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5
2017年4月28日,由新浪家居主办,简一大理石瓷砖承办的“诗意的栖居”主题论坛成都站隆重举行,本次由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卢志荣跨界组合中国台湾著名作家舒国治、中国著名创作人、学术人温浩、资深媒体人新浪家居全国总编戴蓓,除了就“论诗 谈生活 望远方”为主题为大家带来精彩演讲!还与现场听众一起谈天说地,论诗 谈生活 望远方!
一个建筑诗人、一个文艺作家、一个创作人、一个资深媒体老炮,当设计与生活遇见诗与远方时,他们从不同的维度,为现场听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碰撞。这是一场4个人和400多人的盛宴,关于我们想知道的,他们如是说:
主持人: 戴蓓
个人简介 戴蓓:新浪家居全国总编,资深媒体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家居行业观察和中国原创设计的推广与发掘,近年来,在广州家具展和上海家具展上发起的“打击抄袭,曝光山寨”活动,得到了众多国内设计师和品牌的支持。连续担任北京国际设计周专家团成员和中国设计红星奖评审。创基金理事会首批专家顾问。 主讲嘉宾: 卢志荣
个人简介 2015「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師」得奖人;DIMENSIONE CHI WING LO Italia 及 「一方」品牌创始人。备受意大利及国际设计界推崇;曾生活、工作并並受教育于亚洲、美洲及欧洲;创作涵盖了建筑、雕塑、室内、家具设计等领域;作品遍及米兰、雅典、伦敦、伊斯坦布尔、雅尔塔、迪拜等地。
主讲嘉宾: 舒国治
个人简介 中国台湾著名作家,美食家舒国治创作的《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台北小吃札记》是文学作品,更是勾勒世界各地建筑、空间、生活与艺术的设计著作。是梁文道眼中“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是其好友侯孝贤电影《聂隐娘》里的客串者;是国际小说家帕慕克与劳伦斯·布洛克的导游;2017年“诗意的栖居”的主讲嘉宾。
对话嘉宾:温浩
个人简介 广州美术学院家具研究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著名创作人、学术人、策展人。温浩发起[先生活]、[春上]原创设计品牌,构建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和平台,以“先产、助学、强研”模式强化家具设计学的生命力。用原创设计践行中国设计与品牌的成长。
“在文火炖煮的中国设计圈,深陷其中却不愿脱身。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空间,设计产品,设计一座伟大的城市,可是我们无法设计人性,无法设计一个周遭的宁静。但我们可以用平等的诗意眼光寻找美好,这应该才是我们去远方真正寻找的东西。”
——新浪家居全国总编 戴蓓
现场四位大咖的互动 戴蓓:在过去的几个时代,很多设计理论,都是从西方传承过来,但于东方的世界里,当下中国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诗意的栖居”这样一个话题之下,作为一个设计师怎么去重构? 卢志荣:我设计的第一件家具是23年前,也就是1995年的样子,当时他在米兰展出,人们看了展览之后,他们称呼我,不是叫我的名字,而是“那个中国人“,之后我开始在米兰做设计,他们说“那个中国人”的时候,我还挺庆幸,因为他们至少不会在我的设计作品当中出现所谓中国的象征龙凤或者是红色金色的运用。 在西方世界的中国文化究竟是怎样的呢?的确你可以认为我们通过某些象征主义的物品,像龙凤这样的形象来代表中国文化,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有更多的东西,诸如中国的书法、诗歌等,他们是超越这些象征主义的,所以为了更好的研究在西方世界中国文化留下的是怎样一种形象,我需要了解到这些人他们过去看到什么,现在正在看什么,的确需要承认,在当时我做设计的时候,我的一些方法和理念,和当时的一些意大利的设计师是很不同的,今天来总结的话,我想可能带我的作品当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素,可以代表或者说体现出这种中国的形象。 第一个元素就是在作品当中体现出的这样的一种沉静的特质。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扎根于中国人血液当中的谦逊,正是谦逊造就了我们这样的民族和文化,具体来说他是一种平静是一种内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这种持续的两种元素的存在使得其他的西方人一直用中国人这样的一个称呼来叫我,而我也觉得如果能够一直这样下去也挺好的,毕竟我的作品当中没有刻意的用那些象征性的元素来突出中国的形象。 