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0 新浪家居
时光荏苒,每年一度的毕业展又开始了。自6月1日至30日,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央美术学院将整体呈现全体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创作,同时开展丰富的学术交流和精彩校园文化活动。在本届学生毕业作品展览中,共展出家居&产品设计专业150多名学生的300余件丰富多样的艺术设计作品,包含传承、产业、趋势三个大的主题,是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创意150”主题活动第三次整体亮相。
据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田海鹏介绍:“优秀的设计既可以囊括技术、适应市场带来求新求变的一面,也可以将这些新与变引向那些古老而恒定的精神事物。当以信息及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工业4.0时代来临时,个性化需求和批量定制将成为潮流,探索拓展家居产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创意、生产、销售等环节相互渗透的新的产业模式,必将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央美城市设计学院希望通过本次毕业展检验、总结教学与实践的成果,同时创建一个学校与社会,学生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期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
本届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创意150主题活动主要呈现“传承、产业、趋势”三大主题:传承逐本溯源,探寻人文之源;产业尊物重道,精砺造物之道;趋势以人为本,营造未来之本。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就了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地域材料为依托,手作工艺为方法,具有东方特征的造物文明。西方工业文明造就了以细化的社会分工、集中的资源调配的经济结构,新的城市文明的复兴也改变着世界格局的,而中国却是在被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反思自己的定位,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路在何方、未来趋势会以何种面貌呈现,是当下面临的一个课题。
据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专业主任高扬介绍,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关注现代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在反思和探索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及其历史原因。家居产品专业便是立足于这种思考,从设计的角度呈现对城市及城镇化的理解和反思。近年来,从传统造物、产业化和趋势化这几个基点出发,设立了研究方向。
家居&产品设计专业300余件丰富多样的艺术设计作品的展示,体现了不少毕业生致力于传统专业语言的当代性转换,大胆进行尝试、实验,选择运用多种媒介材料,新技术、新科技手段展开创作,体现出思想性、思辨性和语言的独特性,清晰折射出这一代年轻人所特有的艺术选择和表达方式以及社会文化与现实感知的投射于艺术思考的探索之路。
部分学生毕业作品赏析>>>>
作品名称 家·人
作品材质 黑胡桃 黄铜 天鹅绒
设 计 师 侯旭南
设计说明:《家·人》是一个对于家具与使用者特征关系的整合性设计。中国是一个注重“家文化”的国家,在家庭中无论是物还是人,都承载着时间的痕迹。而家具就像家中的一份子默默的陪伴,作品以“全家福”的形式呈现,在时代的对话中, 将产品个性化差异引入到人们生活之中,在设计元素上采用提取上个时代的家具细节元素,并结合现代简化几何风格元素进行构成,在方圆之间完成产品的形式与功能的融合。产品本身是具备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缩影,两把靠背椅子在场景中央,就仿佛全家福中的父母,而中间的茶几,左侧的落地灯以及右侧的边柜分别意为家中的幼子与长子,在父母中用户与成长后在两侧守护父母。将“家文化”的隐喻暗藏于产品的细节之中,在寂静中述说着社会变迁对家居发展的影响。
作品名称 织与
作品材质 黑胡桃 椴木 毛线
设 计 师 滕 达
设计说明:如今,我国城市化进展飞速,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在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却隐藏着巨大的精神危机:高离婚率、单身贵族、剩女宅男、安全感缺失、高发的心理问题等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没有良好的疏通情感的渠道是导致现代都市病的主要原因。本设计通过线轴这一元素,加之传统的手工毛线编织工艺,试图营造一个质朴、本真、恬静的治愈减压生活氛围。希望人们静下来,远离尘嚣,享受手作的温度。在“慢生活”的体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让人们在沉闷的氛围下转换心情,给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希望,还有面对未来的勇气。
作品名称 IDisorder
作品材质 玻璃钢 海绵 PP 棉 布料
设 计 师 刘晓聪
