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行业重磅 |【陈设中国·晶麒麟奖】金奖提名作品「园林陈设艺术奖」、「公益民生奖」、「未来奖」

2022-11-04

设计师是最理性的天马行空者

设计在不同中缔造属于你的美好

设计游离在艺术和现实的边缘

嫁接着设计艺术的物质和非物质

未来需要创造 创造是设计的锚点

此刻让我们一起见证设计的高光时刻

揭晓

2022【陈设中国·晶麒麟奖】

金奖提名作品

你们的优秀应该被看见


2022【陈设中国·晶麒麟奖】

「园林陈设艺术奖」

(庭院景观类)

金奖提名作品

(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名称:成都图宴餐厅

设计者:毛继军、张灿、童秦川


2022【陈设中国·晶麒麟奖】

「公益民生奖」

金奖提名作品

(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名称:金谷溪岸艺术公园

设计者:陈文令

设计说明:

近一年来,由于疫情时常禁足。我索性在老家乡下30亩地的金谷溪岸,每天带领15个农民工和两台吊机,己经用了七千多吨的各类石头。用在地性的创作方式堆起了一个永不落幕的个展,一个永不消失的乡愁。建造金谷溪岸艺术公园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用一张正式的设计图和施工图。避免过度的城市化,模式化和制度化的建设。而且采用中国古代园林‘叠山造园’的方式,因时因地,因势因材进行动态自由的创作,其中充满偶然的发现与创造,在艺术中很多偶然性的发现往往比必然性的刻意营造更富魔力。期待再用一年时间,造成一个永久经得起大洪水考验的公益性艺术公园,它能够让人和各种动物亲近水域亲近大自然的艺术溪岸。真正健康的生态应该是“见人见物见生活”,人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这才是最诗性的人间理想.


作品名称:YiBrick 陶瓷再生透水砖

设计者:上海祎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说明:

YiBrick是一种透水材料,可用作海绵城市的路面,改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缓解内涝问题、水资源短缺和城市热岛效应。 它含有超过 90% 的再生陶瓷,在中国本土发明和制造。 该设计旨在解决陶瓷废弃物管理问题,研究创造100%可回收陶瓷材料的可能性,大规模生产以处理所有废弃物,并推广再生陶瓷的理念。

2022【陈设中国·晶麒麟奖】

「未来奖」

金奖提名作品

(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名称:忆·长征 长征博物馆

设计者:刘奕华、邱世龙、李俊霖

广东工业大学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直白地表露出红军远征的困境......而在共产党成立的100周年之后,我们以红军长征的历史故事为主线,通过空间序列的转译来还原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的场景,进而设计出一座长征叙事型博物馆。该博物馆由长征的时间线形成8个空间序列,并利用自然中的光、水等条件给游客带来一种别致的体验。


作品名称:浮幻

设计者:傅嘉豪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说明:

作品《浮幻》是由有机形态的透明树脂遮罩中国古建筑轮廓样条的造型灯管而成的。它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与遮罩的不规则形状影响漫反射,产生展示效果。古建轮廓象征的历史虚影与透明气泡的变幻形态,除了调动文化记忆呼吁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核,也抒发了“百年如过鸟,万事尽浮沤”的感慨,作品名“浮幻”正是取自此义。该系列作品的设计不只从审美角度出发,更多的是为了传递一种对待文化的态度。


作品名称:渔洄——渔市码头空间概念设计

设计者:洪金锋

韩山师范学院

设计说明:

“渔洄”取落日余晖,日出日落,潮起潮落,象征着渔民满载而归。环形的建筑也是对洄游的物理性空间形的塑造, 也是对大海生命起源的追思,对生活和初心的反思领悟,希望籍由此空间连接山海空间,触发每个亲临码头的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海耕精神和讨海文化是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将地方文化和渔民行为通过设计置入建筑空间,通过展示渔民生活,呈现并提供富有烟火气的交易过程体验,以渔市码头为空间载体,延续传统渔民生活的情感世界的同时也将其传达和分享给每一个参观者。


作品名称:i 生——多功能早餐机

设计者:朱鸿伟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设计说明:

