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1
2016年1月28日下午,北京建筑装饰设计创新产业联盟(京设联)在北京居然顶层设计中心隆重召开“京设联”2016新闻发布会。同期,由京设联、北装协设计委、中装新网联合主办的“医养设计系列论坛”也首次开讲。
尽管是在岁末年初最忙碌的时候,当天的活动仍是气氛热烈、高朋满座。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刘翊、秘书长张丽,北京建筑装饰协会原会长、京设联主席吴国兴,北京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李杰峰,京设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弘高集团董事长何宁,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总经济师、中装新网CEO朱时均,《中国建材报》副总编辑刘彦广,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空间总经理、社长孙学良,亚太酒店设计联盟秘书长刘坤,安德马丁奖中国区主席卢从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北京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张纪时、副会长高建,艾特奖北京地区执行主席张顿,艾特空间国际文化传媒董事长巴特,北装协设计委主任委员韩力炜,弘高集团董事长助理翟佳,京设联执行秘书长熊兆宽等主要嘉宾莅临现场。
嘉宾签到
会议由京设联副秘书长徐宁主持。京设联主席吴国兴致欢迎词,并代表主办方对到场各位领导、嘉宾、同行和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刘翊、李杰峰、刘彦广、曾辉、孙学良、刘坤、曹晓昕等几位嘉宾也先后登台致辞,从各自的领域和视角,对京设联的组建、定位和宗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建筑装饰设计产业化发展,以及与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协同共进充满信心。
北京建筑装饰协会原会长、京设联主席 吴国兴先生致欢迎辞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 刘翊先生致辞
北京建筑装饰协会 会长李杰峰先生致辞
《中国建材报》副总编辑 刘彦广先生致辞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曾辉先生致辞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空间总经理、社长 孙学良先生致辞
亚太酒店设计联盟秘书长 刘坤先生致辞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曹晓昕先生致辞
会议现场
京设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宁向大家介绍了京设联从筹备开始的发展历程,以及 2016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何总提出,在新形势下,建筑装饰设计产业,要与创意创新、与金融资本、与互联网思维融合共生,实现京设联以建筑装饰设计产业为核心,向建筑产业、材料产业、建筑装饰设计上下游产业,以及经济发展各领域、全方位的延伸和辐射。
京设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宁先生
之后,京设联执行秘书长熊兆宽向大家重点介绍了京设联与北装协设计委、中装新网共同主办“医养设计系列论坛”的缘起、活动安排,和今年将以医养产业为重点,包括论坛、培训、出版和专业委员会建立等一系列布局。
京设联执行秘书长熊兆宽先生
简短而热烈的新闻发布会后,“2016医养设计系列论坛”首场开讲!
随着这些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医疗、养老、健康服务产业愈发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医疗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明确提出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多层级、多体系、细分市场的新格局新趋势。因此,2016年,京设联、北装协设计委、中装新网将共同组织“医养设计系列论坛”,聚焦医养主题,围绕政策导向、发展趋势、服务模式、管理体系等方向,从医养领域的规划设计、建筑安装、室内设计、设施设备配套等内容,展开精彩碰撞。
第一个登台发言的是中装协总经济师、中装新网CEO 朱时均。朱总通过几年来中国医疗养老产业建设方面大量、详实的数据,阐述了在当前医养产业需求巨大、发展迅速的形势下,医疗产业和建设产业之间共同参与、相互扶持、协同发展的关系。
中装协总经济师、中装新网CEO 朱时均先生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助理院长李立荣为大家带来“医院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李院长从影响医院建设未来发展趋势的因素,医院建设投资主体、分级分类、地域和规模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未来医院建设中对于专业化、多专业协同设计的需求和重要性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讲解。并指出,现代医院建筑设计,需要从人文、绿色、智慧、科技等四大方向下功夫,以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和良好体验,这也是医院设计师、建设者的职责所在。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助理院长李立荣先生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医院建筑协会理事、发改委医院项目评审专家李维,和睿勤永尚建设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卫生部卫生工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董永青,则以“医院建设的规划和设计”这个相同的题目、各自不同的角度,通过多家医疗机构设计、建设的案例,从医院作为服务型机构应该具备的功能、设施设备、舒适体验,医院各种各类资源的配置、平衡,不同级别、专科、特色医院的不同需求,到医院建筑应该如何实现合理化、绿色化、智慧化、数字化等方面,从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发言。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医院建筑协会理事、发改委医院项目评审专家李维先生
睿勤永尚建设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卫生部卫生工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董永青先生
本次活动吸引了包括清尚、丽贝亚、中艺、建峰、弘高、筑邦、北装、北京建工、中建一局、扶桑、中信、中国装饰、中国建筑、神州长城、深圳姜峰等企业设计院的领导和设计师,以及新浪家居、太平洋家居、中装新网、中国建材报、中国建筑新闻网、中国建筑装饰网、设计邦、城视窗等十多家媒体,共百余人参与。以此为开端,京设联2016年的工作将逐步全面展开。
论坛结束后,京设联执行秘书长熊兆宽先生作为京设联代表接受了来自中装新网以及新浪家居媒体的独家采访,采访内容如下:
记者:您是如何想到要做医养建设的?
