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3
享·城市质感丨2016新浪家居&KITO人居空间设计大赛第三站于6月2日落地北京,在论坛环节,由新浪家居全国执行总编辑戴蓓主持,PAL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办人及首席设计师梁景华、北京市建筑工程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李俊瑞、中国建筑设计集团 筑邦设计院副院长高志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冬江展开对话,围绕“东方东方传统人居文化在当代的体现”各抒己见,思想碰撞异常精彩,以下是论坛实录。
话题一:北京的传统居住文化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戴蓓:刚才我们听了很多专业上的知识,梁老师讲得很辛苦。接下来的环节我们聊聊北京。我们在皇城脚下,我想起了20年前我来北京的原因,当时有学业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中国那么多城市我选择了北京呢?我想了一下,因为当时高中的课本里有一篇课文《秋》。北京给我的感觉是在南方无法感受到的,我的脑海里有一种民国时候的北平的印象,所以二十年前毅然选择了北京。像在座的李老师和高老师是老北京,梁老师是27年前来的北京。我们能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聊聊北京,两位老北京先聊聊,你们印象当中,你觉得北京的居住文化是什么样的。
北京市建筑工程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李俊瑞
李俊瑞:各位同行,各位老师下午好,刚才戴老师说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应该和我们设计能够沾上点边儿。我们今天不仅仅谈风土人情,因为当大家读建筑史的时候,你会发现建筑史如此之丰富,大量的谈到了庙宇建筑,陵墓建筑,还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建筑。其实,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方,我相信每一个设计师来到北京之后,可能你刚来半年的时候不大喜欢,当你过了六个月之后就会慢慢的离不开。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我的一个美国朋友说的。刚来中国,真是不适应,来北京也不适应。但是过了六个月之后,发现这个城市有很多东西值得你去慢慢体会。的确是这样。刚才戴老师读的文章,可以说勾画了一个非常美的东西。她所说的画面中的东西,可能我们现在还能找到一些,但是实际上大量的东西我们已经找不到了,的确是因为中国的建设速度太快了。我简单的说一下,我就是在什刹海长大的,我简单的讲讲北京市的基本情况。我在荷花市场的对岸白米斜街那里长大的,我小时候伸手就可以抱出这么大的蛤蜊来,底下长的都这么大。我们把它的肉吃完以后可以放在坛子里。小的时候,乌龟可以沿着岸边排列,但现在排的是人。北京城的城市轴线和很多同学生活的城市不一样,大家对四合院了解可能都是从文章上知道的,但是实际上四合院的胡同通常一定是东西向的,所以能够看到东四是三条一直到八条,还有西四,胡同一定是东西向的,但是一般都在700米左右。所有的房子一定是坐北朝南,院子一定是这么排列的。东西向的一般是六到七米,纵向的是通常10几米。其实你仔细去研究,这种城市规划产生了精致的建筑。我觉得大家在下一步体会城市的时候,可以从城市的基本布局上去了解。另外,我觉得从材料上也可以了解一个城市,四合院真不是我们几句话能说完的。他们都非常熟悉,我相信大家也能说一些。
中国建筑设计集团 筑邦设计院副院长高志强
