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0
最近几档住宅设计和住宅改造类节目颇受欢迎,装修前先找室内设计师做设计成了部分对家居环境有更高要求的业主的追求,而室内设计师这个职业也备受关注。然而,设计师真实的生存状态却一直是个说不清的谜。
近日,由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设计师委员会与新浪家居联合发起中国室内设计师行业生存发展调查,对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站的一线设计师以及设计企业进行走访,梳理设计师的从业状态,展现行业真实现状,给设计师的就业选择以参考和指导,同时推动和促进室内设计师行业健康发展。据了解,此次设计师生存调查将会编写成《中国室内设计师发展状况报告》于2017年12月底公布。
在设计师生存调查的第一站——上海,我们约访了多个设计事务所以及家装公司,通过一对一的访谈方式,从性别、年龄分布,从业者构成,薪酬,工作状态,生活感受等多个角度,展现设计师真实工作状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目录
走访上海元柏建筑设计事务
采访对象:史迪威
台湾人,从业二十余年,毕业於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长年在美国与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公司主持建筑与室内的设计规划业务,创办上海元柏建筑设计事务。
“年龄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优势”
设计师史迪威
提问: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室内设计市场的生存和发展?
史迪威:国内设计市场前几年发展很快,最近几年速度放缓,就像经济新常态。过快的发展速度下,很多设计师的精力是放在行销、推广上,但这几年我们慢慢看得到,行业正慢慢向更专业、细分的领域发展,包括业主和房产开发商都很重视品质问题,毕竟品质直接影响到房子的使用或者售卖。所以设计师或设计机构能否够提供优良的、专业的、品质保证的服务很重要,发展速度放慢其实对设计师来说是好事。
提问:会用怎样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评价这么多年来的设计经历?
史迪威:品位空间。无论是建筑或者室内设计,空间都是设计的重点。
问题:作为创始人,你是如何定位公司的品牌文化的?
史迪威:一个是务实,当然现在整个国家大政策还有环境也是这样,因为房子不是炒的,是给人住的。我们从台湾来,坚持用设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品质,包括刚才提到的品位空间。第三个,我们坚持从建筑外面到室内的硬装到最后软装的一体化整体服务,不输于欧美的水准。第四个,从中国国情考虑,我不会太强调低调的设计。国外的风格趋势慢慢走向了低调工业风,不强调任何物质在堆砌,但在中国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的设计还是比较重视整体性的,有一定的豪华感,满足我们社会上希望表现一个豪华的设计。
问题:经营设计公司的过程中,碰到过瓶颈么?遇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
史迪威:怎么样来扩展自己的业务,被认识,得到一个相对的品质或者品牌的肯定,这一点可能也是我们目前需要被认同的。
问题:作为前辈,你对现在新入行的设计师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
史迪威:一是找到认真把设计做好的公司。第二个,我觉得好的公司会有合适学习的环境,让入门者在这个领域很快能进入,经过好几年的积累学到一些东西,建立一个好的观念以后往下走,去成长。第三个,更多元化,设计师需要更广泛地吸收不同的知识,交往更多的朋友。上海其实有蛮好的环境,因为它有非常多的展览、好的酒店、大的建筑,包括都市、交通,项目的多元化都让他进步,这也是一个蛮重要选择的地方。
另外,个人自己的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设计师来看其实前面几年蛮重要的,前面的五年、八年、十是他打基础的,后面才能够发挥所长。
问题:对于现在整个大的环境来讲,很多设计师,尤其是一线的设计师他们目前的工作状态是处于两极分化的,一类设计师是就职于设计公司,以设计为主,一类设计师则是就职于家装设计公司,以销售为主,您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待呢?
史迪威:现阶段我国工装项目的业主比较成熟,预算也比较合适,家装业主一般预算有限,但他们可也在慢慢那个方面往上走了,这点我觉得未来会是齐头并进的结果,都有机会。因为对于设计师来说,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业主对设计都很了解了,业主无论大小,他们给予设计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未来家装和工装会慢慢接近。
问题:私人住宅的业主会不会影响到设计的发挥呢?
史迪威:一定会的。但设计行业随着你年龄的增进,见识也多广一点,看过的东西也多了,到国外旅行也够了,你可以跟业主搭上话机会多了,你可能了解比他还多,你做的比他更好,业主渐渐认可你就会把东西放心交给你做。年龄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优势。所以设计师必须要培养自己的魅力,自己多吸收一些知识。
问题:目前设计师的行业大咖跟新锐之间似乎出现了断层,但毕竟设计是需要传承的。您打算培养你的儿子来给你接班吗?
