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1
2018年11月29日,2018广州设计周N3大会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隆重举行,以“新生活、新物种、新商业”为主题,聚合以设计驱动的“新生活、新物种、新商业”领袖人物,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多角度阐释,分享各领域内设计驱动产业升级的态势,拓展讨论设计产业领域的交流,探索新的意义如何覆盖原有的生活方式,并迭代定义新的时代。
其中,N3圆桌会议也聚集数百位设计师,共同探讨设计师群体的未来发展与当下痛症,共议“新生活 新物种 新商业”大环境下设计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设计师及各创新领袖妙语连珠间为设计的发展建言献策。
四号圆桌议题
全球科技革命兴起,设计师会是变革进程中的驱动力吗?
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效果图逐步替代了手绘,而一种新型的AI技术将能通过消费者数据分析,设计与之匹配的空间方案,那么设计师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吗?反之,设计师将会哪些方面驱动变革?
圆桌会议上,关于在科技时代,设计师将带来哪些变革、面临哪些挑战等问题,在场的设计师留下了精彩的言论,以下为部分语录摘要。
陈万里:这个话题是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我认为是艺术的含量更高。我认为高端的科技产品设计一定是有设计师,有艺术家参与的。设计是充满逻辑的,在未来,艺术对逻辑的判断是非常有优势的。因为每一步都不是像数学方程是或者等式一样,但这是一个整体的判断,这在传统的《道德经》和中医中,辩证法用到了极致,都是切合趋势的。那么设计师,艺术家,引领科技发展的任何方面,都是大有可为的。至于会不会失业,也讨论过很多,低端的可能会失业,但高端的不会失业,这是我坚信的。
利旭恒:未来,相对设计产业来说,可能很多的家装设计师会被AI人工智慧取代。目前科技能够通过大数据跟AI的运算,可能按照这个人的喜好,平常浏览网站的习惯,很迅速地把方案做出来,不需要再通过人了。未来,人手做的东西,比如说手绘的效果图,或者是必须要人有颠覆性的创意和很高质量的设计的人才能生存。
张智忠:从科技的发展,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被AI人工智能替代,可以解放繁杂的、重复性的工作,如无人驾驶等。如果设计分成两类,有固定化的产品,比如住宅,相对于传统的住宅一定是慢慢趋向于产品化的状态。所以这一类的项目,作为产品类的项目,完全可以通过数据化地做出来。其实设计永远都是一门哲学,带着情感呈现的,我们之所以从事这个行业,实际上也是希望对美的认知传递出来,有很多主观的东西,我认为人工智能在现阶段是不太可能替代的,很多精彩的灵感就是一霎那的东西,我认为电脑无法实现,所以我觉得要分类别作为以后的划分。
顾忠杰:我觉得人工对于数据的采集量或者采集大数据的渠道,投入的所有精力远远不够,比如单向的住宅完全是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大量的标配住宅完全可以用大数据来做。如果说特别个性化的东西,永远是需要的,求新求异也是要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我们自己也会把自己干倒,计算机也会把自己干倒,其实数据化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得多。只要是有模式,逻辑思路清晰,一定会被取代。
方奕敏:我是先做人工智能入行的,现在进入产品设计领域,我的观点有点相反。作为做人工智能研究的工作人员转变到产品设计的时候,我发现了不同。我们品牌认为智慧改变生活。智能只是用来形容技术,智慧才是用来形容产品的。我认为智能的产品未必是好产品,只有智慧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智慧就是设计师和智慧融合中产生经验性的东西,或者是对人性的思考,有很多人文的关怀,这才是智慧的产品,只有这样的产品才会感动我。
谢英凯:作为一个设计师当然不希望被代替。听各位老师说,第一个目标是不能被代替,但是为什么不能代替呢?如果说我们有情感,它也不断地生成情感,我们老是在想,人类的情感是最值钱的,如果AI以后有可能代替所有行业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们还能做什么?其实人工智能被研究出来不是为了代替生活的,是代替人在某些领域上的工作,因为人的脑袋想得还不够多,不够复杂,其实它是更复杂,更深层次的,比如一秒钟运算100次,它能运算10亿次,以后人类可以研究出原子弹,那它会不会呢?机器被研究出来不是为了毁灭人类的。有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未来可以做什么,这道题是我们要想的。
邱春瑞: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设计师的工作,我觉得会,会取代谁?家装设计师。我觉得不被取代的是差异化的东西,机器人要取代人类,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办法加入修行的部分,所以最多只能到达宏观的结果,这是基本上可以做到的,但是要达到我们的境界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们没有灵魂。
许牧川:设计师会不会被科技替代,其实是在讨论以后专业会不会被替代,专业是什么呢?简单的理解就是这群人是有个性的,都有相关知识的。设计工具的影响,设计的思路逻辑也变了,我们的经验变了,设计的价值观也变了,怎么评判一个好的设计师的标准也变了。我觉得不仅是在颠覆设计师,而且会颠覆人类。而关于设计师会在哪些方面驱动这个变革?我觉得应该反过来,设计师应该是作为科技发展的引领,人类发展并不是一条路一个方向的,其实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分叉路的,其实这些分叉路来自很多的阻力,这些阻力就是辩证的关系。
谢亮:在全球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未来的设计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我觉得反观现在的科技发展,艺术界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了解空间的表情,空间的情绪,人与空间的交互,商业的业态,人类消费的心态,以及这个状态的背后产生的思维模式或者运行的机制,还要揣摩深层次的设计的价值。设计师越来越需要八面玲珑,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愈来愈丰富了。但是我认为不管怎么样,基于人的情感原身心的创意是机器取代不了的。因为人的创意和机器的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
钱律凯:第一,我认为人工智能方面是一定会进入设计领域的,而且会比我们想象的速度要快。正如刚刚几位老师说的,有规律化的东西可能更快地被加入智能化系列,至于情感层面、精神层面的东西则会比较慢。
郭侠邑:我觉得在现阶段,可能不会这么快地发生AI智能取代人类社会,但是我觉得足够侵蚀到人所涉及到的劳力方面的,对人的休闲方式改变,再者到伴侣交换,可能会逐步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存在,能不能做好人的本质,在这个环境下,看到未来更多的可能,我觉得思考这个事情是有价值的。当我们还愿意思考的时候,人就有存在的价值。
对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全面入侵人类的生活,各位设计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不论如何,科技时代,我们开始意识到科技与人文的冲突,并进行思考,对于设计甚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进步,所有思考产生的力量也将会推动着人类社会往更为先进美好的未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