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新浪家居
以诗为源,以景为窗,改轴线,调日光
潘冉以建筑手法建立空间交互的舒适体验
7月2日,中国设计公开课南京站开课
快跟上大咖脚步,一起学设计
潘冉
名谷设计机构创办人
分享主题:《直面自然的抒情》
潘冉:“直面自然的抒情”是我近几年所面对的一个课题,在设计上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古典走向现代,然后再回到传统的精神价值里面去,每个项目都应该找到最适合的一种方式去做设计。
来院:院落山水与光影变化
2015年,我于南京的历史街区买了一座三进深院落作为工作室,改造这栋院落用了四年时间,内部空间让自然的光线做出分解,靠南面临街区较嘈杂,所以在受光面分离出三个层面去解决问题,让整个空间产生神秘与安静感。
在改造前我希望在这个空间中感受到传统的变化,所以加了一个外延的亭子,将整个院子从东西轴线改变为南北轴线。
原建筑是明清的建筑,底下是后期重新建设的部分,人的动线是从红线进入到室内,形成一个迂回的路线。
因为是现代人在使用这样一个老建筑,所以要思考中间是怎样的结合关系?由此在院子中重新加了一个空间,让底下的一片山水将新空间托举而上。我们希望把自然的光线递送进去,所以没有加入灯光,而是使用了白色的砾石,通过自然光解决照明问题,院中有一口井,恰好将其围合成一片山水。
砾石是一个反光面,光线通过地面的砾石反射到天顶上去,南面的光线进入以后,再将北面的光线做好封闭,只让其从南面进行,这些封闭障碍会让周边产生影子,能够让里面的人感受到自然光影的变化。夜晚在有月亮的状态下,通过地面砾石递送光线后,满屋子都是月光。
竹里馆:营造自然光线、解决空间关系
这是一个茶馆,因为业主家中四周有一片竹海,他提出能否用竹子做一个空间,我们一拍即合,便用竹子建造了“竹里馆”。
“竹里馆”首先要解决的是在进入室内一眼看到尽头的现状,使其产生合适的空间逻辑。我们希望入口是安全隐蔽的,所以在进门位置做了一个小入口,整体是一个三层挑高的空间,干脆又做了一个夹层变成四层。
“竹里馆”是临街的,便在外面做了几层面纱,通过面纱一层层过滤掉外界的干扰。通过竹子围合成一个空间,增设一个下沉式空间,再分为两个院子,打造出院中院的感觉。
包间区域很难获得自然光线,古代的传统建筑会用天井把光线送到北面,所以让北面直接把光线偷进来送到里面去。光线进行两层的梳理,进入到室内时已经变得克制而有弹性,然后再递进到吧台区,整个空间通过竹子和素水泥两种物料去解决。
空间中的灯具和家具,全部是按照空间比例去定制。这种建构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把设备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显现出来的部分可以让设备完全“消失”。
把两层竹子进行分离是解决透明性的问题,艺术领域的透明性并不是指空间透明,而是两个立面相互叠加产生的空间,当一个立面消失,另外一个立面也会消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在吧台后面有背景的地方会有一排竹子,形成相互叠加的界面,可以看到弹性光线的营造。
楼梯全部是用钢板打造的,整个是比较暗的状态,除了解决楼层爬升的功能,还可以整理情绪。
受《溪山行旅》启示,把一个饮马槽作为洗手池来使用。
在南面包间的人交流和隔音是完全不受影响的,北面茶室整个界面都是亮的,是完全自然的状态,只在局部搭配一些人工照明就可以了。
“竹里馆”是用魏晋风度潇洒地表示空间状态,竹子用来解决空间关系,同时把灯和设备隐藏在当中。
二十四单餐厅:营造空间稳重感
“二十四单餐厅”是在旧厂房里面改造的空间,重新用建筑的手法把空间建立起来,这个餐厅是以二十四节气设计的,所以包间的名字也是以二十四节气设置的。
项目原先是单层,后来改成了三层的建筑,所以每一层的层高都不高,负一层的层高是非常矮的,而且墙面会有凌乱的窗子,所以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同时把所有的设备喷淋全部放在黑区当中获得一个干净的顶面。整个灯光的照明只针对桌面,让空间有一种神秘和稳定的感觉。
业主对美食非常有追求,所以几乎把厨房和用餐区做到1:1的比例。靠近马路的入口是开放式餐厅,外面有一片小竹林,竹林延续到室内,还有挑高的中庭,包间做成内建筑的形式,放到中庭里去。
在中间层利用挑高的错层关系做成了一个新的建筑空间,上面部分是包间,底下作为厨师演示空间,可以从食客区看到开放式厨房的操作,厨师与食客会产生对话交互。
开放式厨房是通透的,人在来回走动的情况下只有跟新加的界面成为90度时才可以完全看到里面,其他情况下都会有被遮蔽,只有侧面可以看到开放式的厨房,正面看过去是一个完整的界面,这样让人在运动之中能够产生交互的体验感。