戴蓓:还有一个问题问舒老师,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快速列车上,中国人如何去享受偶尔的诗意感,您有什么样的办法教大家,怎么样让诗意长久地来滋养我们望远方的心态? 舒国治:我觉得中国已经是最懂得栖居的民族,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而且用很少的条件,很局限的空间。很多上海的阿姨,原来守着一个电话,在20年前,有人电话来了就叫人家,或者有人借电话打,到了吃饭的时间有一个小的煤球炉,她就把锅放上去煮,二三十分钟菜就做出来了,你经过会很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火候,烧熟就可以了,这也是一种“诗意的栖居”。 在成都的茶馆里面喝茶打牌也是一种,但并不是享受闲散就是诗意,跳广场舞只是把“诗意的栖居”加一点荒诞的中老年的野兽派的表现方法。他出来的效果和20多岁的小孩经过,说不要看,我妈简直是好丢人,他的妈妈因为在六七十年代,他少了一个文艺少女的言情的情怀的阶段,所以他要在后期找回来。正因为有别的好的条件,使他在中间可以闷着,最后天亮了,出门,把衣服穿得漂漂亮亮的去跳舞。同样一个58岁的瑞士的老太太,同样一个62岁的中美洲的老太太,她们也会有那样的心态,但是他出不了那种脸上的纯真,这是中国找到他的环境,和他融合搭配找出来的方法,偶尔会有一点荒诞版,会让人家觉得这么那么吵。 但是整个来讲,他是有这个诗的心灵,有哪个需要懂得人在宇宙间的感受,所以他发展出来的,他会想出这个方法,他是设计家,他会想出一个老头子弄了好大一只笔,在青砖上写字,蘸的是水,写得非常好,这个别的国家也可以学,但是他们可以有更好的条件,中国因为有很多零乱的前半段,所以后来会发展出这样的方法,是这样的。 我觉得大家有不同的方法,我常常东看看西看看,在移动中作为健身,我也不骑自行车,就是走路,但是有的时候不能走很长的路,你要打出租车,有的时候要坐公交车,或者是地下铁,还可以看那么多东西,代表山川是很便利的,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你看成都的周边更有可看,谈一点吃,就是丢开一点太过飘逸的,太过纯度高的艺术,就像拍艺术片的导演,一部一部都是艺术也很难,就像你写一点帐单之类的,你也得写,只有这样子,才能跟你旁边的周遭搭配得比较不吃力。 戴蓓:温老师今天特地准备了一份“诗意的栖居”的资料,今天听了一下午特别嘉宾的讲座,我们来听听他对这个主题“诗意的栖居”的理解。 温浩:“诗意的栖居”我们从这几个纬度上去演绎,卢老师讲的是空间的语境,城市的语境,产品的语境,这都是中国人的诗所表达的一个境界。我们是在中国本土的地域里面,寻找我们自己的本来性基因,我从学术上来说叫后东方主义的一些思想,东方主义是由西方来定义的,东方主义是由他们来定义的,现在变成是我们自己是没有定义的,所以我们尝试着用我们认为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认为的诗意。 刚才的片子就是我们做的一些尝试,从这几个纬度来诠释,从艺术、空间、城市到产品,就是我喜欢的诗意。在“诗意的栖居”这样一个主题里面,其实我们应该是东方人自觉与不自觉的表现。其实他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和生活中,只是没有人去诠释和表达。 每一次我看到卢老师说的会滴水的那个装置,其实跟这个艺术装置是一个理念,他其实表述的是时间,是空间,表现的是生命,表现的是无知无觉下的变化,这都是殊途同归的一些文化。 停不下来的现场互动与提问
张灿(CSD·DESIGN创始人兼创作总监):卢老师的世界诗词之方舟,到底是一个委托,还是一个商业?您花了那么长时间把这些全部做出来,这个过程对于设计师来说,能慢慢的去熬制真的很难,卢老师能否对这个世界诗词之方舟解释一下,谢谢。 卢志荣:我站起来回应,并不以为这我完全接受你刚刚的评价,我今天下午深受触动,因为多年以来想要谈的一个话题,今天下午得以实现,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在场所有朋友来交流什么是远方,以及我们如何的向前走。 卢志荣:我提一下在圣经当中旧约部分说到的诺亚方舟,我想大多数的听众应该都了解诺亚方舟说的是怎样一个故事,但是在哲学的角度来解读,诺亚方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当时故事的背景是世界变得让人非常的绝望,让人觉得没有任何的希望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把一切清空归零再重新开始,所以上帝让这个人间的世界遭遇了一场巨大的洪水,让一切都消失归零,所以上帝在发洪水的同时也告诉诺亚,你现在把每一个物种都选出一对,就是一公一母把它放在诺亚方舟上,而其他的动物的群组剩下的生灵,他们都将被摧毁,在船上得以保留的所有的物种,他们可以去到一个新的世界,这关乎到重生,关乎到我们将原本的价值重新剥离出来,并且让他找到一个新的生存下去,并且得到发扬光大的机会,如果你追问这间作品的意义,大概就是这样的,这个背后没有任何商业的意义。 