高志强:北京城是个非常有名的城市,中午跟梁老师吃饭的时候聊过,香港人用普通话讲话很累,港普讲课是非常非常累的。所以我们探讨北京说话,这个儿话音,比如说二环路这一圈,离这比较近的是东直门,朝阳门,这些都叫门,但是有这两个地名不一样,东便门,西便门,这是在过去要加儿话音的,北京的语言是一个很大的特点。第二点,了解北京就是沿着胡同了解,现在开发旅游,很多是从胡同开始,像什刹海,这块有名的胡同非常多,因为有很多名人故居。比如说像烟袋斜街,这是非常著名的,过去是非常繁华的商业所在,今天有点搞的不伦不类了,但是这有很多斜街,有很多胡同,这里浓缩了北京很浓厚的文化。各位在北京生活很多年了,但是你们中真正了解北京的,我估计也不太多,无外乎是走到哪吃饭,走到哪转转,但是北京这个城市为什么有魅力,有味道,是因为背后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已经消失的一些玩儿的东西,推荐你一本书——《北京人的生活》,这本书在中国书店还能淘得到。过去大家放风筝,比如说在墙这边放风筝,风筝飞起来了,那边拿着镖打风筝。说到北京记忆,就是胡同,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老百姓的市井生活。
戴蓓:杨老师跟我一样,也是北京新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冬江
杨冬江:我来北京二十多年,我是很被动的来北京。当时是学画画的,那时候有3/4的人不太喜欢画画的。当时高考的时候,那个年代学校也少,考上哪个算哪个。那时候很被动的来的北京,我对北京也有一些印象,很小的时候就有印象,我爷爷奶奶在北京,我爸也在北京,后来去的哈尔滨。最小的时候,四五岁的时候,有记忆的时候,对北京有印象的时候,实际上是三个地方,一个是天安门,稍微有点失望,因为我以为天安门能闪光呢,因为那时候北京电影制片厂片头是金光闪闪的。第二个是故宫,把我震住了。我小时候本身个子就小,哈尔滨的城市也小,尺度不一样,到故宫里的时候总感觉自己要走丢。另外,我爷爷奶奶离李老师他们家很近,也在后海,对整个北京的建筑还是有很深的印象,但是总结不出来。后来慢慢的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调研,才对北京的传统的建筑有了越来越深的感情。刚一来北京,我觉得这是个什么城市啊,很不方便,因为我们那学校在光华路,在大北窑,那时候三环没建呢,很不方便,不太好。但是慢慢的在这个城市真正深入下去以后,这个城市确实是尺度大,所以才感受到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确实给了我们带来多样的文化知识。
我觉得,可能待过半年以后大家都会喜欢和爱上这个城市。
戴蓓:我们请梁老师发言,他是在香港生活的,经常在各地飞。对北京的印象怎么样,如果把家搬到北京行吗?
PAL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办人及首席设计师梁景华
梁景华:我们是第一批来北京做酒店的设计师,当时是中国政府邀请我们过来改造民族饭店。还有一个是西苑饭店,后来想建一个高楼。当时西苑饭店是一个项目,民族饭店是一个项目,1980年我们来的时候,当时我一句普通话都听不懂,我们公司的全是老外,我是公司中仅有的两个华人之一。但是我走的时候,很开心,因为来到了北京。当时不能直飞来北京的,我们要把回乡证寄到广州,然后从广州再坐飞机来到北京。我1956年出生,今年60岁了,当时我是23岁。当时所有的东西都是很传统、不能随便打的。当时我来出差一个星期,有三天我去故宫,我可以去故宫那个大殿,那个时候可以坐在皇帝的椅子上,现在不可以了。所以说,那个时候我对北京的印象很深,我第一次来北京,是我23岁的时候。
今天的北京,我觉得完全是国际化的,跟香港没什么分别。所有建筑、状态都一样,大家都拿着手机,大家都是坐地铁,都是上班下班,现在的北京跟以前的北京是完全两码事,这是历史,也是过去。这35年一点一点的改变我觉得还是很正常的,还是很开心的。这整个过程的改变,包括我们搞了奥运会之后,到现在。以后我写回忆录我还会讲北京。
话题二:你觉得什么样的关键词是代表中国传统特色的住的文化?