二楼依然让自然的光线能够可控,虽然自然的空气、水和光线是最好的,但不一定要完全利用它,只需要取需要的部分。加入一个界面和隔栅以后,地面会产生光影效果,给二楼区域带来稳重感和探索感。
中间过道的层高比较矮,但空间的体验感和效率是靠张力来解决的,如果将一个矮的层高两边的张力放大,依然可以解决空间的气氛问题,挑高的通道将丰富的交通关系在空间内进行梳理,通过光影和空间大小的节奏引导顾客在走道之中通过,所以设备和进包间的入口全部用黑色来呈现。
红公馆之烟雨江南:民国复古风情
“红公馆”餐厅打造的是民国风情的调性,第一家店在老门东入口位置,因为中间原有院子的关系,索性将院子加建成了建筑。
院子内的一棵树保留了,让树与原有的回廊都能被客人感知。
顶部有一个遮蔽层,在户外加投射灯,当雨水落下来可以把雨水的涟漪映射到天棚上。为了传递出怀旧,复古的气息,夕阳也可以映射到墙面上去。
南楼有一个天井,所有的包间区域都可以共享这个天井。
庭院按照传统的种植方式,有松柏、桃花种植在水域的周边。
红公馆之胭脂水粉:藏经阁内的街巷感
夫子庙的第二家“红公馆”命名为“胭脂水粉”,因其在商场内,大纵深,小开间,所以希望内部可以有一个爆发点,因此在入口位置打造了一种藏经阁的概念。
中间位置做了旋转楼梯,内部的包间也希望有街区的感觉,灯光可以透出来。所有的设备放在顶面缝隙当中,家具采用编织和实木的结合。
面对夫子庙比较嘈杂的环境和人群,用了一些非透明的玻璃,只能看到行走人的影子,并不能完全看到人。搜罗了一些民国的老家具,请一些艺术家创作了民国主题的物件。
从内往外看有一种安静和神秘的气氛,通过拱门后,账房与照相馆的设置,可以让客人用完餐后拍一些照片带走。
将餐区和艺术馆的陈列界面结合,空间中的弧线和定制灯的弧线有呼应的关系。
用传统的编织手法做柜子的门,洗手台、抽纸和垃圾筒都设置在台面下结合在一起。
因为在夫子庙,结合“胭脂水粉”的主题,除了一些让空间厚重的颜色,还可以用一些粉色系让整个空间变得有意思。
整个空间有一个中心,所有就餐区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就座的,传递出一种稳定感。家具也应该解决空间的问题,摆放的家具形成组合以后可以体现空间的质感,把四个桌子形成组合,灯解决上下关系,建立出空间的核心,即使餐位比较密集情况下,也是有逻辑存在的。
项目临街的部分只有一点,但是纵深空间一直可以拉到另外一个街区,在这样大的纵深里面,人的通过感是有节奏和逻辑的。堂食区是临街面的,顶面用镜子,这样即使在二楼,食客和路面也有交流和互动。
MY HOTEL:年轻的独立盒子
业主需要做行旅酒店的设计,呈现一个相对年轻、时尚、有活力的面貌。
酒店的酒吧用于建立自由的空间,所以全部打散掉,变成一个个独立的盒子放在空间当中。
通过楼梯进入客房,客房用色明亮,采用弧形墙,墙背景之间留有一个缝隙,灯光从这个缝隙之中透出来,淋浴也用了弧形设计。
“九月森林”:室外亭子与室内空间关联
“九月森林”项目中设计了销售中心和四期样板房,前面是园林的迂回动线,从入口进入到中心轴线,再走入一个偏轴心线。
两个挑高空间洽谈使用,挑高空间里建了亭子,设备和照明全部放在缝隙当中获得干净的空间,户外的景观是没有遮挡的状态,亭子是以大自然为背景的现代感亭子。二楼的动线里留了一些缝隙,置业顾问可以跟底下顾客有视觉的交流。
在经过样板房前会经过一个水院,从水院开始整个空间气氛就会按照的中式园林的感觉进行。
A户型
A户型的客厅、餐厅和院子的关系是完全打通的。二楼卫生间中置,所有储藏空间就地解决,大宅需要独立衣帽间,小宅家庭成员又有特别的需求,所以把储藏空间设置在房间以内。
亭子是作为室内空间的补充,春天的时候,户外亭子是公共空间的补充,可以用于烛光晚餐和亲子活动。
从入口位置看向客厅可以看到门会消失在界面当中,所以把门放在侧面,整个界面可以打开,展示和储藏全部放在界面后面。
房子中间加入了一个小户型电梯,光线从电梯的顶面可以一直穿透到负一层的地下室。
电梯的顶面开放出一个天井的采光,光线可以一直对楼梯间进行照明,侧面的拉伸结构负责固定,电梯会像家具一样的摆在楼梯间当中。
二层主卧室的卫生间用整颗岩石开凿,所以不会产生卫生死角的问题,用隔栅产生分割,卫生间的通透感是采用电玻璃。
底下车库同时也有吧台和贮藏室。
B户型
B户型入口压低,公共空间和庭院是完全开放的,将水井放在前面横向设置,把亭子放在纵向,起居和户外的餐厅可以形成联动。
二楼的主卧通过建筑的体块关系解决问题,睡眠区、储藏间和卫生间通过编织路线来解决,设置一面可以调控的透光玻璃。
户外能够解决很多室内的问题,同时形式面貌和建筑屋檐的感觉可以做出一些呼应。每个季节会有不同的面貌,光线透过遮雨层和隔栅层会落到地面,产生让人感动的光影效果。
负一楼将停车库和内部休闲空间完全打通,扩大延伸感。
窗户打破墙的界限,家庭成员在做饭的时候,前面有一个长卷。
庭院傍晚时,将落在水上的灯打开后,会让院子变得通透。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