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带货”这一词,在互联网消费情景下,已经变得不再陌生,以李佳琦为代表的“直播带货”,更是让所有人感受到个人IP影响的爆发力。
在家居行业,作为低频消费的大宗商品,品牌生存同样要依靠强大的销售网络。经销商卖货、设计师带货、新零售销货……五花八门的渠道都是家居企业的几大招数。
但是,唯独设计师带货,其实最接近上述的“直播带货”,靠得是设计师本人的影响力和IP价值,从而拉动需求。
事实上,在门店自然流量小、获客成本高的行业现状下,不管是在家具、地板、瓷砖、照明等细分领域,至少50%以上品牌商与设计师有建立业务层面的联系,来影响设计师们的装修选材。
然而,这种传统的“设计师带货”,其实也存在诸多弊端。那在家居行业,想要设计师带货,哪些痛点需要解决?家居行业究竟需要什么?而新形势的市场下,随着家居软件对设计师环节逐渐渗透,“设计师带货”似乎也迎来新的转机。
片面化的“设计师带货”
是否有新出路?
一般来说,传统家居建材领域,设计师带货仅占总销量10%-20%之间。在以前,品牌方若想获得设计师资源,多以传统的线下设计师沙龙、举办品牌看货等活动来展开,而小范围的圈子影响,使得品牌方接触的设计师也极为有限。
设计师在选择“带货”时,其实更偏向于“老友”般的熟悉品牌,因为,有时设计师对产品的质量、交付过程、售后服务等环节无法追踪,所以对新品牌,设计师往往十分谨慎,不敢贸然推荐,加之缺乏更为具体的评价系统,这也使得“设计师带货”形成了一定的围墙效应。
而设计师为什么会给品牌带货?产品质量因素外,品牌返利多与少也是重要的考核因素。然而,返利体系的不规范,高返利的行业或者品牌往往是僧多粥少,这也使得该市场的竞争并不良好。
而综上来说,设计师带货的痛点可以归结于以下几点:
1. 品牌方接触设计师的方式多为线下,渠道有限,形成信息割裂。
2. 评价系统的缺乏,设计师无法追踪各环节,使得其选择品牌方较为保守,往往守着手里的资源,不敢扩大圈子。
3. 返利体系的不规范,导致设计师带货过于片面化,有时头重脚轻,市场竞争不够良性。
4. 设计师大多依靠效果图层面“带货”,难以真正落地找到匹配的产品,从而这种“带货”方式难以实现所见即所得。
对品牌认知极其有限的消费者层面,设计师就犹如“领路人”和“中介者”的身份,角色不可或缺。而在近几年的家居行业,“设计师带货”似乎成为热词。
归其原因,就是家居设计软件的逐渐兴起,在家居软件行业的几家龙头企业,聚集上百万设计师已成现实,而放到以前,这种量级是想都不敢想的,许多行业人士纷纷发问,拥有庞大的设计师资源的家居软件平台,是否能成为“设计师带货”的新出路?
打通F2D2C
前端设计平台就够了吗?
事实上,在家居软件行业中,不乏试图用打通F2D2C(家居品牌→设计师→消费者)流通的企业,早在几年前,曾经就有一家企业,利用自己仅有的前端设计软件,整合和利用平台上的上百万设计师资源,为后端品牌“带货”。但项目启动时的声势浩大,逐渐被后期低迷的表现逐渐掩盖,以至于直接夭折于前期。
那设计师多且聚集,就能“带货”成功?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因为上述的几个痛点,这家企业其实只解决了第一个,也就是第一步难题。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供应链的打通和整合,以及整个评价和返利体系的完善。
因为,设计师不可能只为消费者画好“一张大饼”,而真正产品落地的跟踪却全然不知,信息流通就在带货完成那一刻便成了“黑洞”。①是设计师以不敢口碑为代价,冒此风险;
②是由于该带货流程仅停留在效果图上,即使渲染再出色的图片,设计师由于不能悉知后端产品情况,也就不能保证产品的效果实现,也就是难以解决第四个痛点——所见即所得;
③一旦出现产品更换等问题,品牌商与消费者也未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由于缺乏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导致这也成为一场“纸上谈兵”的空想。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中都会受到大大小小瓶颈限制,而若要真正改变困境,片面孤立的去解决问题,便只会昙花一现。用系统性的思维和眼光,方是长远之道。(来源:家居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