熊总: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点:第一个,医疗养老产业它叫医养,包括医疗、养生、养老。医疗还叫泛医疗,所谓泛医疗包括什么呢?包括医院、康复、体检以及一些专科,所以这个领域在中国是特别大。甚至用十几万亿来形容都不为过,未来几年就是十几万亿的产值。第二个就涉及到我们设计师的转型、设计行业的转型。过去的设计行业大家知道,是跟随我们国家的经济调整及新常态而变化的,故而我们设计也是要转型的。设计转型我们要往产业走,那么什么叫产业?那么我认为比如说医疗这是个最大产业,涉及到国计民生,所以诞生了我们现在这个设计产业联盟。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的设计师在学校里或在工作里,他们过去强调的只是强调色彩、风格、美观、创意等等,但是对产业、对专业、对专项他是不了解的。比如说医院,它是非常特殊的一个情况,刚才北大医院的院长也讲了,一个医院的设计涉及到40几个协同工作,所以确实一般的设计师如果不经过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教育,他很难做。就像一个设计师没做过五星级别,没住过五星级酒店,他怎么能设计出五星级酒店,这个道理是这样的。所以因为这个我们才想起来做医养设计的专项培训。
记者:那您看来,医院的设计和其他的普通的住宅设计都有怎样的区别?在设计的过程中更注重哪一方面?
熊总:就医院的设计和住宅设计而言,都有一个功能--就是要为使用者服务,使用功能是最重要的。这所谓更注哪一点,那就是医院的设计要注重科技,这个医院设计比普通住宅的科技含量还要大。你比如说我们医院的设计包括医院的建设,其中机电占很大部分。我们普通住宅很简单,我讲的科技和技术含量医院是特别大的,这是特别重要的。像机电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所有的医院的每一个病房都要有管路的铺设,因为有抢救、急救等等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包括信风系统它比什么都重要。还有就是医院设计要更加人性化。尤其是我们国内要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这跟西方的医院的差距更大。刚才李院长也讲了临终关怀,你想想,平时我们的生存环境很多的城市农民工、打工的他们生存环境,但他们能生存。但是如果把这个作为医院,这就太不人道了,本来生病了心情就不好,所以我们现在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情节在医院里更重要。
记者:那现在建筑行业都越来越注重环保、节能这一块,我国未来的医疗建设行业发展的话,趋势分别是什么?
熊总:历来医疗设计行业的发展的趋势,环保这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可能更多的体现在某些具体方面,比如通风、信风系统。因为大家知道,尽管医院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已经很快了,但是医院仍然是我们一个人最密集的地方,尤其三级甲等医院,所以它的通风系统是非常重要。而且大家知道医院有很多飞沫传染那些细菌、病菌,所以这种东西,可能未来我们中国医院要在这方面解决特别好。也就是在我们这行业叫医院的机电方面的设计,空调、信风、通风系统,这个设计可能是更加重要。
记者:近年来,在现代化医院建设的进程中,“绿色医院”的概念被反复提出,在您看来,何为“绿色医院”?
熊总:绿色医院是一个统称的概念。有很多种解释方法,就是某一个领域不同的,比如低炭节能环保,这就是绿色医院的一个标志;其次建筑成本,从建筑的时候到使用的时候维护的成本,维护的方便,这也是绿色医院的一个标志;再次,所谓医院更多的满足人们的平面功能需要。环保不仅仅是针对医院本身,对人亦是如此,比如说让我少走两步路,这本身就是环保,在医院里少流动、少走动,这本身也是环保,所以它是一个综合的方面。
记者:纵观现全球医养行业,您觉得哪些国家做的比较好?
熊总:我比较推崇的是日本,日本的医养,尤其是养生、养老这一块我认为是做的最好的,它具有完整的医养体系、培训体系及护工体系。还有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为什么做的好呢?因为在按照国际上的一些经验和惯例的话,热带的人是容易养老的,比如我国的海南。相较真正医疗方面,无论是美国、法国、德国、英国都是名列前茅的。
记者:与之相比,中国设计师在医养设计领域都有怎样的不足?
熊总:国内的医养设计较之国外是有很大差距的,就目前而言,我们的缺陷不是在技术上,而是是理念上。理念上是什么概念?在国外来讲,做医院设计是顾问公司。就像我们做酒店,首先需要酒店顾问公司,其次是酒店的设计顾问公司,还要酒店的管理公司,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做好一个酒店,我们医院也是一样。这一点在国内的医院设计上,还没有像西方一样的,中国的医养设计可能更多的是在协同方面,在前端做咨询、顾问这方面还是是残缺的。还有就是技术上的残缺,比如对机电设备的了解及针对医院特殊性的了解。
记者:那有没有优势的地方?
熊总:唯一的优势就是市场比较大。比如说现在,就我所知中国最大的单医院最多的是50万平米,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的机会比较多。
记者:那之后有一些什么项目呢?
熊总:现在这个医院项目都特别多,现在就是刚刚讲的,每个省、每个市,尤其现在的县级医院,刚才李院长讲的县级医院,就是500张床位的县级医院是中国目前发展的重点,这个医院就会给中国设计师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记者:您以后在今后的一些项目,提倡怎样的设计理念?
熊总:我提倡的设计理念就是说,一定要往专项走、产业走。我希望设计师在有基础情况下,对某些领域做得更深入一些。
其次,就是要跟医院的设计的机构要合作,要往前走,往前端走,我们希望多做一些医院研发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