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新浪家居
论坛主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今天能够受到主办方的邀请来这里主持这样一场论坛,也请允许我代表今天到场的众多媒体朋友们,预祝本次大会的圆满成功。
接下来我们有请今天要登上我们这个台来参加这个讨论的几位重量级的嘉宾,首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先生,有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主任,北京协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先生,有请。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郑劲平先生,有请,广州市控烟协会会长姚蓉宾女士,有请,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军先生,有请,最后是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剑寒先生上台,有请。
其实我们要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一个认知,首先需要知道国内外现状,室内空气质量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它们有什么样的差别,防治措施又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先有请刘院长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刘远立:其实我不是环保专门的专家,钟院士是,但是因为在国外生活年代比较久一些,所以这方面情况,作为一个消费者,而不是专家,所以了解一些,主持人刚才提的问题挺好,我觉得作为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那些在我们前面已经提前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国家,他们在整个过程当中所积累的好的经验和付出的沉重的代价,所交的学费的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避免我们不必要受二茬儿罪,国外的经验有很多,我想概括有两点,会有一些启发,第一,就是讲科学,重规范,比如说像美国的环保部,专门设有室内空气质量处,它的责任就是组织空气质量方面的科研,搜集信息,传播知识,并且根据我们科研的新的发现,不断建立一些有法律,建立一些新的标准,比如说最近发现这个氡可以致癌,就明确的规定我们家居里面氡的含量不能超过一定的标准,在新房的交接当中它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质量的依据。
那么后来也有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同事们研究了铅的含量,对儿童健康有很大的损害。后来美国政府也依据这个及时的调整它的这个标准,所以这个和我们国家,我们国家应该是2002年制定的第一部空气室内质量的标准,但是有两点跟国际上不同的,一个是这个标准法是一个推荐标准,具有法律的效力,并不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第二,2002年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并没有及时的更新。所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科研基础上的标准化,第二,因为我们毕竟是在整个市场经济,这种情况下来谈环境的治理,所以国际上注重的是什么呢?是动员社会的力量,发挥市场企业的创新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情,比如说现在其实给这些生产涂料的,家居,建筑等等这些生产厂商,有巨大的质量方面的压力的,是来自于大家都不太知道的一个来源是什么呢?是商业保险公司,因为它在大的市场上竞争的过程当中,它如果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消费者会告他,他会输,输很大一笔钱,他有很大损失的补偿,那么他就要上商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公司为了让他少一点赔付,所以他就不断给这些大的生产企业,与我们生活家居有关的企业,说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要不然就提高你的保费,或者不让你投保等等,所以怎么样动员社会的力量,包括民众及时的监测,所以我特别高兴看到中国行里面有一个想建立云平台,这个群众的战争,把我们的每个家庭变成了一个空气质量的一个监测点,前哨阵地,这个非常好,国外有很多的消费者协会,他们也有很多灵敏的一些检测的仪器,把各个地方的空气质量等等方面,检测的数据汇总起来,形成对政府政策新的制订和企业有关健康环境保护方面的依据。
论坛主持:对于国外可能有一个相对成熟完整的体系,来保驾护航,同时又可以调动起广大的,我们所谓的伟大的群众力量来完成这样的一件事。如果讲到国内的情况,可能邹院长是很有发言权的,您的演讲当中也提到了很多情况,现在有没有想要补充说明的?
