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曙旸教授精彩观点:传承中国设计文化

2014-04-18 瓷砖 新浪家居

郑曙旸教授精彩观点:传承中国设计文化

为了传承中国设计精髓,把握中国设计文化精神内核,由筑客网主办的“名师讲堂”活动第一期,力邀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曙旸教授为大家授课,他将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教学体会,以“住与宅”为主题为设计师带来一场精彩讲座。

郑曙旸教授精彩观点:

明确设计目标  传承中国设计文化的精华

中国设计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设计系统。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多种文化的引入和碰撞,为中国住宅文化带来了新的考验。国际上各种流派相继引入中国,从而引发了不同住宅文化的激烈碰撞,使许多决策者、建筑师一时不知所措。一些城市和地区没有能够很好的把握母体的住宅文化的自我与超越。

当然本土设计与外来设计是个很深的话题,我们不能全盘否认外来设计理念,但我们应该明确设计目标,坚持中国设计文化传统的精髓,探寻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并试图将中国的住宅文化与西方理念相结合,从民众的需要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文化。

人居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  协调好住宅与环境的关系

工业文明阶段,空间的理念成为当代设计理念的代表。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早期有一句名言:装饰就是罪恶,这句话意味着这一时期人们对功能的概念已经开始有所定义。因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理念,让建筑越建越大、越建越高,以至于建筑本身无法顾及到室内,所以室内设计就此诞生,而室内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协调好住宅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名称,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是用系统或整体的概念,考虑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郑曙旸教授说:“环境设计本质的专业背景就是室内设计,它与建筑设计息息相关,但室内设计不像建筑,物象化明显,它是由诸多元素整合起来的专业,其重点在于解决‘住’这个复杂的问题。”

关注自然环境  以设计使文明可持续

郑曙旸教授认为,我们在享受工业化为所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必须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破坏。当下的设计师不能“单纯按照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和标准来做室内设计,试图完全依靠技术,来达到一种所谓的理想化的生存状态”,要关注自然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带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做设计,可以说“绿色设计是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住” 的心理诉求变得越来越重要,“住有所居”则是这种心理诉求最基本需求,如何实现“住与宅”的平衡,让室内设计更符合现代人居文化?4月21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曙旸教授将以“住与宅”为主题,为大家全面解读中国设计“住与宅”的价值所在。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