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 新浪家居
2015年1月23日,由广州万科主板,羊城设计联盟、CBC中国建筑中心、DaDa、广东省环境艺术协会、周末画报、现代传播联合主办,思班机构、竖梁社、又木文化、域图承办的“建筑之外|万科云城——创意的云端”展览盛大开幕。在展览期间,新浪家居独家专访建筑事务所“马达思班”创始合伙人、“建筑之外”项目发起人陈展辉先生。
采访嘉宾:建筑事务所“马达思班”创始合伙人、“建筑之外”项目发起人 陈展辉先生
采访地点:广州
采访主持人:新浪家居 夏敏
建筑事务所“马达思班”创始合伙人、“建筑之外”项目发起人陈展辉先生
“建筑之外”是什么?
“建筑之外”是建筑师的跨界实践平台,是建筑与艺术、设计互动的创意机构,是一场回归本源从生活出发的运动,由思班机构创始人陈展辉担任总策划。它由一系列的研究、巡展、论坛、游学、产品开发、品牌推广组成。
在陈展辉眼中,“建筑之外”谈的是建筑师“不务正业”之事。国外的建筑师例如柯布,从规划到家具到画画,无孔不入,实在是“大不务”。中国近30年的基建大潮让建筑师们着实忙得几乎无“等闲”时可务业外之事。这个平台正好补充展现了建筑师们在宏伟叙事之外的种种尝试。
新浪家居:陈总,您是基于怎样的原因来做“建筑之外”这样的展览?
陈展辉:做“建筑之外”是希望能让建筑、建筑师回归本源,打破建筑师的职业界限,促进建筑专业发展能更宽广。
我本身是建筑师,从事建筑行业也接近20年了,在过去的工作经验中,我会经常思考:建筑师的工作范畴到底在哪里?哪些是我们该做的?我们是否应该涉及更多事情?80年代盖房子的并不是学建筑出身,那时候并没有建筑学科,与服装设计师、艺术家是相融的,后来学科越分越细。而现在我们更希望能回归本源,建筑师可以是设计师、艺术家,可以做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等。建筑师在建筑之外可以做很多事情,一个房子建好后,建筑师可以整合很多空间资源,艺术,景观,内容,流线……现在设计的界限已经在不断打破,建筑师会画画、会唱歌、会作曲,有很多人文的东西,也是属于建筑师作为“建筑之外”回归人的本源立体呈现出来不同的方面。
“建筑之外”的功能要求
“建筑之外”有很多标签,品牌、平台、媒体、联盟、公关、营销等等,发起人陈展辉赋予了“建筑之外”很多使命,他说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希望可以吸纳更多的个人或者机构参与进来。
陈展辉认为:“建筑之外”他的任务不是激发对立和激发尖锐的社会问题,他的任务就是服务。建筑师也像一个服务商,是一个咨询服务,被委托做一个事情,建筑师可能要表达出这个事情我喜欢我想呈现,但是并不是要表达建筑师个人纯粹的观点。
新浪家居:您赋予“建筑之外”很多功能,您觉得这个平台它可能承载您这么多的功能要求吗?
陈展辉:现在仅仅只是开始,未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甚至可以从一个话题变成项目,最终实现落地。我个人觉得“建筑之外”的发展是非常乐观的。“建筑之外”目前在设计圈、时尚圈内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在未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展览得到大众的关注,让大家知道建筑师不仅仅只是会盖房子,他们还能做很多建筑之外的事情。
新浪家居:如果更具体一点,您希望“建筑之外”在未来三五年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陈展辉:这个并不仅仅是我个人决定的,在我看来“建筑之外”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建筑之外”从最初开始定位就是策展联盟,合作伙伴不断在增加,可以是个人,可以是机构,我们都愿意接纳。我希望“建筑之外”既是一个平台,又是内容的输出地,每一个东西都可以成为产品,延伸它的价值。
新浪家居:每个展览都挑选合作伙伴,在您心里是否会有选择的标准?
陈展辉:顺其自然。我没有设定太多的条件和条条框框,看有什么样的资源和需求,我提供平台,本身有很多资源,找到契合点,可以做不同的形式和主题。开发商、材料商、政府、空间都与我们有合作,而合作也不会很死板,假如你是开帽子店的,觉得你的帽子可以放在建筑师的产品旁边一起卖,我们都是可以有方式去实现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多意识形态的纠结。
500多天,5个国家,9个城市
18场展览,40多场论坛
2013 年底,“建筑之外”国际巡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启,历经上海、伦敦、罗马、威尼斯、成都、德国弗莱堡、斯德哥尔摩再到广州等,每次不同的展览空间、不同的策展思路、不尽相同的参展建筑师和作品,都吸引了社会各界建筑专业发展更广泛、更好奇的关注。
新浪家居:“建筑之外”走过了很多国家不同的城市,在这么多的展览中哪个是让你最满意的?
陈展辉:我觉得每一场都很满意吧,因为每个展览的目的、方式、主题都是不一样的,很难去直接进行对比。而且我并不会要求每一场达到什么目的,只要我去做了这件事情,做了这个展览就可以了,至于最终做成什么样子我基本上不管的,一切顺其自然。
“建筑之外”从一开始定位就是很宽泛的,具有包容性的,所以每一个展览都没有限制,跟不同的合作方交流,会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每次都会有不同的火花。
虽然我是“建筑之外”的发起人,但如果要求太多,计划太强,就意味着这个展览是一个人的展览或者是策展人的展览,我希望这个展览是给所有观众看的,大家从学术上并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同,不一样的是“建筑之外”的东西。
新浪家居:您做了18场展览,40个论坛,频率很高,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陈展辉:走过再回头看觉得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困难,当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都能很好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专业的人才,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快速提高,这个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既然展览是“建筑之外”,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建筑之外的年轻人,不够专业,所以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协调。
建筑之内是要更跨界还是要更细分?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跨界,建筑设计的边缘开始模糊,陈展辉曾经接受采访时说:“建筑师的职业本源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候建筑师、画家、雕塑家往往是同一个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米开朗基罗。所以最早时期的建筑作品,都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这也是我心目中好作品的唯一标准。”
新浪家居:现在建筑师涉及领域更多,在做建筑设计同时也做室内、景观或者产品设计,领域更加宽泛,这是否会影响建筑师本身专业领域的发展?
陈展辉:建筑师或者建筑设计行业并不属于基础学科,只是一种职业,而这个职业具有社会性,需要很多配合。就算盖房子也不仅仅建筑师就可以完成的,是要整合很多东西。其他学科有博士,建筑师是没有博士的,需要实践和体验,建筑师要综合规划,跨界是必然,这并不影响其本身建筑领域的发展。建筑师做建筑之外的事情是并不会有冲突的,反而会不断的通过其他领域吸取更多养分来丰富建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