通过方案的推进与优化,该系列针对独居青年所设计,为他们改善生活、 工作所带来的饮食不规律现象。该系列有多功能早餐机与小型电磁炉组成,造 型以正方形为主在收纳时可将两个产品堆叠,减少占地面积来达到整洁的效 果。在造型方面采用方形,给人一种简约大方,规整有序之感[8]。 i 生——多功能早餐机:本产品外形尺寸为 20×20×20cm 的正方形,有烤面 包与制作咖啡两个功能组成,烤面包功能分为三个加热温度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并采用双排加热管加热,快速且均匀,咖啡功能采用胶囊的形式制作咖 啡,分为大杯约 120ml 和小杯约为 50ml 提供消费者选择,两个功能在制作时间 保持相对统一且快速,让用户用少量的时间补充适当的能量。


作品名称:珊瑚椅

设计者:张楠楠

内蒙古农业大学

设计说明:

休闲椅仿生设计,模仿珊瑚形状,高低错落组织成一把休闲,采用堆积海绵的办法,将每一根珊瑚状海绵制成之后堆积,用绒布将海绵外层包裹,整体接触的部分有弹性形变,给人一种柔软舒适的感觉。椅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搭配对空间进行调和,适用于休闲场所,要为年轻人减压,同时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作品名称:C19:六感折叠

设计者:吴凡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说明:

作品将带来5种线下时境空间与1个线上程序端口的联合设计——公共艺术是基于“公众性”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通过本次线下与线上联动的启发性思考,演绎小众社交行为带来的感官空间变化,试图带来一种开发的愉悦性,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性价值,从而激发、再塑更多的“尊严”“意愿”,亦或是“想象力”“可能性”。 ①听·雨:聚焦六感中的“听觉”,将“公众”比作“雨”,意在去聆听万众集结的公众之声。听·雨是由上百组双扇形围合的环形立柱组成的装置空间,整体材质由半透明亚克力柱身、半圆弧的有色亚克力叠片和LED灯管构成,内置播放器和感应器。立柱可垂直折叠伸缩、拆卸,以便进行转移和收置,叠片边缘平滑,人们可翻转叠片观察不同方向折射的光影。柱身上会刻有疫情每天的数据,上面的叠片边缘是平滑的,我们可翻转叠片观察不同方向折射的光影,同时会有体感结合音乐的设置,我们用手挥动会带来3s渐进渐消的雨声,也可以在app上开启持续的雨声。 ②及·风:聚焦“触觉”,将“公众”与“疫情”比作“风”。及·风是一种拥有凹凸弧面的三段式呈像空间,材质由带摄像头的LED折叠屏凹面、镜面不锈钢凸面和LED地灯构成,能通过任意折叠拥有7种形态的转化,凹面能从网站中获取信息,将每天的各种疫情数据转换为艺术影像。空间在平常时是一个竖立装置,镜面的凸面能映射广角视野,我们能根据需要随时将屏幕折叠转化成座椅或者是桌面,也可沿用于展览海报宣传、视频教学或另一个校区的远程视频。 ③遇·虹:聚焦“视觉”,将“希望”比作“虹光”。遇·虹是一个由两部分重叠的半圆弧组成的装置空间,中心存在一个镂空视孔。A部分共12片半圆弧,由11片半透明亚克力板和1片带摄像头的LED屏幕构成,内置播放器和传感器;B部分共7组半圆弧,为钢丝构成。每片弧面在嵌入地面的情况中可向上拉起固定,同时空间可折叠任意部分从而转化为小剧场,也可自行携带座椅,供展览展出或小组户外教学使用;当我们的身影经过时,空间会跟随浮现虹波影像,摄像头会持续开启另一校区的互通视频,也可在APP中更换影像。 ④忆·舟:聚焦“味觉”,将“公众”比作“扁舟”,这个味是“品味”之意。忆·舟是一个由弧型扭转的磁悬浮构筑空间,整体材质由半透明亚克力构成,带有从地面抬升的构筑和环形LED地灯,地面设有永磁悬浮轴承,边缘是平滑带有弧度的。中心悬浮的构筑能施加力度往任意方向推动,当停止施力时构筑会因内部磁针逐渐退回到原点,同时在我们参与旋转中,构筑和地灯会逐渐变亮,也能在app中开启持续照明。 ⑤时·息:聚焦“嗅觉”,将“呼吸”比作“日月交替”。时·息是一个悬挂有356片幕页的围幕空间,整体材质由胶片PVC挂环幕页、带座椅的玻璃钢支架构成,设有涟漪状地铺,最外圈是金属滑轨,能推动支架旋转空间,可拆卸收纳。分隔出的5片围幕区域可作为临时的核酸检测点,支架上也可悬挂艺术品和画作以供展览展示。我们停留时在幕页映射出自己的身影,从而照映出变化的人像,夜间可在app中开启边缘柔光以此照明。


