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0
据悉,国庆期间,当全国人民迎来例假的时候,而“河马”企业在庐山景区做了一系列的事件营销,员工登山、公仔游玩、倡导公益、庐山合唱....在这样一次事件营销中,“河马”企业作为背后的支撑,他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河马哥在借用其他五位互联网企业卡通形象,如天猫、京东这些大众熟知的卡通形象,让人们一眼便知,拉进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此外,从倡导公益出发,再到用合唱带动现场气氛,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公益的共鸣心里,从而消解了消费者对这样营销活动的排斥和抵触。最后,通过送小礼品的形式与大众消费者产生互动,使得活动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总体来说,这样的营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曝光了河马形象,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加上配合自媒体的渠道,使得更多人知道 “河马哥”的形象。
然而,另一方面,这次营销事件,是一场碰运气的营销,选择国庆假期期间,很容易被其他热点淹没掉,选择用其他五个互联网卡通形象,造成一定的侵权,后期可能会与其他公司造成不必要的口舌之争,而且倡导公益的话题也是一个赌博,因为它本不具有爆点,使得整体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整个事件营销中,“河马”企业总体还是占据了有利的方面,不是恶性的事件营销,没有低俗,宣传了爱国、公益正能量的话题,但是,这些恰恰是营销所犯的大忌,没有争议性的话题,这样的事件营销就会少了些围观群众,就不足以形成爆点,整体的效果也就平平淡淡了。
笔者认为,一次事件营销,只要不触及社会底线,要敢于出线,走出与众不同,才能够刺激消费者的心中的痛点,才能够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