·伊登(1922年被劝离)

德国雕刻家格哈德·马克思

与格罗庇乌斯一起组成“梦幻组合”

一起疯狂





当然之后加入的还有

瑞士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

(自1920年起)

奥斯卡·施莱默

(自1921年起)

俄国表现主义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

(自1922年起)

匈牙利构成主义艺术家拉士罗·摩荷里·纳吉

(自1923年起)

组成了超级无敌战队







由于当时理论派和技术流长期分野

因此包豪斯在前几年都采双轨教学

说白了就是设计和手艺同时进行教学

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让两个思想不同的人和睦相处

门都没有,所以

包豪斯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两派教职员分裂的情况



两派势力非常强大

作品风格非常突出

强强对碰

惹不起呀惹不起

皮皮虾,我们走!





格罗皮乌斯和阿道夫·迈耶,德意志制造联盟展科隆馆,1914



(格罗皮乌斯他不会画图,

这也是他著名的“黑点”之一。

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与别人合作的,

从一人到七人,赖特就曾说过,

“一个作品要么是你的,要么是我的”

而格罗皮乌斯的作品都是“我们”的)





格罗皮乌斯合作过的建筑师

从左至右分别为:阿道夫·迈耶、麦克斯韦·福莱、布罗伊尔


约翰·伊登作品

约翰·伊登作品



约翰·伊登

也是个怪咖

(是不是有才华的人都不正常)

衣着怪异 长袍罩衫

信教剃头 还必吃大蒜

嗝~~隔屏传来一股神秘的味道



伊登由于信奉某种宗教,除了教学生设计

还教学生玩起了某种仪式感体操



直到康定斯基借由科学理论课程

才让教学重新走上轨道

在克利、康定斯基与纳吉的教学努力下

包豪斯风格逐渐走向理性主义与构成主义








但就是这样

历史不喜欢一份风顺的存在

你过得越顺利,越不能让你顺利

1925年,包豪斯受到反动政府的打击

于是格罗皮乌斯举家迁徙

到当时工业相当发达的德绍重新开张







德绍这个地方可谓是包豪斯的巅峰时期

理论趋于成熟

放弃双轨制采用工匠来协助教学

校园气氛非常松弛

经常有晚会,表演,生活丰富而活泼

是包豪斯历史上最美好的

最有成就的阶段




包豪斯学生聚会




也是在这个时期

格罗比乌斯还实现了人生事业中

重要的大事件

设计新包豪斯校舍



德绍包豪斯校舍立面图



德绍时期

12个教员中,有6个是包豪斯的毕业生





德绍时期教师合影

从左至右分别是:Josef Albers、Hinnerk Scheper、

 Georg Muche、 László Moholy-Nagy、Herbert Bayer、

Joost Schmidt、Walter Gropius、 Marcel Breuer、

Vassily Kandinsky、Paul Klee、Lyonel Feininger、

 Gunta Stölzl、 Oskar Schlemmer




其中非常有名的有马赛尔·布鲁尔

你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

但一个普通的办公室

应该都少不了他的作品——钢管椅



瓦西里椅

当然还有非常优秀的女性设计师




 玛丽安·布兰德




短短的7年

还存在过三任校长

(注意哦,包豪斯历史上只有这三位校长)





第二任校长汉斯·迈耶也是个极其大胆的人

设计就老老实实做设计

干嘛非得插一脚政治,坚持共产主义

不光自己坚持,还鼓吹学生和教员一起

这在当时混乱的德国政治背景下怎么能忍





自己作就罢了,还拖了整个学校下水

1930年6月,在政府与舆论的压力下

梅耶辞去校长职务

并邀请公正客观、立场中立的密斯凡德罗

接手、挽救包豪斯的声誉

真是有敢丢锅的,就有敢接盘的。

此处应该有掌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就是不能让人好过

1931年纳粹在德绍大选获胜

包豪斯在纳粹主义下被认定为

“非德国的”事物

而下令关闭学校

惹不过还躲不过吗

于是密斯凡德罗于

1932年10月关闭德绍包豪斯

带领包豪斯师生前往柏林

这也来到了包豪斯第三个

也是最后一个时期“柏林时期”



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密斯凡德罗上任后第一件事

就是以免重蹈覆辙,禁止师生们参与政治

另外在包豪斯的基础上提出

“少即是多( less is more )”

密斯凡德罗的努力虽有所起色

但历史的大趋势无法改变

1933年1月,纳粹政府取得国家政权

占据包豪斯学校

密斯凡德罗多方奔走未果

终成绝唱





ENDING ··· ···




现在,你清楚包豪斯了吗

如果没有,请再看一遍

包豪斯在设计史上

虽然有很多弊端

但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

摊牌局就是一个敢于说话的地方

要讨论的当然是历史争议点

你准备好开口了吗?

畅所欲言吧!这一局,我们摊牌了!







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包豪斯所处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

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历史局限性!


这一局,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对于设计,艺术性到底要不要向市场妥协?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浪家居



 About us 

分享设计干货

学习,是一种信仰;设计,是一种态度


 Contact us 

✉ 982182541@qq.com

商务合作 / 投稿请发送邮件


0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