邹剑寒:我看刚才刘院长还是高度概括了,一个是制度,另外一个就是群众的监督和群众的自觉监督,但是我觉得现在的问题,在中国要定什么制度?也就是说我们对我们基本的情况不太了解,特别是我记得前面我在人大提出灰霾的问题,还被很多人批判,说你有依据没数据,这两年好一些,不过确实是这样。刚才我讲,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就是我们空气的PM2.5,不要超过每立方米50微克,但中国现在超过的有得是,在广州也是,但是在北京更厉害,100多的,200多的,500多,600多,700多的,这些数据有时候包括顾会长让我讲一些课,国外没有那么高的污染情况,以后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没有。所以现在我们有些只能够经过我们自己的研究。
所以也就是说制订制度要有依据,刚才刘院长讲的很好,这个依据是什么呢?就是你现在普通人室内的情况怎么样,不知道,PM2.5不知道,甲醛不知道,我们有些办法测定这个建材氡的含量,至甚至测定苯的含量,所以这些基本资料都没有,你怎么说呢?你这个碰巧幸运了,你的基因能够适应了,你就不得肿瘤,如果不行的话就会得白血病。我要补充的话加一句,什么事情就是从头做起,三个方面,第一是来源,搞得稍微清楚一点,什么汽车尾气,堵啊,建材,耗能等等,第二,这么高的污染,室内室外到底对人体有多大的危害,不知道,第三,如何改变,如何改变的话,先改变什么?先什么东西是对人危害最大的呢?不知道。所以这个问题我想要补充的就是这个,国内缺乏这个,因为全世界都没有那么严重,包括像做一个最基本的监测,看看超标多少,怎么样的情况,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论坛主持:人们常常说我们恐惧的不是一个看得见的危险,而是未知的未来,所以这个时候也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做起,也是从手边开始做起。其实要是讲到室内空气的质量情况和污染,我们不得不逃避的一个人为因素是吸烟,中国的烟民可能也是基数比较大的,在这个问题上,姚会长您有什么样的认识?
姚蓉宾:今天听了很多专家的一些高见,我感觉到自己深有同感,而且在吸烟和控烟这个问题上,我一直感觉到比较困惑的就是我们在宣传也好,做什么也好,就是像刚才钟院士说的,没有一个很多的数据拿出来进行说服,所以我相信在座的,哪怕在座的,可能也有烟民,你们对自己吸烟危害健康这一点,到底你觉得能够对它的认识度有多少,我觉得这个都很难说,因为都是觉得是有危害健康,但是能够危害到多少呢?可能自己并不是觉得是那么回事,经常拿各种接口来为自己吸烟做一些掩饰,或者说明。
所以我觉得中国行能够从基层,我也非常期待能够有一些数据和分析,来警醒我们这些吸烟者,因为吸烟是最容易消除的一种影响室内健康的一个因素,你只要不吸了,那你这个家庭这方面的因素,就可以减低。同时我也更加希望通过对家庭中国行的一些数据的提示,可以警醒我们一些办公室的,特别是一些领导,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吸烟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所以对这一点我是非常期待的。
主持人:讲到办公室吸烟,想起来一个笑话,前两天我们凤凰网的刘老板发了一个全公司的全烟文件,文件里面是这样写的,他说我一直都非常不理解吸烟这种花钱伤害自己的行为,我个人认为都是非常愚蠢的。当然对吸烟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姚会长刚才说的,我们吸烟的人甚至也不会特别了解,他对自己的伤害到底有多大,国内是一些比较漂亮的品牌宣传,其实姚会长方不方便更加形象为这些不了解真相的群众们做一个比较形象的比方,吸烟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姚蓉宾:比如说PM2.5,其实一支烟就可以使得你的居住环境,或者是工作的环境,PM2.5的值升高很多。这是绝对的,所以像这一类的问题,就是很多吸烟者他们是不清楚的,还有包括刚才讲到的苯,很多,有三十多种致癌的因素,所以我就觉得期待这次中国行能够用最生动的数据,科学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刘远立: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在协和的两个同事,是协和大学出版社社长,他是医学与文化的专家,他说中国人这个文化,他非常重视的是传宗接代,是下一代的健康,他可能对他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倒不一定看得那么重,他说劝人家戒烟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他,为了让你的下一代别畸形,为了别影响你的孙子和孙女成一个怪胎,请戒掉烟,他可能会行动起来。
主持人:我们也不妨来这样的一个号召,来把这个范围扩大,不光是号召大家戒烟,也号召大家真正的重视起室内空气健康,其实现在室内空气质量堪忧,这样的一个情况所引起了呼吸疾病,在国内的情况,大概是什么样的,趋势又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得麻烦郑所长来分享一下。
郑劲平:应该说空气污染包括吸烟对身体的健康,危害非常大,刚才钟院士就谈了几个方面,包括对传染病的,对呼吸道疾病的,对血液病等等的影响,那么从呼吸病的角度来说,它应该有几个主要的影响,一个是对慢性的疾病,老百姓通常所熟知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这样一些疾病,现在是目前最危害的因素,有一些研究调查,像邹院士组织一个全国的慢性病学的调查,这个当中我们国家的发病率有8.2%,40岁以上的人群,是非常高的。将近有三千多万的一个人群,这些人群我们的一个研究,其中有60%多都是有吸烟病史的,并且在一个做慢阻肺的一个调查,包括吸烟,包括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家庭燃烧,生物燃料的研究当中,如果是吸烟和生物燃料同时接触的话,它比接触干净燃料的人群增长了19.2倍,另外吸烟会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支气管哮喘疾病加重的发生,同时吸烟也是肺癌,是最高的,现在发病率这么高,跟吸烟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总体而言,吸烟对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
主持人:如果我们把这个范围扩大,因为毕竟吸烟是一个主动因素,现在很多室内空气质量的情况是非主动因素来引起的,其实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呼吸系统的疾病,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呢?
