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意馆|上海设计专场:李鹰、李瑶、刘恺的设计坚持

2018-04-26

  

4月21日,派意馆迎来“中国设计实力汇派意”系列讲座的第四期,上海设计专场的第二期。设计师李鹰、李瑶、刘恺,这三位涵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品牌设计的上海设计师,分享了他们对设计、对生活的坚持。PAL Design Group设计董事何宗宪主持了讲座。

作为全球著名的酒店设计公司HBA 董事合伙人兼Studio HBA |赫室中国主事人,李鹰有非常多优秀的酒店项目作品,但是在此次演讲中,他完全没有分享酒店设计,而是透过他的手机摄影传达他对生活的理解。风景、建筑、动物、花草、街景、陌生人,他的宠物摩卡…… 每一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当时的场景,这个场景为什么打动他,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李鹰自认为拍照水平还不错,他总结了拍出好照片的关键:构图好,掌握好时机,后期好,还要有——好故事。概念是设计的灵魂,是做设计最重要的东西,而照片打动人也必须要有好故事。拍照和设计,归根结底都是对生活故事性的创作。

HBA 董事合伙人兼Studio HBA |赫室中国主事人李鹰


李鹰认为设计师应该是多能的人,不能只会做设计,而设计做好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至少,拍照片会很不错。他拍照片,不依赖器材和技巧,而在于他的感受——在这些照片中可以感受到李鹰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设计师应该是这样的,善于感受生活,懂得享受生活,再把所体验到的通过设计以新的面貌表达。拍照即是观察、体验、捕捉、再现的过程,与设计何其相似。

 

上海大小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李瑶,一位根植于上海的本帮建筑师。他分享了从业经历,并从建筑师的角度谈对设计的坚持。

上海大小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李瑶


李瑶在2000—2002年作为交流建筑师到日本三菱地所株式会社工作,期间参与了东京大厦和东京半岛酒店的设计中,深刻体会到建筑的品控和建筑的社会性,为设计打下了基础。之后回国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大厦的设计,期间和荷兰OMA事务所合作进行项目,2002年代表团队到荷兰的鹿特丹和欧美团队工作一年。这个经历开拓了他设计的思维和对建筑的体验。2012年,他和马里奥·博塔合作完成上海衡山路12号精品酒店的设计。和大师一起工作的经历让李瑶收益匪浅。除了大项目之外,李瑶还完成了很多小建筑。从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的庞大体量,到謇公湖农产品中心的单一空间;从衡山路12号的整体室内到FACECLIP的微型空间,他对建筑的理解和实践一直在延伸。

 

RIGI 睿集设计创始人刘恺,关注时代精神、社会趋势以及生活方式的行为体验,追求设计中人的行为与生活的关系。刘恺的设有鲜明的个人化风格,他提出了产品化终端理论,通过对于当下时代变革与生活方式的思考与理解,形成了独有设计策略与逻辑。他的作品从毫米到公里,跨越品牌、空间、视觉、产品等多个领域。

RIGI 睿集设计创始人刘恺


刘恺认为设计本身是时代的表达,设计如音乐、写作一样都是一种表达。设计是接口,要连接许多东西,功能、需求、行为、情感、关系等等。设计产生内容,让人们有更多的发现感和体验感。尤其对终端设计而言,设计涉及到很多商业逻辑、心理学、社会行为的考虑,远不止空间形态设计这个层面。刘恺通过热风、极橙齿科、magmode名堂、蓝尊咖啡等品牌设计的案例,分享了他在终端设计上的思考和实践。

 

设计师往往很忙碌,几位嘉宾在对话环节中分享了他们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何宗宪表示,如果连停下来拍一张你觉得很有意思的照片的想法都没有,这种生活很糟糕。他以前也在工作上太投入忘记了去生活,但当掌握了一定话语权就能把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李鹰则认为,所有的东西和事情都有值得关注的方面,哪怕垃圾堆里都会有好看的东西,如果你是积极向上很多正能量的人,看什么都美好。李鹰每三个月就会排出十天时间休假,暂时把工作抛开。刘恺几乎每天弹15分钟吉他,在他看来,每天还有让自己有冲动去做的事情至少还有生活乐趣。而真正的生活并不是慢生活,生活中对与错的事情混杂,每一天从中得到,每天在成长,就是好的生活。

 

派意馆“中国设计实力汇派意”系列讲座下一期将迎来北京设计专场,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