产品名称:复苏——速生植物家具设计

设计者:李一帆、梅小清、傅雷

南昌大学

设计说明:

现今社会,人口增长能源迅速消耗,各种天然资源正在急速枯竭,如并且今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传统手工艺飞速消逝。木制家具造价昂贵,生长期长,砍伐树木对环境损害较大,长远来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然而将速生植物材料编织这种指利用生长周期短的植物材料,如:藤、柳、麻、棕等利用手工制作融入家具中。速生植物材料编织家具集绿色环保、审美情趣、文化内涵于一体,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家具类型。怀远身为藤编之乡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流失,这种材料设计形式可以将怀远藤编技巧巧妙的融合进来创造出的手工家具更富有艺术价值更受消费者喜爱。发挥其生态型家具的优势,提升现代家具的环保水平,营造自然温馨具有情感关怀的居室环境,同时为传统手工艺发展提供现代发展思路,以家具发展的手段让年轻人去主动学习手工艺等非遗,实现我国传统工艺的延续传承。


产品名称:故里新生

设计者:张家豪、任嘉妮、胡蝶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设计说明:

选址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的鹤领旅游区,基地形态为丘陵环形状,根据当地负责人的要求改造成民宿文旅区。本方案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提出创新民宿设计提案。提取细胞的元素将其引入民宿建筑之中来实现模块化商业居住空间体系,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以将环境污染化最小为目标来打造一个智能化、环保化的未来旅居空间,并且横向联动旅游区内周边的景点,实现住宿游玩一体化。目前鹤领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期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所以本案希望结合文旅融入乡村振兴以期推动鹤岭村的经济发展。


产品名称:廉颇馆-老兵回归中心

设计者:王少卿、孙一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设计说明:

乡村的载体不是物,是人。乡村的本质是生活在乡村中的人的生活作息,因此设计师在本次作品时更多地关注乡村中人的发展,聚焦于当地发展以“退伍老兵”为主题的特色红旅,使红色特色文化实质化,打造丰富的文化空间,让旅客既能感受红色文化,还能体验独特的乡村民俗生活。 廉颇馆-老兵回归中心作为一座纪念性建筑。其主要功能有——老兵宣讲空间(有退伍老兵宣讲自己的红色经历,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阅览空间(作为村落的一个小型的读书空间,对张后屯村文化教育资源的补充)、手工作坊(由退伍老兵带领孩子进行手工制作,产出一些如竹编、子弹壳吊坠等一系列手工制品,一方面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满足退伍老兵的心理建设)、多功能厅(紧邻阅览室,提供一定的休息空间,承接村子小型的宴会活动)。 本项目选址位于张后屯村乡村改造计划的核心区域,通过分析张后屯村当地农村自建房,可知当地住房一般为“U”字形或“回”字形结构,在建房材料上多使用陶土、泥土、水泥,表现形式为陶土装、夯土墙以及素水泥墙体。其造型由于坡屋顶的存在多为三角形与矩形的组合。设计师对当地建筑进行了形态归纳,并利用归纳所得的造型对初始体块进行了切割与变形,与当地建筑形式相融合。考虑到周边建筑所使用的主流廉价材料,从而采用混泥土墙,夯土墙,白色水泥砖墙的形式,同时配合玻璃,使其在避暑防寒的同时兼具了材质对比的美感。使用叠加的水泥砖形成的砖墙作为建筑外表皮。在对水泥砖进行规则排列后,对一种的一部分砖体进行有规律的抽离,从而是墙面有了一种传统东方纹样的气质,有规则地大片水泥墙体在太阳夕照后会对周边形成独特地光影效果。建筑本体通过多变几何切割,拥有动态变化的光线,极大地降低了建筑能耗。