郑劲平:刚才钟院士所谈到的二手烟,实际上它不是主动吸烟,但是二手烟是由于别人的吸烟所引起的,对空气污染的,特别是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钟院士有一些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在桑拿、卡拉OK这种场所,密闭的环境,这种危害是特别大的。所以这是一种。当然还有空气污染,还有其他的一些来源,包括一些家庭装修,包括一些生物的活动,我们研究所,有一个教授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在不同的家庭环境,比如说客厅,比如说睡房,比如说床上,被褥,来了解这个尘螨的含量,结果发现在家居当中,尘螨的含量,是非常高的。这个就恰恰就是刚才钟院士所提到的,为什么现在家庭,发病率增加,所以我觉得它的室内空气污染,这个来源非常的复杂。非常的多,但是我们要一步一步的来,首先要明确哪些可能是影响的,然后接着采取一些措施。
主持人:钟院长在他的演讲当中提到了很多方法,包括及时的更换空调的过滤网,包括说在家里多种植一些有利的植物,也包括说可能现在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的去市场上购买一些空气清新器,钟院长在家里都自己做到这些事情了吗?
钟南山:我都有试,试了好几种,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客观的检测,所以会问家人,你用的怎么样,我孙子有国民性鼻炎,用了以后会不会好一点,有的是在用,但是要有一些客观的标准,这些客观的标准,不是说每一个部门,或者是哪一个检测是这样就算了,最好有一个公认的,公认的话比较好,因为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商机,现在很多从北方就更厉害了,就是因为北方的污染更厉害,去到外面有各种各样的口罩,很多很多,但是这些到底有多大用呢?没有一个很好的,很客观的检测,所以我这一次也是有这个愿望,这个系列里面,第一个就是基本的情况,对呼吸疾病的影响,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原来就有哮喘,有心脏病,原有心脏病,有效传的话,它的污染会明显的加速。这是一个方面搞清楚,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一步一步往前走,就是用什么样的清新剂会更好。所以我们的路还是很长的。
主持人:用什么样的清新剂会更好,朱总可能会有很多的看法。市场上有很多的空气清新器,它们的效果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最后到底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有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知道,在这些问题上,您是怎么看的呢?
朱军:我觉得咱们这次做的空气质量调查,我觉得从制造业的角度上来讲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实际上千家万户里面室内环境,它也是千差万别的,就是说有颗粒物,有害气体,有害微生物,医学方面可以进行一些针对各种疾病的对应的研究,能够提示出哪些东西是有害,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讲,从两个角度去思考,第一,我们再生产环节过程当中,要减少向大气有害物质的排放,我们制造出来的产品要避免对居室环境形成二次的污染,另外我们现在在这样一个大气环境下,这样一个室内的环境下,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我们要想提升对策去改善这个环境,当然这种改善通过空间,通过养一些绿植,也可以通过一些工业产品去改善,但是工业产品并不是说制造的越复杂越好,是适用就好,通过这样的调研,我们摸清楚室内环境重要的污染源是什么,我们通过一些技术去解决它。我觉得这是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我们也很希望钟教授能领导这个项目,能够取得更明确的成果。
主持人:其实我们做大数据的,希望所达到的效果,也就是希望最后所谓的工业产品,它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问题,其实现在从生产者的角度上来说,能不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邹董事长。因为我们讲到生产者,他们能从自己的角度上来解决一些问题,刚刚提到一个问题是说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些依据来针对性的,更加明确的来解决消费者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不知道您的身份,看到了市场上现在能够为大家解决问题的这些方案,它们有什么样的欠缺?或者说您有什么样的意见和想法?
