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5
2019 年 11 月 2 日,由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中央美术学院与设计互联主办,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丝路视觉联合主办的重磅大展,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盛大开幕。
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盛大开幕
2019 年 11 月 2 日,由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中央美术学院与设计互联主办,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丝路视觉联合主办的重磅大展,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盛大开幕。
本届展览以《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为主题,首次来到设计之都深圳,在追溯国际科技艺术40年历史和中国科技艺术发展脉络的同时,亦将邀请中国观众进入一场别开生面的属于未来世界的艺术之旅,深度透视科技、文化、艺术带来的城市变革。
林茨电子艺术节40周年主题全球巡展,首次深圳开展
林茨电子艺术节成立于1979年,历时40年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媒体艺术节之一,是全球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科技艺术平台。一直致力于探索艺术、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审视和思考颠覆了每个人的日常和未来的数字革命,想象并共同塑造人与机器共生的未来世界。
林茨电子艺术节也被誉为「科技艺术界的朝圣地」,由其颁发的电子艺术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艺术奖项,被誉为「科技艺术界奥斯卡」。其影响力贯穿欧亚地区乃至全世界,受到全球电子艺术家的推崇,现在已经发展为针对新媒体领域最重要的领航船。
本届深圳站展览,《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由林茨电子艺术节资深总监马丁‧霍齐克(Martin Honzik)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联合策展。展览策展人马丁·霍齐克在谈到展览主题时表示:“这次展览将目光投向过去的40年。在此期间,所谓的‘数字革命’迅速兴起,席卷全球,带给全球社会颠覆性的挑战”。
本次展览将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28组全球科技艺术重量级艺术家的代表作,观众将会在这里看到多件由国际最前沿的科技、设计与艺术结合的作品。这其中包括林茨电子艺术节这40年间历届获奖作品,及中国本土科技艺术领域重要的代表作。
以林茨电子艺术节40周年为线索,讲述「数字革命」背后历史
同场展出还有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这是国内首次系统介绍中西方科技艺术的大型文献类展览,回溯了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历年主题,也对中国科技艺术发展脉络的首次系统梳理,展现了科技艺术在学院、艺术机构、公众各个维度传播交流的新格局。文献展还收录了全球技术史单元,围绕深圳科技发展史与全球互联网史两大线索展开,聚焦深圳作为中国科技重镇与国际设计之都对全球的影响力。
除了全球最前沿艺术家带来的艺术作品和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现场还设有主题论坛等配套活动。届时将汇聚全球的各界顶尖人物进行跨界对谈,内容覆盖科技创新、艺术创作、交互设计等领域,共同点亮科技未来城市创想。
中洲未来实验室联合策动,共同探讨未来城市的可能性
本场艺术大展,由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互联、丝路视觉联合策动,共同打造。
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是中洲旗下致力于探索未来城市形态、专注于研究未来城市生活与城市空间公共关系的创新平台。中洲未来实验室汇聚了一批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中国等世界各地,在科技、艺术、设计、自然、创意等领域中拥有先锋视野的优秀团队与个人,共同探索未来城市的发展。
深圳市中洲商置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负责人:吕华
而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与林茨电子艺术节的不解之缘,始于「艺术、科学、社会」三大理念上巧妙契合。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子艺术节之一,林茨电子艺术节包含了对科技、自然、生命、社会话题的探讨。而中洲未来实验室 C Future Lab 从创立之初,就将汇聚全球智慧,打造未来城市作为发展理念,以C Future City为样本,不断探索科技、艺术、自然、设计、创意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创新,旨在打造一座不止于物理空间,更能够激发人们灵感,带给人丰富精神生活体验的未来城市。
从 2018 年成立以来,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先后联合多方举办了MINDPART创意大会(2018)、未来城市发布会、2018 中洲未来城市艺术节、SUPERNOVA科技艺术论坛、TED系列活动、中国双创周、未来实验室工作营等具有前瞻性的科技艺术活动,致力于对科技、艺术的支持以及对未来城市的探索。