史迪威:我觉得接班人的背景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他的综合实力必须要强,你真的能做出好作品。我希望尽量能够创造公司同事在一起工作讨论学习环境。现在我跟我的同事常常会一起开会,大家把作品拿出来让别人看看哪里好哪里不好?检讨也算做传承,把一些设计的理念传承下去,这叫做资源分享。另外真的业务越做越大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可以独当一面,独当一面公司有一个比较大的资源来协助,这一点我觉得整体形成良性循环以后,这样的公司就比较能长久,而不是对人才和业主都“挖墙角”的。越来越多公司良性循环,这个国家或者这个社会的设计行业就会越来越健康。
采访对象:上海元柏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总监 史以任 Clifford
年龄:27岁
工作:5年
专业:建筑设计
元柏史以任
提问:你回国多久了?
Clifford:现在七个月了。
提问:你回国到史迪威老师的公司,你现在主要在做哪块的工作?
Clifford:目前在元柏担任设计总监这一职位,主要是管控负责公司所有项目整体设计,从平面方案、效果图、施工图及现场再到最后的实际呈现。而我弟弟史以宽刚才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毕业回来,负责设计也协助我母亲管控软装及公司整理运作的部分。我们公司接的项目比较广泛,从办公室、酒店、样板房、售楼处到私人别墅豪宅都有。所以需要更加严谨的管控和设计。由于我之前在美国多年的工作经验,参与很多项目如Apple、Disney、Uber或Sony电视台等,所以我回国之后也带给公司更多不一样的idea和design。
提问:刚才所提到的项目,是你在国外学习的时候参与的吗?
Clifford: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有接触一些项目,但刚说到的几个比较大型的项目是毕业以后进入GENSLER和Wolcott参与的。
提问:你觉得国外的设计公司和国内的设计公司有什么样的区别?差异化在哪里?
Clifford:我回国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发现内地和国外的设计公司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设计过程中的团队性和独立性。在国外,设计是注重团队性的,无论你是设计总监还是刚进公司的初级设计师,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大家一起讨论,采纳最适合这个项目,这个空间的设计及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能相互学习到其他人的想法,帮助大家进步。类似Brainstorming。然而在国内的话,主要是让主案设计师或者设计总监来做设计,再由设计助理根据主案设计师或设计总监的设计进行深化。相对国外来说,这样的模式会比较独立性,无法很好的让其他设计师参与投入进项目中。也不见得说哪种模式更好,只能说哪种模式更适合公司的发展。
提问:你有没有考虑过,你在自己组建团队或者是带团队的时候要把国外的模式导入到你的工作当中?
Clifford:诚如我刚上一个问题回答的,不见得说哪种模式更好,只能说哪种模式更适合公司的发展。目前来说,我希望团队在做设计及项目的时候,都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分享、学习和讨论。我觉得在做设计的时候,大家是平等的,不分你是设计总监还是设计助理,做设计的时候是对项目不是对个人,你有好的设计好的idea那我们就采纳。许多时候当设计师在设计的阶段时,会陷入一些条条框框或自己陷入于一个imagenary box,当有别的设计师提出建议时,更好的想法或者创意其实是存在的。我们会发现国内的设计师相比之下比较畏惧于表达,但我希望的这种方式会让大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新,也可以从中相互学习和进步。
提问:你是在国外工作了五年,现在回到国内是八个月,如果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形容你这五年八个月的一个经历,你会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或者是什么样的一句话来形容?
Clifford:我觉得是把握和珍惜。从小受设计家族的熏陶,耳濡目染很多设计项目。从小别人在儿童乐园玩耍的时候,我就跟着我的父亲史迪威先生和我的伯父史南桥先生跑工地,去不同的项目参观。我也可以选择跟其他小朋友玩耍,但我把握住这个机会,他们不仅让我去参观,也会让我发表意见,并且指出我意见中需要加强的部分。我很感恩我生长在设计家族中,能从小就接触到这些设计创意与想法。设计不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生活中的乐趣、更是我成长的一部分。
提问:初中在台湾念的,在上海念的高中,然后再出国?
Clifford:对,所以对中国这个环境其实是有感情的。我希望能够将在国外所学到的、所经历的,回到国内帮助大家解决居住环境的问题,回馈社会。设计改变生活,我一直坚信这句话。当时我也面临到底要回到国内发展还是继续留在美国,也有人会问我说既然都在美国念书了,为什么不再多吸收一点不同的文化、知识或者是一些经验呢?所以当我毕业之后,我从纽约去到洛杉矶工作。刚开始也是从初级的设计师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和积累经验,到后来慢慢的开始碰触到一些知名的客户,这五年期间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态度得到老板的赏识和肯定,晋升成为设计总监负责整体项目。这也是对我在美国工作的一种肯定。
提问:之前你在国外的同学,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还在事务所吗?有回到国内做其他行业了吗?