设计说明:交互感知沙发。由两个形态相同的单人沙发组成的一个整体,外形似无数气泡构,当使用者坐在一边的“气泡”上,用手触碰表面的“气泡”,另一边沙发上对应的“气泡”会随之发生收缩,坐在这两个单人沙发上的使用者们就可以通过触碰所坐沙发表面的“气泡”进行交流。该沙发运用了机械设备与感应装置,用一种看得见的连接,将真实生活中的物品连接在一起,达到了使得使用者通过该连接“联结”到了一起的效果,这种不同于单纯线上交互的联系方式,其最大特点就是来源于我们所处的真实的世界。该互动沙发通过传感器与机械控制,将人的意志用机械连接起来,使得其感知体验可以随着其能动意识来通过沙发来进行互动交流,传递触觉。且感应产生的“气泡”的形变对人体的影响也是一种接触式的身体语言。而当人们处于不同的空间时,该沙发更能凸显出其“触摸式”沟通的特点,可以远程进行互动感知,相对于无形的线上交流,这种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方式显得更加有趣与真实,能给人以心灵的温暖。
作品名称 时间的痕迹
作品材质 3D打印尼龙
设计师 张 咪
设计说明:时间是我们无法握住的东西,但它真切的存在于任何事物的表面,并以不同的样子的呈现以证明它真实的存在,就好像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一块风化残破的砖头,一面老旧且墙皮开裂的墙一样,它们传达给人一种时间的沉淀感。我把这种沉淀感,叫做时间的痕迹。3d打印这项技术不同于任何传统的工艺技术用,它可以实现任何你想要表达的形态。作者希望通过3d打印这种数字化制造手段与自然的墙面裂缝肌理结合,去表达墙面裂缝的另一种残缺质朴的美感,作品寄望于通过这种肌理形式给人带来时间的沉淀的感受,把自然裂纹的意境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也让数字化产品的设计源于生活,更贴近生活的视觉感受。
作品名称 FOLD
作品材质 3D打印尼龙
设计师 周晏利
设计说明:《FOLD》的设计来源于一种立体的三角围合折纸结构,该结构有超强的伸缩性和韧性,能够随意呈现连续的弯曲扭转,这让我想到了起伏的褶皱,我尝试用一种非线性的关联性去解释它,以提取的线框结构作为基本单元,将其覆盖在起伏的自由褶面上,通过镂空多少去组织光线,以数字化设计的方式,将形态的改变与光线的变化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并通过3d打印的制作手段去实现,避免传统工序的复杂性及不可实施性。
作品名称 隐约
作品材质 藤条 铁
设计师 安新妹
设计说明:朱自清曾说过,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人生是一道辩论题,人本身也是个矛盾体,我们想要自我但又活在穹顶之下,想要有一地方独自静静,但我们又想向外窥探,我们想突破束缚又想自我保护,感性与现实在互相纠扯。也许有那么一个空间一个地点,我在这里可以自我冥想又可以观看世界,缥缈的界限,似乎那蒙上你的双眼,可是世界都在你的眼里。利用藤编编制肌理给人塑造出面的感觉,当你贴近肌理时,你会看见外面的事物,这也完美诠释格式塔视觉原理,也贴合私密与半私密的设计概念,产品本身的形态材料也都给使用者安全感和私密性,同时这个使用方式也给使用者自主的空间选择权。塑造出一个让使用者放松的空间设计。
作品名称 Flexi-Stool灵活的凳子
作品材质 不锈钢 硅胶
设计师 陈佳丽
设计说明:从古至今,家具一直是人们维持平常的生活、从事于生产实践和进行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现今,家具样式越来越多,用料各种各样,品种齐全,用途不一,家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及大的改变,人们居住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是人们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电脑替代了手工劳动,交通工具替代了步行,家庭中各种家务劳动也都被家电替代,现代人工作越来越繁忙,没有时间去健身房,逐渐地人们离运动锻炼越来越远,身体素质变差,因久坐不起和缺乏锻炼而引起疾病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居住空间小,需求量大,缺乏锻炼的现代生活环境下,灵活的凳子将家具与健身器械相结合,满足家具功能的同时可以进行一系列健身运动,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人们的更多需求,让现代人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品名称 带毛的东西
作品材质 羊毛毡 金属
设计师 徐 沁
设计说明:在沉睡的午后,突然感到身体胸口一阵冰凉,睁开眼睛, 我发现一名医生在用听诊器聆听我的心跳。这样的儿时经历让我感受到整个成长过程中我对“温度”的敏感。医院的长椅,黑夜中闪闪烁烁的荧屏,超市带血的死肉,补课后回到家凉了的饭菜等等,这样的物象都会给我带来寒冷的感受。反之,触摸毛绒卷曲的织物,玩具和小动物,甚至是毛发或者肌肤,会给我带来温暖的感受。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我将用自己的双手每天为一个象征寒冷的三角形穿上一件羊毛毡外衣,让它们变得温暖可爱。最终会拼接为一个斑斓的圆床。
每一个羊毛毡外衣都是手工混色后的独特的颜色,整个气氛和色彩源于巴尔蒂斯的一张画。画面中描绘了一位舒展身体的少女躺在小床上的身影。背景射进来的阳光让颜色格外细腻,同时颜色中也透露了某种诡异和恐惧。因此,我也想捕捉到我曾经在那个年龄段才有的敏感和不安。也许是在童年世界向成人世界的转变中,我们需要自我调节和呵护。
作品名称 点翠坊
作品材质 胡桃木 紫铜 天然石 禽类羽毛
设计师 张可人
设计说明:利用工业用羽毛替代翠羽,结合现代简约的设计,将残美的点翠由脆弱的首饰转移到与生活更加贴近的家居之中。以茶器为载体,将生灵的力量化为绿叶的根本,融入文人的茶道精神。在我看来,点翠工艺的灵魂不在于翠鸟的羽毛,而在于那份匠人的心意,丰富多彩的他禽羽毛依旧可以延续点翠的精彩。希望通过现代的手段改良并继承这项失传的传统工艺,使之得到一定的进化与升华,扬长避短,保留视觉与灵魂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