邹剑寒:就是今天这个论坛,钟院士、刘院长讲这个,包括我们在做的大量的市场调查,反映到的一些情况,因为这两年大家看到雾霾在全国从南方、北方越来越严重,整个老百姓都感觉到好像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刚才电视放的,我们在北上广调研的时候,采访一些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对自己室内的环境,很多东西是没有数据的,只是凭着一些个人不同的感觉。
所以我们自己制订了这个大健康产业的定位,不是单单只是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我们的大健康产业的定位,一定是产品+服务相结合的。那么怎么样做到服务呢?服务的对象是谁呢?它的需求是怎么样的呢?这是我们本身经营企业首先要搞清楚的东西。那么我这边再插一句,刚才钟院士也讲了,因为原来我们公司,可能大家在座的也都知道,我们原来是做按摩保健产品的,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三年前,就建立了一支针对空气净化领域研究开发制造的团队。可能三年来,我们给美国,应该是最高端的品牌,他们主要的空气净化器的产品就是我们生产制造的,所以经过三年,我们外销的经验跟积累,我们想进入这个行业也不是今天这个品牌才推出来的,我们也积累了两到三年,也做了中国市场的这个调研跟分析,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推出的这个第一代的产品,也是我们初步的对中国不同区域的消费市场的一个环境情况调研、设计开发出来的产品。
但是我们通过不断的深入调研,就是感觉到单单我们企业一家,从这个我们公司技术上的调研是不够的,我们要权威的机构,有科研能力的,有临床经验的,特别是针对一类特别需要关爱的人群,就是本身家里面有小孩儿,有呼吸疾病的病人,这部分人的需求我们是束手无策的,所以我们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有幸的被钟院士率领的呼研所的团队看中,呼研所的团队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也是非常慎重的,也是多批的人员,多次的来我们公司考察,现在空气净化器的行业非常热,中国有两三千家企业在生产,钟院士率领的呼研所团队也比较大了大量的企业,做空气净化器产品的企业,不单单是产品的技术跟质量保证能力,研发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经营理念跟经营模式的定位能不能吻合,这是我们今天携手走在一起的很重要的一个基础。
主持人:其实讲,如果要是讲到我们生产者研究所也好,或者说社会各界的力量来结合的这个层面上也好,我希望今天这个台上的互动能够以这样的一个方式来告一段落,除了邹董事长,我看在场的这五位嘉宾能不能用一句话,或者用简短的方式来谈一谈,说自己对企业在实践这种社会责任方面的愿景吧,期望吧。
从邹总开始,您算是已经开始实践了。
邹剑寒:我是开始实践了,我非常需要有一个很实事求是的企业,跟我们一块,不单是为了产品,而是有一个社会责任感,能够从调研,从如何解决它的问题,以及跟各种疾病的关系,怎么共同来走。也就是说产学研走在一块,最重要的我觉得是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
主持人:实事求是,这是您的关键词。刘院长。
刘远立:一句话,我希望未来这个领域,企业领袖,成功的企业领袖,应该是把健康附加值当做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具有两个特性,就是专家可测量,群众有口碑。
主持人:专家可测量,群众有口碑。姚会长。
姚蓉宾:我希望就是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永远把人民的健康和我们绿色的环境放在第一位。
主持人:一切以消费者的健康为宗旨。郑副所长。
郑劲平:我想健康是人人所追求的,但是怎么样能够追求到健康的话,我想一个是身体力行,大家要积极参与,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主持人:当然这也不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不是生产者的事情,这也是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完成的。朱副会长。
朱军:我觉得大家普通的理解就是卖产品,但是未来这种理念是有问题的,实际上我是通过产品来传递我们的一些理念,针对这个领域,我觉得我们做制造的,就是要向我们的用户传递健康理念。
主持人:刚刚听到的这五句话,最后一定是压在邹董您身上的,您需要去实践他们,来表个态吧。
邹剑寒:我们企业会坚持关注挖掘消费者的需求,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我们企业一直践行的。
主持人: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也做您的监督者,来看看您未来的发展和座位。今天论坛的第一个环节,台上互动的环节在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给媒体朋友们时间,跟台上嘉宾进行互动。我先提一个问题,问一下邹董,您之前讲到,我们都知道蒙发利是专注于按摩器材的公司,几年前开始进入到室内空气这样一个领域来,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您来做这样一个选择?因为这两者之间看起来相关度还是差别挺大的,其实已经做了这样的选择之后,您又会在大健康领域有什么样的规划?