戴蓓:我们知道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说北方的城市,比如说像北京,和宁波这样的海边小城是不太一样的,包括和苏州又是不太一样的。总归来讲,你第一眼见到它的时候觉得这个是中国的,这个是欧洲的,还是有一定不一样的地方,几位老师能不能从你们的角度给我们中国的传统居住文化画一个像,你觉得什么样的关键词是代表中国传统特色的住的文化。
李俊瑞:我们设计师从北京的建筑上能够吸收哪方面的营养,这对我们做设计的来说是很重要的。大家一般对北京的理解不深,我认为要学习的话,还是要从原始状态中去了解,而后再谈变化。我记得前几天有人告诉我说这是原种的,他说这是第一代的,后面的都是转基因的,甚至是几代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学习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学设计,也一定要追溯它的本源,而不是从转基因入手。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过快,30年来迅猛发展的经济没有等人民思想的变化,等不住。所以把我们很多的传统东西就丢在了脑后,大部分是快餐性的东西,有时候会让你感觉到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像我们书法的变化,是有传承的,但是建筑是不同的。我觉得建筑在现代科技里和传统上结合的非常好,它结合的是韵味,是空间的关系。其实四合院不是表面的形式,不是一个门当户对,它是院落空间的关系和街道之间的空间关系,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天人合一的,而不是表面的一个图案。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是从四合院或者是从北京文化上去吸收,我觉得一定要追溯它的原主,这样的话后面的“变”才是有根基的。
高志强:我跟李大师一样。不知道在现场的有几位在北京的四合院住过,只有你真正住过,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四合院的生活和节奏,以及四合院当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只有在那样的院子里住,人跟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特别近,人的心与心的距离特别近。而且四合院在解放以后变成了大杂院,一个院子里过去住的是一家人,大杂院可能是不认识的一群人住在一块。大家在一起住,所有的爱恨情愁,所有的矛盾全在这产生。因为近,所以没有私事儿,一个家发生一点事儿,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说居住过的人才懂呢?四合院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正房这间房子设计的很好,到了冬至的时间,眼光正好打到墙根,导致屋里没有暖气也很暖和。等到了夏至的时候,阳光到正屋的时候正好照到窗户,雨水绝不会打到窗根底下来。建筑背后其实有很多东西,只是我们只看到了三进的院子,看到了这些形式,事实上背后还是有它很深厚的过去古人的智慧,结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建筑材料,最后形成这样的建筑形式,一定适合当地人的居住环境、居住习惯、还有当地人的文化。我觉得四合院,大家有机会可以真正去体验体验,现在有一些四合院的酒店和宾馆。不过如果它不是按照标准的规格来建的,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效果。
李俊瑞:1949年以前叫四合院,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之后叫大杂院,相当于香港的棚户区。
杨冬江:北方的院落是住宅,按照中国的传统思想建设的。在北方传统院落里,按照设计的角度来看,我们首先看的是伦理的布局。这个空间,不只是室外,到了室内也是一样的。首先这个家的主人住在正房,从空间的布局上有伦理方面的。结构上来讲也是赋予审美的,中国的结构是暴露结构,这些结构里我们有很多变化的关系。在造型上也是追求这种审美的取向的。再到装饰上,这种表现的形式也是家族制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延续下去,对大事、小事,对建筑的制式都有很严格的规定。在装饰上,我们比较了解的彩画,只有皇家才能用。只有官方的政府才能用苏式彩画,普通的民间的只能用一些神话故事,用最普通的彩画来做。除了刚才说的布局、结构,装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在追求的,比如说在四合院里放一些小的盆景,虽然空间有限,但是可以把大的自然景观深入到生活空间里去,这也是我们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内容。我们不能只是泛泛的在口头上喊我们怎么样追求传统,实际上很多细节,很多做法都像一个规则一样,到今天还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梁景华:他们描绘的很准确,他们对过去的环境很了解。我觉得每个年代的发展,都是根据当时的建筑的技术,还有当时的科技,还有人的生活需要建房子。每个朝代都在不停的改变,像唐代、明代、清代一直在改。还有你的身份,有钱、没有钱的。我觉得传统的东西,基本上不太大,我关注的是未来,所以我对这个无法发表一些看法。
话题三:如果为北京的百姓设计房子,这个要有个性化,同时也要有老北京的感觉,几位会怎么设计呢?
戴蓓: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以前的时代。端一杯茶,在院子里听戏的时代,这个太远了。现在的人们是在公寓楼里。在楼里,如果为北京的百姓设计房子,这个要有个性化,同时也要有老北京的感觉,几位会怎么设计呢?