C Future City作为一场关于未来城市的实验,不断地尝试将最前沿的国际智慧融入城市规划、设计、运营之中,探索科技、艺术、自然等不同领域与商业、公共空间的跨界融合,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体验。
附:参展作品示例————
1. 《深圳的风》 — 拉菲克·安纳度Refik Anadol
机器智能美学领域的开拓者拉菲克·安纳度Refik Anadol工作室开发了一系列定制软件,通过数据来将无形的风以动画的形式具像化。「深圳的风」则是专门为深圳定制的地域性作品,采用在深圳区域收集了整整一年的风速、风向、温度等数据,并开发了一套定制软件,以20秒的时间间隔,读取、分析这些数据,形成了四个优美的动态篇章。
每一个篇章都有独特的笔触、动感,突显深圳的风不同维度的特点:篇章一「隐藏的风景」基于数据库中的极端数值,创造出空灵的空间体验;篇章二「瓷器记忆」让人联想到狂风的巨大力量,好像要挣脱时间的束缚;篇章三「海风」表现的是深圳海岸和煦柔和的微风;篇章四「城市中的阵风」将疾速阵风转化为短促的爆裂画面,喻示着自然与人造建筑之间的扭力与共舞。
2. 《人工智能思维导图》 - 邱志杰/何晓冬 Qiu Zhijie/He Xiaodong
《京东AI生成地图》是一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实时互动作品。地图的前端显示由中央美术学院的团队根据艺术家邱志杰的手绘地图制作,而数据库内核则由京东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完成。经过艺术家一个月的训练,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按照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将观众口述的词汇发散成一张包含着山水、建筑形状及其他关键词汇的连绵起伏的地图。
3. 《宜人之地》 — 夸尤拉Quayola
这幅巨型的数字绘画,探索了再现与抽象之间的边界。其灵感来自文森特·梵高的画作。艺术家夸尤拉Quayola重回普罗旺斯那个梵高曾经待过的乡村,先以3D图像扫描记录下法国南部风光的视觉数据,再将高度写实的风景图与算法演绎生成的画面相结合。同时在创作时故意误用算法,影响了图像的分析与操控,从而挑战了摄影图像的定义,提出视觉合成的新模式。
4. 《看最后会到哪》 - 刘娃 Liu Wa
作品以艺术家随机的网络浏览为线索,从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角度,展现她的情绪变化。右屏中,脑机接口实时量化分析她的正负情绪值,通过科学的途径解析大脑活动。左屏中,手绘动画与电脑录屏相互呼应,勾勒出她的心绪与幻想。浏览过程中,她通过关键词“脑电波”,搜索到一系列伪科学文章和精神病患者的病例;通过医院地图,她在空气污染严重的中国西北,定位到代号404的秘密军事核基地。在网络讯息的裹挟之中,她的情绪起伏不定。点击新的网页意味着覆盖和遗忘之前的信息,漫无目的地前进,看最后会到哪。
5. 《行走的城市》 - Universal Everything
Universal Everything工作室由英国艺术家、设计师马特·皮克Matt Pyke创立,汇集了全球众多杰出的影像艺术家、设计师和思想家。Universal Everything用一座不断演化的雕塑表现行走的城市,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前卫建筑团体“建筑电讯派”的乌托邦愿景。
《行走的城市》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城市漫步的体验,探寻我们如何将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转化为情感与觉知。透过对人体运动、情绪设计、建筑和声音的研究,影像中的3D城市人形雕塑在屏幕中央不断行走、变化、重塑,散发着逼真的动感与活力。这些形态也反映了现代建筑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关键美学趋势。
6.《蜿蜒之河》 - onformative工作室, kling klang klong工作室
艺术工作室onformative 和 kling klang klong 携手带来了全新的视听装置作品《蜿蜒之河》。艺术家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了河道变化现象,并且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算法,精确模拟河流变幻莫测的运动,重新演绎河流的有机结构、波动节奏和视觉物质性。由AI辅助编曲的背景音乐烘托出河流运动的迷人的视觉之美。
流动的图像与声音,邀请你体验大自然之美,自然的复杂性、以及缓慢但戏剧性的变化能力。
7.《化名计划》 - 比昂·卡尔曼Bjørn Karmann, 托尔·克努森Tore Knudsen
来自丹麦的设计师比昂·卡尔曼和托尔·克努森从对真菌和病毒如何寄生在昆虫身上、并占据和控制它们的躯体、以达成自己的目的的研究中获得启发,为智能家居系统创造了一种名为“化名”的“寄生虫”,它能够帮助用户更主动地掌控家中的智能电子产品,在自定义和隐私保护方面表现出色。
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训练“化名”对自定义唤醒词或声音做出反应,一旦学会,“化名”这条寄生虫就可以帮助你控制它的宿主——也就是家庭智能助手。用户还可以对它进行编程,创建自定义的语音命令发送给智能家居助手,这为用户使用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
8. 《联邦竞速》 - 陈抱阳 Chen Baoyang
理应感激AI可以帮助解决问题,但不该忘记这个问题的出处。看客看着小车在迷宫里奔跑,他们都没有问为何。小车被训练在程序生成的迷宫里移动。小车解决的只是另一个程序所提出的一个本不存在的问题,产生出一种看似忙碌但虚无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