邹剑寒:我们事实上有积累的,我们在几年之前就具备了这样的技术研发能力跟制造,另外每个企业都在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跟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也是我作为企业领导人的责任。本身我们也感觉到中国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的物质生活满足了之后,人对健康需求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在上市的时候,2011年上市以后,公司就是全面转型定位升级,去向大健康领域来发展,想依靠我们的有优势的产品研发能力,加上我们跟专业机构合作的服务能力,在不同领域拓展出人们需要的,能够解决人们对健康生活需要的一个产品+服务的模式。
主持人:未来会在别的大健康领域也会有所建树吗?
邹剑寒:那是一定的,我们是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主持人:还有别的媒体有想法吗?搜狐网。
搜狐网记者提问:大家好,我是来自搜狐网的记者,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刘院长,我们知道近几年来,大家对于雾霾这个问题的重视离不开国家以及包括我们企业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宣传也好,我们说的重视也好,但实际上对于室内环境污染这个问题的话,很多消费者,包括我们自己都很少有人会重视它,您觉得在这方面就是国家在治理我们室内环境污染的同时,需要做一些什么去让我们大家更加去重视和了解这个问题呢?谢谢刘院长。
刘远立:概括起来我们室内环境的污染有三个来源,一个是室外污染的空气,通过对流和扩散到我们室内来,所以毫无疑问,政府其实在治理大的环境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方面所采取的行动,是对于我们解决源头上的问题,应该说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应该鼓励政府加大力度。因为我们有句俗话叫做大河不满,小河才干。
但是还有两个重要的来源,一个是我们的建筑材料,钟院士介绍了,这个甲醛、苯等等这些有害物,另外就是我们室内的,人们的一些日常的活动,取暖、空调、养宠物等等这些所造成的污染。那么这一块的话,毫无疑问,我们的企业就像我们的呼博士这个公司一样,富有很多的责任,来提供很好的,给消费者很友好的产品,但是毫无疑问,可能最大的责任主体也是采取一定行动的受益者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现在消费者因为他很难察觉这些事儿,就像刚才邹院士说的,他自己家的空气清新器到底好不好,他都问他的孩子,他的孙子,看看他们的感觉怎么样,而我们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马上能够感觉到它的有害,吸烟者他感觉到的不是危害,感觉到的是快乐,很多有毒的东西,它还能让你上瘾,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这个挑战当中有一个十分缺乏的公共产品,就是信息和知识的不对称。大量的这种有害的东西掌握在我们少数的专家或者掌握在我们政府的专业的部门,但是广大的消费者现在对这个东西它没有认识。我说一个好的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运动,它有三个标准,一个就是老百姓听得懂,我们很多的专家这些知识讲老百姓听不懂,第二,他记不住,第三,他用不上。
所以我们今后我觉得政府很大的一个责任,除了我刚才反复强调的要制定标准,建筑材料的标准,室内的这些标准,而且严格的监管以外,很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加强健康知识的传播,那么在这里我也想给大家顺便分享一个好消息,就是中央电视台已经筹备了三年多的健康频道,可能很快,我也说不上到底多快,就要开播了,所以应该讲健康知识的传播,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这个可能还是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主持人:谢谢。还有媒体有问题,新浪网。
新浪家居提问: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是来自新浪家居的记者,今天的高峰论坛是关于空气质量与健康呼吸的,各位嘉宾都分享了非常精彩的观点,其中一个话题就是关于吸烟的,我非常感兴趣,嘉宾也用比较形象的词句形容吸烟对我们的危害有多大,还有普通家庭如何去预防和减轻这种问题。那么我这里就想请问一下姚会长,其实我想更深入一个层次,就是在公共区域,国家是如何落实禁烟的意见的,谢谢。