产品名称:合围

设计者:徐萌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说明:

基于对传统煮茶文化中的器具之一——风炉以及煮茶所需材料器物、操作步骤调研,发现煮茶的过程所需器具很多且包括风炉在内多数器具功能比较单一,并且存在收纳茶具繁琐的问题,同时也发现风炉的造型材质千篇一律,与现代审美有着一定区别。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风炉在人们的生活中少有应用。 风炉仅仅只能是风炉吗?能否通过对其再设计,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更适合现代生活的功能?让风炉更好的融入现代生活中,拉近风炉甚至是煮茶文化和现代人的距离?《合围》以风炉功能为出发点,通过对其功能、外观的再设计,寻求让风炉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让“围炉煮茗”、煮茶文化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产品名称:已冬图书馆

设计者:康玲玲、韩杵伶、韦俊燕

西安工程大学

设计说明:

已冬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篇《柏学士茅屋》引用其中的:“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读书“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事情。书亦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阅读同样重耍,而承载着众多书籍的图书馆也是如此。人要不停的通过学习阅读丰盈自己,而图书馆也需要实时注入新鲜的血液,丰富书籍。随着大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每天大量的信息像我们涌来,每个人注过思考的时间逐渐变少,而阅读和学习可以让人产生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文化的包容性是没有边际的,它可以包容浮澡包容 喧闹,给每个人独立的,隐秘的属于自己的小空间。 此次设计的目标群体面向所有年龄阶段。主要针对年轻人、分为四大功能空间。分别是:文创区域,藏书区域,休息区域及自修区。整体风格采用统一的现代简约风,以黑、白、灰搭配原本色为主,为读者,消费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开放休闲图书空间。 整个空间共分为三层,一层是图书空间的主大厅,主要是期刊借阅,休闲阅览,休息区。其中的特色区就是有互动性的检索区域,专门设有生活美学书籍推荐,媒体推荐和网络热书籍推荐区。休闲阅览区域可以让人们在安全的距离中没有界限感的阅读,学习。 二层的主要空间是青少年阅读区以及所书区和水吧,其中的特色区域有青少年阅读区。青少年阅读区不仅扩大了比图书空间受众人群,更在沉稳的整体空间中增添了一丝活力。水吧休闲区域是商业化的洽谈区域、优化顾客对于图书空间 的体验感,增强了洽谈的隐秘性。 三层空间的设计更偏向于商业化。空间中文创展柜的摆放占多数。其中的特色区域是阶梯式阅读区域和放映区,半围开放性的室内文创售卖区域结合了独立洽谈区和放映区,从空间上增加了灵活性。阶梯式阅读区域为人们提供了开放式的阅读空间,周围环绕了大量藏书,既不会使人觉得沉闷又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产品名称:清华大学主楼广场改造设计

设计者:麻润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设计说明:

以“严肃与放松”的良好均衡为整体思路,将原初相对冷峻单调,缺乏人情味的主楼区域整合为一个综合服务区域,以“绿色健康”为核心,围绕一个大型半地下的温室设置餐饮,健身等区域,让该景观成为忙碌的工作学习区中的‘’调节空间‘’;同时通过前广场的再设计使主楼的历史感与其苏派建筑的仪式感凸显出来。 做法: 1.采取极简的形式,颜色以白色和绿色为主,布局高度对称,视觉上既能体现庄重又能体现洁净健康。 2.在整体风格上与主楼保持一致,强调仪式感但在庄严厚重中保留温馨舒适。 3.将车流转移到地下,并用地下通道连接地面,不影响主楼对接的车辆。 4.去掉草坪边缘界限,并通过廊道将地面部分联通,给人提供连续的休闲体验,并可以自然的将人与电动车自行车分流。 5.重新设计国旗台,与景观结合,并利用视错觉增强视觉冲击力。 6.将广场草坪与铺装部分扩大并形成完整负形轮廓,让主楼更完整的外露,突出其庄严感。


【陈设中国·晶麒麟奖】

金奖花落谁家

敬请期待

地点:北京

时间:12月2日至4日

【陈设中国·晶麒麟奖】初评评委

【陈设中国·晶麒麟奖】终评评委

0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