Clifford:之前我在国外的同学,目前大部分的人都还留在国外的事务所打拼或者选择攻读研究所继续深造。在我本科学习建筑系时,来自国内学习建筑系的学生还是相对少于攻读其他学系。建筑系要读五年的时间,一个年级也就三至五位中国人。毕业大家也面临这个问题你想回国内是还是想留在美国?在当时的状态下所有的人决定都是留在美国。我们同学之间都会互相联系,彼此的讨论也注意到国内的设计的行业其实是比国外还要更创新及愿意突破。国内客户对于新的创意接受度比国外客户的接受度高,其中或许有几个因素,第一个是造价的成本,国外的施工成本是国内的两倍到三倍以上,所以国外对于创新的设计,客户看到更多的是金钱,所以很多很好的创意或者很好的设计不一定能实现。但我们在国内看到有许多的机会,去实现非常好的创意或者非常好的设计。但我也注意到近几年国内愿意到国外本科学习建筑的意愿有所提升,许多国内的家长及学生会联系到我,咨询一些申请国外建筑系的信息,当然我都是很乐意协助这些想要学习建筑设计的。
提问:你在国外工作时候的薪资待遇?一年大概有多少年薪?
Clifford:7万多美金。45万。
提问:45万在国内算很高了。那你在现在的公司你的年薪是多少?
Clifford:现在在元柏,我不再只是员工,不再只是高管,元柏是我们自己的公司,我肩负着让公司长期有序运作的职责和使命。我所付出的和在别人公司上班不同,所以待遇方面没有可比性,不能一概而论。
提问:你目前是我遇到第二个在自己父亲公司上班的,之前采访的还有一个人也是在自己父亲公司上班。
Clifford:这种情况是见仁见智。很多朋友家里开设计公司,都不愿意回到家里帮忙,他们会觉得压力好大。但对于元柏而已,我父母非常开明,他们跟我说,元柏并不是传统的子承父业,元柏必须是有能力的人才能够接班,不然就砸了元柏的牌子。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告诉自己无论在哪里上班,我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做到最真诚与最好的自己。
提问:问您最后一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您对中国市场是不是了解,中国的室内设计界您比较喜欢的哪几位?
Clifford:中国设计界我最敬仰和欣赏的,除了我父亲史迪威先生以外,当属我的伯父史南桥先生。正因为从小我亲身体会并耳濡目染他们在设计界中的付出,我知道他们在设计中是倾注几乎一切的。他们都是非常有创造力与亲和力的人,在生活中他们是我的长辈,在工作中他们是我的老师,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协助,我都会请教他们,他们也会给我最大的支持与耐心的指导我,协助我成长。
走访上海轩艺设计
采访对象:轩艺 彭政
江西人,从业十八年,1999年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办上海轩艺设计并担任设计总监
“智能化软件可能在未来淘汰掉家装设计师”
设计师彭政
问题:会用怎样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评价这么多年来的设计经历?
彭政:快乐着但是也如履薄冰。这个行业发展变化太快,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地出现,每一位设计师都要不断地跟上时代的进步,否则容易被淘汰的。但是我毕竟爱这行,干自己喜欢的事儿非常快乐的,我一辈子都会继续坚持做设计。
问题:对于现在整个大的环境来讲,很多设计师,尤其是一线的设计师他们目前的工作状态是处于两极分化的,一类设计师是就职于设计公司,以设计为主,一类设计师则是就职于家装设计公司,以销售为主,您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待呢?
彭政:设计公司和家装公司设计团队会有挺大的差别的。家装设计公司以谈单为主,量化生产,量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坚持它的原创,加上造价等原因,往往会打磨掉设计师的一些想法,我觉得有点遗憾。但毕竟现在越来越多业主在追求个性的生活,不希望每个标签都是一样的,作为一个独立型的设计公司来说,它必须靠创意来打市场,保证项目的品质、原创性等等,该为中国设计坚持、发声。
问题:现在我们看到市场上基本高端的设计师都在做高端客户群体,家装公司都在做大众消费者群体,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未来发展方向?
彭政:随着智能化的软件的研发,家装公司做批量化(设计)的设计师可能会被淘汰掉;产品研发、设计领域非常缺设计师进入;设计师需要解决业主个性化的需求;未来行业中也非常需要懂设计的人去做销售,这样更专业,才能更重要的帮助到业主(决策)。
问题:经营设计公司的过程总碰到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彭政:这个行业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强的问题,但我还是坚持交朋友,很多员工哪怕离开了,我们还是保持十多年的联系。我始终认为设计师对待生活的态度会决定了作品的广度,思想开放才能在设计里够融入更多的创意的想法。
问题:公司现在接的项目都是偏哪种类型的居多一些?
彭政:建材展厅、时尚餐厅、办公楼、民宿、特色小镇的项目都有,跨度比较大。
问题:作为前辈,你对现在新入行的设计师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
彭政:如果你非常热爱设计的,想坚持走下去的,你应该首选进入设计公司的,偏重于设计的团队来学习,可能头几年你是收入上面少一些,但是你未来的路走得更长远,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如果本身不是立志要成为一名设计师的,在工作中可以尽量锻炼一下你的业务能力,比如沟通、口才、销售能力、表达能力。我的大学同班同学里面,坚持做设计大概1/3吧,大部分还是改行了,开酒吧、做服装店老板、开连锁公司的、从政的什么各种类型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