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新浪家居频道
“阳光+”
深圳地铁16号线是首条深耕在地文化的非遗再造线,将吸收在地养料,承接阳光+的稳定,打造最懂深圳人的地铁,星火点点照亮回家的路,设计首次将社区营造理念植入轨道交通空间,地铁站将集成客家传统、契合人居氛围、彰显文脉特性、畅想未来...
▲感知概念
▲空间属性分析
▲现存客家围屋
金色阳光 晶耀大运丨大运中心站
大运中心站周围毗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大运中心等重点文体设施。结合大运中心独特的山水石结构形象,将其进一步演化生成晶体造型,晶体的多面造型结合材料自身的透光性,共同演绎大运中心站的主题概念——“金色阳光,晶耀大运”。
▲空间结构分析
▲形态分析
通过对白色顶棚进行几何三角切分,再与裂谷的形态互相呼应,与环保简洁的材料相结合,打造富有当代艺术美感的文化站点空间。
▲大运中心站实景图
科技之美 皆源自然丨技术大学站
技术大学站周边科技院校林立,自然界创造科技,而科技进步改造自然规律。星空是自然生命的发生地,也是人们科学技术的起源,通过星际运动进行元素提取,以规律性的向心轨迹呈现灵动的空间曲线变化,实现主题“科技之美,皆源自然”。
▲形态分析
Vantree Design为强化站厅横向弧形的视觉效果,在曲面拱顶上均匀分布LED灯带,呼应星际运动轨迹。洁白铝板的主色调与空间造型形成强烈视觉对比,光影交叠之间,透出深圳的科技发展迅猛之势。
▲技术大学站实景图
千城之城 万家之家丨坪山围站
百年浮沉,坪山的“深圳客”早已反客为主——“年深客地成吾地,日久他乡变故乡”,这里是深圳客家聚居区,是嵌于14号线与16号线相交处的“链上明珠”,车站装修提取“围屋当下 荷影青青 月池盈盈”的客家文化元素设计营造。致敬每一位在历史长河上居住与生活的新旧深圳人,感悟生活总向阳之美、奋斗之美。
▲坪山围站实景图
游龙栖榕 岁月画屏丨双龙站
双龙站是深圳地铁三号线与十六号线的换乘站,周边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基于拥有深厚人文底蕴,设计主题以“游龙栖榕,岁月画屏”融入现代交通枢纽空间造型,最大程度开发现有资源,带动城区活化及文旅发展。
▲形态演变
以 “游龙”的姿态扭转空间造型,将龙鳞与海镜窗的形态阵列于站点内,结合光线打造阳光倾洒于龙鳞上的清透感,寓意传承的巨龙在此地蜿蜒盘旋,见证科技与传统的融合。
▲双龙站实景图
Vantree Design秉承因地制宜,在城市公共交通空间设计上,全线以“阳光+家”为主题背景,功能流线主导为基础,以结合地域特色及人文风貌差异为出发点,进行空间结构造型的感知塑造,设计诠释深圳16号线各站点从造型、功能和材料都表现出个性化和整体线路的统一性,体现深圳“共住 共生 共荣”的美好愿景。希望通过团队的探索尝试,能让项目成为深圳的名片,融合深圳精神和客家传统文化,呈现城市的物质形态特色、历史文脉肌理和多元艺术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丨深圳地铁16号线
重点车站丨大运中心站 / 技术大学站 / 坪山围站 / 双龙站
业主单位丨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业主团队丨朱斌 韩莉 高敏 石舒雅
总体设计丨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体团队丨白雪梅 宋毅 陈冲 王丽君 周森材 欧阳乐
方案设计丨Vantree Design / Matter Design
执行设计丨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丨许牧川 蔡敏希
主创团队丨李均杰 杨尚钊 宋星辰 沈东明 陈泽选 尹嘉骏 胡卓辉 杨钦双 陈海龙 刘滔
项目经理丨叶观宝 李海文 陈松俊
技术团队丨李晓峰 李德俊 李金歌 苏伟俊 柯伟
项目摄影丨毛迪生
撰 文丨陈泽选 肖馺 袁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