李俊瑞:传统的东西如何有?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果说过于现代,你会感觉文化有一种割舍;如果过于传统,你会发现不符合现代人使用。实际上我们在这上面徘徊。但是传统的东西的确是很好的,你们可能了解北京传统的东西,其实软件非常重要,我估计你们可能听过相声,侯宝林先生说了很多。我觉得一种建筑也好,一种文化现象也好,一定是在当地所产生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设计师最重要的是了解一种文化的产生背景,不要仅从表面形式上了解它。我觉得包括北京,诞生了很多地方戏,包括京韵大鼓,我给你们唱一段,讲了半天的硬件,我觉得不是京味。我在胡同里长的,我给大家唱个京韵大鼓。(唱歌)
高志强:还有北京琴书,大家有时间可以再来一段。你们要看张艺谋拍的《有话好好说》,这有一段就是北京琴书,这是典型的具有北京韵味的。咱们不能倒着走。我得有七八年不接任何古典风格的设计了,我认为古典风格这对于设计没有启发性。戴老师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提的也特别好,也是我们跟设计师都面临的问题。我们这两年开始在提一个概念,不叫新中式,叫现代中式,一定是现代主义为主的中国文化。就是这里面的气韵,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神、义,气,这是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很精髓的东西。如果你在你的设计当中,能把这个内涵的东西给传达出来,就能感受到现代当中里面有了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什么窗花格最好都去除掉,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要弄一样中式家具,如果不是很名贵的红木,收藏来讲也没有什么意义,跟你的生活都离的很远。现代人的生活,衣食住行都是现代的。但是中国人过去的生活有着很多的生活的智慧,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学习的。那个也叫做中国的生活方式。里面既有很多很科学的,也有很精雅的,非常雅致,对于大家设计,对于指导大家更优雅的生活都能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这才是咱们设计师应该追求的东西。
杨冬江:在具体做设计的时候,现代的住宅空间有限,如果做一个完全复古的方案是很难实现,但是我们还得做,可能也有人喜欢这种风格。我想做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或者是色彩,但是更多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解读,对传统的认识融入到客户的生活里去。对于设计师来讲,应该更懂生活,也更热爱生活。我们在设计当中应该更多的把传统的思想引入进来,比如说即白当黑,不一定笔墨多就一定能体现出这种丰富性的,像中国传统绘画,有很多的的思想精髓。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更多的是要传统的东西,更多的是让他体会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他的意义。
梁景华:我今天下午的演讲都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设计师永远是走在当下,当下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生活方法,很多生活空间,生活爱好。比如说家装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满足业主的要求,他喜欢传统的,我们要尊重团体,给他传统的元素,如果他喜欢时尚的,我们推荐时尚的东西给他。现在很多科技,很多材料都是新的东西,我们利用新的东西去做成传统的元素,并不是把传统的东西一模一样的东西搬过去。我们现在跟国际接轨,不能没有手机,也不能没有电视,不可能没有汽车,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用当下的条件保持我们的精神。我们中国人是家庭观念比较重的,所以我们很多人选择跟父母一起住,房子就不能太小。所以,我们要用现代生活的状态去设计。香港跟北京不一样,香港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香港地少房价高,房子一般都很小,而且没有采暖措施。今天的建筑就是以后的古董。我们要创作一些东西,可以借鉴以前的东西,但应该是放开,往前走,做新的尝试。我们要学人家的技术,我们可以怀念我们的文化,毕竟我们的文化是很好的东西。我们要接受不同的东西,让自己丰富,然后业主才可以享受你的设计。
享·城市质感丨2016新浪家居&KITO人居空间设计大赛,通过征集全国各地的住宅设计作品,反映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诉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挖掘和推广优秀的住宅设计作品,为更多优秀设计师提供展现的舞台,并提升大众的居住审美和对质感生活的追求。
从2016年6月2日北京站的盛况来看,继深圳站和武汉站成功举办后,享·城市质感丨2016新浪家居&KITO人居空间设计大赛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组委会定会再接再励,在接下来的10个城市宣讲中,为各位热爱设计、关注人居空间文化、致力于提升人居审美的设计们带来更多大咖名师的设计干货,敬请继续关注享·城市质感丨2016新浪家居&KITO人居空间设计大赛。
扫以下二维码,里面有您想知道的关于“享·城市质感丨2016新浪家居&KITO人居空间设计大赛”的一切信息,组委会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