葛维樱(《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我的问题也是关于船的,您是198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论文是讲渔船的,世界诗词之方舟和渔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卢志荣:我出生在渔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渔民,每天都生活在渔船上,在渔船上长大,渔船上的日子就进入了我的记忆,当我在哈佛年念书要提交一份以渔船为主题的论文时候,所有的教授都摇头说:志荣,你这个论文肯定过不了。尽管教授们都反对,但是我却坚持要试一试,因为我关于这个主题有很多的想法,其实最终的论文内容并不是关于渔船本身的,他是关于一个港湾,在这个港湾渔民可以稍作休息,同时这个港湾是面向大海,大海是渔民生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你给他们带来生活所必须依赖的一些资源,所以在这个论文当中会探讨渔民、港湾和大海之间的关系,当时在哈佛大学读书的这些学生,关注的都是像博物馆、高的建筑以及城市的发展等等这样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选择了坚持自己的本心,因为我知道我有话要说,最后很幸运的我的论文成为了当年最佳论文。 听众:我们对生活中细节的观察,是不是很多时候是由误解或者误读而产生的,误解和误读在设计当中,是否重要甚至是必要的?我们在生活中关注的事物,发现的所谓的诗意,如果本身就是从误读所产生出来的,那他的意义何在呢? 舒国治:误解和误读,有的是想当然,他假如想了以后,没有发微信,那不叫误读,他猛的发了,那叫八卦什么的也有,是不是诗意,是不是误读,或者是把他想成美好,隔了一点时间也有可能。人家只是为了吃得辣一点,省一点粮食多进一点米饭,可是人家却讲是因为诗意的眼光出现这样的念头,也可能读得不那么精准,不精准部分的揣想可能是误,但这个误常常是无伤大雅的误。 另外这个诗意并不一定就脱离现状,我喜欢很实际的,他们说小桥流水,这非常实际的,但是好像很有诗的感觉,鸡犬桑麻是中国人非常好的几个字连在一起,你讲田园景观,你是农村的安详,但又是每天面对的这些好像急急忙忙的,有鸡鸭犬桑麻,弄不完的小事,或者是纺不完的纱,竹篱茅舍也是同样,有文人就把他打理的好一点,就成为好像叫草堂,加入他卖得更好的话,这个应该这样来多面的看待,这都是可以的。 赵学强(FRS弗睿思空间战略设计公司董事CEO、ZENS哲品亚洲公司始创合伙人 艺术总监):卢老师说设计师是一个左手拿砖头,右手拿哲学的人,于是开始了一场哲学之旅,你一路追问,追问这个世界。你追问的是人、书、灵魂,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用你的作品去反思人性的真善美,一艘诺亚方舟载着你的梦想,载着诗和梦想,和人类的智慧一路去探寻,这个载着文化之舟,载着设计与创新之洲将要驶向何方? 卢志荣:我差不多哭了,我觉得现在中国人很希望站起来,站起来的方法也很多,他可能站起来有他们之前的价值,明白吗?我很担心你们不明白。因为这样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很多东西,就是刚才谈到中国人做出来的东西,但是建筑不仅是这样,你看到他们是什么轮廓,因为我们很担心中国不能变成强国,所以我们应该看看我们之前的轮廓,可以看到我们的价值,因为我们之前很多东西,所以我们看的时候还应该看看这些东西从哪里来,谢谢。 梁知(上意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卢老师,您的作品把我们中国的美学,中国精髓的文化,带到了国际,让中国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文化和美的展示,我们室内设计在中国时间发展不是很长,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国外的粉丝,追求法式、欧式、美式,但是我们自己的风格在哪里呢?很多我们中国的美学,实际上是从当代开始,为什么我们老是去追寻别人的美,我们中国的审美,中国的设计该向何方,请教三位老师。 