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
12月2日,广州设计周开幕第一天,新浪家具频道主编庄承浩在其专栏写下《十年目睹之室内设计圈怪现状》,引起热转。他提及其中一个现状是年轻人不问设计,汲汲于包装自我、打响名声。观点有些走极端,但年轻人想出位的欲望的确比第一代设计者强烈,他们已经不再迷信权威,他们相信自己能创造一切,这是大环境造就的,暂且按下不提。我们想浅谈一下年轻设计师凭什么出位,以及出位以后那些事儿。
年轻设计师想在大众面前出位,通常有两个方式:一是通过项目,二是通过比赛。前者如黄卓健(37岁),把28平方米的蜗居房改造成了一个容纳了客房、家庭影院、厨房、浴缸等充足存储的空间,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后者如崔树(35岁),凭借在首届中国设计星的出色表现被圈内人士熟知。有意思的是,黄卓健在出位以后,也开始出现在领奖场合,譬如由公益财团法人日本设计振兴会颁发的2016年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s),还有中国室内设计新势力榜(港台榜);崔树在夺冠之后,除了继续领更多奖,也做出了口碑不错的作品,如北京ROSEMOO创意空间环境设计。
上图:黄卓健 下图:崔树(中)
或许你会说,无论是通过项目还是比赛出位,考验的都是设计师的综合素质,两者本来就是一回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做项目的未必能出位,能出位的未必能做项目,就算是一时风光也未必能一直保持。不久前和一位现年36岁的设计师聊天。这位设计师前些年一直活跃在各类比赛场合,后来却“销声匿迹”。提起那段马不停蹄领奖的岁月,他说很希望能把这一段删掉重来,现在更想做的是沉淀一些项目。追问原因,他轻描淡写带过了。笔者大致能猜到,不仅是他,还有很多热衷领奖的设计师,弃却实力拼财力,最终都醒悟并非长久之道。设计师的财力你我都懂得,不可能像国民老公思聪先生那样一砸再砸,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真的不是你拿过多少奖、接受过多少采访能模糊带过的,至少笔者作为媒体人,对着设计师简历上那一长串获奖清单会保持清醒的判断。想起一件趣事,去年遇到一位90后设计师,拿着一些获奖项目向甲方毛遂自荐,甲方就这些项目问了若干细节,该设计师答得磕磕巴巴。笔者在旁看见该设计师的作品,有些是没有公信力的奖项,还有一些SLD出品的口碑项目。好奇追问,原来该设计师曾在SLD实习。你懂的。
这是一个热闹的时代,大家都有一颗想安静下来的心。但谁也不敢稍事停息,年轻人尤其是。大家削尖脑袋也要往前挤,认为停下来要面对的就是被淘汰,而一位来自台湾的设计师(40岁)却抱着与此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年轻设计师遇到一个好项目的几率太小,比赛相对而言是最捷径的出位机会,尤其是每年的年底,大家都需要一些肯定。然而设计师还是不能让自己陷进不断拿奖的困局里,热闹过后日子依旧如初。十年前,他自己凭借一个椅子的设计获得几项国际大奖,但他自己并未“乘胜追击”,而是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继续做项目,直到去年凭借一个书店的设计,再次回到观众的视野。他认为,出位只是设计成果的附属奖品,而不应该作为成功的标准,更不能将之当成个人发展的契机。
2016广州设计周上的新面孔
2016广州设计周出现很多新鲜的面孔,都是通过各类比赛出现。不乏有实力者,相信也不缺机会主义者。喜欢做白日梦而不愿意思考是人的天性,只是梦醒以后恐怕是更庞大的空虚和恐惧。热闹能带来契机但带不来安全感,出位并不就意味着你就是人生赢家。如果此时此刻你还年轻,那么恭喜你还有热闹的资本。但这个资本过期以后,你还有什么?
最后以2016中国设计星评委戴昆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万事开头难,设计一定要从需要开始,这个需要是社会和别人的需要,不能是自我表现的需要。”
作者:新浪家居设计编辑 洪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