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工具类应用软件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多元的需求,因此对于细分场景的挖掘与体验服务的延伸就成为了产品实现用户增长的关键所在。基于对用户天气需求的深度洞察与创新思考,国内知名天气应用黄历天气从用户场景细分及关联生活服务出发,迈开了“连接人与服务”的体验创新探索之路。
从基础资讯到场景细分
科技的普及使得人们查询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方便,天气信息亦是如此。但是,不同人群对气象信息的关注重点却不尽相同,例如沿海城市人群更注重台风气象的预警,美妆达人则对于温度与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格外敏感。因此基于不同城市、不同人群对于气象信息使用的不同场景,黄历天气在提供基础的天气资讯(当前气温、天气情况)之外,还在功能上做了更为细致的展示分类,例如:在城市场景应用上,北京的用户可以通过黄历天气看到当天的车辆限行尾号提示,提前规划好当天的出行安排,海港城市的用户可以在台风来临前即时收到台风预警推送提示,提前做好灾害防范准备;而在不同人群的生活场景应用上,一些爱美的女性朋友可以在化妆指数内找到共鸣,根据气象条件对人皮肤的影响制定出基于温度以及紫外线系数的不同保护措施,爱车的人则可以通过洗车指数了解到当日有无雨雪天气,是否容易使爱车溅上淤泥,以及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导致车辆过热或结冰等情况,不同城市、不同人群都可以在黄历天气中找到适合的气象使用与出行指导。
从气象服务到生活服务
除了细分场景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外,黄历天气以天气为基点,以用户行为数据与生活习惯轨迹为依托,对端内服务内容展开了进一步的挖掘、延伸。对于中国人来说,日常生活日程的安排除了受天气因素影响外,有时还会延续老一辈的习惯传统,有翻阅黄历与查询运势的需要。所以,因地制宜地,黄历天气根据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推出了独具传统文化色彩的黄历应用。用户可以在了解每日的天气情况后对当天的黄历宜忌进行查阅,今天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细节都可以在当中得到明确的提示指导,而且黄历中还提供了常用的个人运势查询以及吉日节日查询、吉神方位查询、公农历转换等实用黄历测算工具,可以全方位地覆盖日常所需,在天气服务之外提供附加的、承载传统情感的服务内容,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使用粘性的增长。
同时,顺应着场景影响决策的逻辑,黄历天气近期还陆续上线了机票预订、酒店预订、同城家政等生活服务,对适用天气的场景行为进行了延展。拿旅游出行来说,当人们有旅游计划时,必然在出行前先对目的地的天气情况进行了解,而后制定相关的旅游行程,如出行日期、目标景点等,在决策之后,可以直接通过黄历天气端内提供的生活服务进行景点门票与住宿酒店预订,不必跳出客户端另外进行应用的下载操作,而黄历天气也会结合后端行为数据对用户出行给予相关的建议、推荐和提醒,不仅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与操作成本,也为相应的场景应用提供了高价值、高粘性的用户流量。
将内容变成场景,再用场景锁定用户习惯,然后成为商业服务与用户之间的重要结点桥梁,黄历天气对于场景与服务的创新探索不失为一个工具应用向服务平台转变的有益尝试,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用户走向也让人期待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