舒国治:中国的设计原来蛮好的,不需要和他们做太精密的高下之比,大家不太一样,有很多东西他们说中国已经超越了他们,有一派做手机的,觉得做得不比西方人做得差,也有这样的,有做机器人的,做变形金刚,好像在成都就有人原来是艺术家,但是因为太懂得这种结构,所以听说已经做得根本就是不像模型的机器人,就是可以实际派上用场,给他一些更精密的指令做出来的机器人,已经有人用一个人的力量在研发。另外绝对不能在象征或者是东方元素上来做设计,这个问题你可以很容易跨越,不能因为现在大家都用西洋式的家具和房间来做平常住小区或者是住酒店的样式,但是假如做中式的,应该怎么用,大家应该是挑合用而不是其他什么,而非一定是什么民族的。 温浩:这个问题问得很尖锐,其实东方是一个很国际化的概念,我理解的其实你说的这个问题,物象和意象区,西方的生活方式对物象的研究多余意象的研究,东方是意象,刚才一直在讲物象,不是讲外观的造型,不是在讲一个形态,不是在讲一个东西传递出来的精神跟意象,那么这我认为就是中国。 中国人很多表述的都在意象上,外国人也很喜欢,所以当他看到意象的时候,看到了卢老师的灵魂,从作品看到灵魂,这个吸引力远远大于物象,这就是东方和西方最大的区别,说了那么多式,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中式这个定义从学术上无法定义,只能从精神上去定义,充满了东方精神或者是中国文化精神,当代设计这就叫中式。 卢志荣:我很希望对所有设计师有帮助,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风格,因为你看什么美国的风格,欧洲的风格,古典的风格,你就知道欧洲大概是这样的,古典大概是这样的,美国大概是这样,他为什么有一个风格,他不是一天出来的,他很长时间,他的人的生活,他的文化,他的天气,他的土地,他的花草树木,他们都是这样的,我们一直在找这个东西,你找的过程,你的定义是什么,风格就出来了,所以风格就从今天开始。 听众:三位老师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缘高人指路,我想到文化卢老师一个问题,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可以让我们年轻人更好的更快速的成长,谢谢您? 卢志荣:我50多岁了,他也50多岁了,我觉得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没有比这个更有效的,你看我们很多很年轻的音乐家,他两岁就开始弹钢琴了,才成为一个很著名的钢琴家,设计师他经过很长的沉淀,他看了很多,他走了很多,所以你说的最快的变成一个好的设计师,我没有办法,所以很多时候我希望看的多一点,设计师看得多一点,他会越来越年轻。 听众:三位老师好,我可能是在坐不是设计师的,我今天是因为舒老师而来的,但是今天来了之后,生活真的开了另外一扇窗,卢老师的世界和作品,真的让我迷到了,我认为他是外星人,是我们地球里面的归零派,他的作品他的创意,可能是来自另外一个文化或者是文明,真的是像诺亚方舟这些,非常喜欢。 这是我在成都第二次见到舒老师,舒老师不认识我,但他是我的老朋友,我不会忘记,在七八年前我有一个长途旅行的机会,在苏格兰待了几个月,我选了几本书带进去在那边读,在一个下午我一翻开的时候,理想的下午就把我俘虏了,一本薄薄的书,我舍不得读完,一天规定自己读一点,慢慢的嚼,慢慢的消化,我喜欢的不仅仅是您的文字,更喜欢的是你观察世界和描述世界的角度,和您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的,就像您说的韧性的,极度清空极度闲散的方式。今天我也带来一个小礼物,也是我喜欢的一个诗人的诗句印刷的一个帆布包,陪您走世界!今天下午真的觉得是一个诗意的下午,也是一个理想的下午! 听众:卢老师您好,干净是一个很高的审美的准则,在我看了卢老师的作品,世界诗词方舟之后,我觉得整个空间是很干净很温暖的,我的问题是,是不是必须要有一颗很干净的灵魂,才能做出这么干净和温暖的作品? 卢志荣:我觉得不是干净,是亲切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面,我们有很多东西都太干净的,跟音乐一样,你怎么可以听到音乐,就是因为这个环境很安静,如果周围都很吵的,中间有好的东西你也看不到,所以这个环境,这个方舟对建筑师来说,这个环境就是变成一个背景,一个很宁静的背景,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所以能有这个很安静很亲切的环境就可以了。 2017年4月28日,“诗意的栖居”第12站论坛,一个建筑诗人、一个作家、一个创作人,还有一个资深媒体人展开了一场关于诗和远方的对话,现场观众停不下来的提问激起了设计圈与文学圈之间最有趣的碰撞与互动。关于“诗意的栖居”中国设计的路还有很长,关于“诗意的栖居”论坛,新浪家居联手简一大理石瓷砖将一如既往。2017,接下来的每一站,都会让设计在“诗意的栖居”论坛上迸发新的潮流趋势。 THE END ▼简一大理石瓷砖 伊莉莎白+卡洛斯灰 2017环球酒店设计之旅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