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共生形态
因自由,而美
美是什么?——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就有此一问。直到今天,关于美的探讨也未曾停止。
即便打开搜索引擎,先贤大哲对于“美”的论断千言万语,企图以一言蔽之,却难有定论,无非是基于不同的哲学立场与文化语境,给出的限定性解答。
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一书提到——“当我欣赏一处风景的时候,我很明白不是我创造出这处风景来的,但我也知道,如果没有我,树木、绿叶、土地、芳草之间在我眼前建立起来的关系就完全不能存在。”
当脱离了人作为主体的自由意志,美的定义和计量都将成为悖论。
美,是在人的自由选择过程追求和显现的。
图来自网络,侵删
他山之石
一滴雨水从高处落下,对于物理学家来说是地心引力和加速度,对于诗人来说,则可能是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春日闲愁。在物理学家看来,公式的完整、计量的精确带来的美感,不亚于诗句对仗氤氲的意境,而在农民心里,这两者都比不上一场春雨,细苗生芽。但究其根本,雨只是雨,并无高下。
如果说,以上讨论仍停留在形而上的意识层面,那么在物质实体的层面——诗经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指的是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用以琢磨玉器,或有说,可以雕琢成玉。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尽管岁月流传,这个成语早已流失了它的本意。但据考究,“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应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石料,因产出广泛、性质稳定、硬度较高,最早被用作石材。
借由人的介入,改变客观主体的存在。
所有的美,不外乎由此而生。
画王大理石,以“现代空间美学筑造者”为品牌立身根本,主打无机人造大理石产品,深度挖掘人造石的艺术性与文化性,探索人造石应用的无限可能性,迸发出各种出乎意料的美的形态。设计师以个体对自然的介入、改变、反思为线索,结合画王品牌理念及主张,打造画王大理石最新品牌展厅。
入境
场地的回应
建筑为项目形成了“回形”空间布局的前提,作为品牌展厅,设计需兼顾展示、销售、洽谈、办公的功能。由于空间条件,产生了层高、采光等限制,因此,垂直面的视觉塑造以及动线设置、空间资源分配显得尤为重要。
▽ 主入口&前厅区
对比传统展厅“展示-销售”场景,希望给予来访者更开放自由的空间,通过设计的介入,营造空间的氛围,迅速隔开周边的嘈杂,让到访者迅速地进入设计师构建的“境”。
因此,在展厅的入口通过厚重的黑色石材,纵向条纹的凿面肌理,在视觉上形成压迫感,白光灯带为行进空间勾勒出线条,拉长、延续,当从电梯里走出来,就已经步入设计师为项目所铺陈的故事里。
共情
空间的思考
在这个项目,设计关注的是潜藏在背后的时间、空间线条——起承转合、开合围敞。线条如同容器,是无形之道。展厅与园林是趋同的,空间的始与终归于一点,两者之间由无数隐匿的几何线条贯穿。
而空间是物的容器及行为的载体,观众是主角,其它元素的角色就是刺激观众的情绪。容器无意刻意为谁服务,也不想成为主角,只是处于安静平稳的、包容的状态。
▽ 展厅区
围绕电梯厅为回形的圆点,空间顺时针将功能区域分为:接待前厅、办公区、沙龙活动区、产品展示区、情景展示区、影音室。通过动线的推敲,合理地分布并彼此交错相融。经由视觉的元素与空间语汇连接,潜移默化地促成人们在其间的行为,增强空间故事线索的串联。
▽ 大板展示区
线索
人与自然的交互
这个以石材为主体的空间,材质关系成为了设计过程一个值得探索的议题,同时也是制造空间节奏的趣味实验。以人与自然交互的关系递进形成线索,以期通过具有指向性的物件及视觉符号,来引导人流动线和视觉点的游转。
▽情景展示区
从入口处黑色的粗
▽ 沙龙活动区
在萨特的理论里,美存在于想象的世界。对于设计师来说,美是自我与世界的一次交互,通过解构形成空间的重组与秩序的置入。而画王的人造大理石以水泥基为基底,由创造者自由加载骨料和色彩,除了环保的考量之外,更是无限拓宽了材料的可能性,以自由的选择,形成千百般不被限制的美。正如前文所说,因为自由,美可以发生在任何瞬间。
▽
分析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画王大理石品牌展厅
设计总监:彭征
主案设计:练远朝、丁淇
设计团队:刘润清、朱国光、蔡文姬、李露、梁嘉升
项目管理:李永华、朱云锋
设计单位: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业主: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广东佛山
设计时间:2019年04月
竣工时间:2020年05月
设计面积:1700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