姚蓉宾:国家如何落实禁烟,这方面我想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比如说卫生部的一些文件和中央领导现在最近两院对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他们有一个明确的批示,要求所有的领导干部,不光是领导干部,就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好,领导干部也好,都应该在公共场所带头不吸烟。这是国家的,我作为一个地方的就是广州市,我们作为控烟协会我们在几年前就推动了,政府出台了,我们广州市人大出台了这样一个关于控烟的一些条例,按照条例来规范吸烟的一些行为。谢谢。
主持人:谢谢姚会长。
钟南山:我倒觉得刚才新浪这个女孩子,问的问题还是很好的,我想现在其中一个恐怕是中国跟国外的一个差别在这儿。大家知道在新加坡,新加坡现在是吸烟率是全世界应该是最低的之一,吸烟是百分之十几吧,它实际上两边一块来,一个是宣传和教育,还有一个就是有一个强制性的制度,刚才姚会长讲了,我们提的都比较多的是应该。但实际上在很多的,包括香港,你必须,否则你就违反这个规定,就要处罚,我们是停留在应该,就是你应该这样应该这样应该这样。所以你看我们在广州这个饭店里面,很多地方都是很明确不能吸烟,但是他照样吸,这是什么呢?只不过就是应该的,没有制度的一个约束。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但是这个东西有时候东西应该是有一个制度的约束。
我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1998,广州规定的一个,因为以前噪音太大,广州政府出台了一个不许按喇叭,就是开车,开车不许按喇叭,本来看起来是一个不太科学的事儿,不许按喇叭,我记得当时按喇叭的话要罚多少钱,结果还真是管事了,相当一段时间不按喇叭了,现在广州真正按喇叭的,就是开车按喇叭的,还很少了。有时候也会矫枉过正,所以这个东西吸烟也是这个问题。说实在的,我因为经常面对着这些吸烟的,有些是抢救的,有的是得肿瘤的,实际上刚才说到的,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女性得这么多的腺癌,就是吸烟的问题,吸烟的人喜欢深吸以后才觉得过瘾,越深吸对肺肿的危害越大,所以我刚才讲,回到刚才你问题的意思,我觉得需要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这是我的看法。
刘远立:我完全赞同钟院士的看法,教育是必要的,但绝对不是万能的,新加坡这个文明社会是靠严厉的制度给逼出来的。
主持人:有的时候可能真要强硬一点才能够解决问题,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记者提问: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我想提问一下郑劲平先生,呼研所35年来专业从事呼吸健康研究,有很多治疗跟呼吸疾病的经验,在此次调研中发现许多和室内空气相关的呼吸疾病问题,那么呼研所后续会采取什么措施呢?然后我还想问之后会不会推出这种可以预防疾病的空气净化设备?谢谢。
郑劲平:好,谢谢您的提问,确实我们研究所从1979年成立以来,对呼吸系统疾病它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危害重大的疾病,都做了比较多的关注,像跟空气质量相关的有一些研究,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就是慢阻肺,在家居,在客厅,在客房,在厨房,不同的场所它污染的浓度,污染度是不一样的,包括做了一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等一些,那么因此对于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了一个初步研究的结果和认识。
刚才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做的对这个尘螨家居浓度,在不同的场所,这些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机会,也就是说,改善这个家居环境,我们可能首先从哪里着手,比如说我们发现生物原料确实对慢阻肺的发病有一个影响,我们能不能改善厨房,或者是改善原料的环境,我们有些研究,在英国医学杂志,最近一篇文章,通过长期的随访追踪观察,如果改变生物原料的结构和控烟,以及健康教育有病早防早治,这样一些干预的话,就会发现病人慢阻肺的发病和肺功能的下降都有明显的减少。所以通过一些研究的数据来引导健康的防护,是有可能的。那么这一次的研究,应该说在全国的大量的一个60个城市,逐步的开展,那么这些研究数据我想首先能够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在室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它的状况到什么程度,那么通过这个研究,我们也跟呼吸疾病相关,就是说一些肺气肿、肿瘤、哮喘等等,看看它的发病是不是跟这个空气污染的浓度相关,那么只有通过这样一些研究来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进一步的为我们下一步,到底我们的防护有没有作用来奠定基础。接着我们还会做一些随访性的研究,发现他有问题,进一步进行随访,看看他的发病是不是增加的。发病的增加如果是有了话,它的特点是什么等等都会进行观察。
通过这样一些工作,我想我们今后还会在这方面继续做更多的工作,在研究结构,反映出的一些特点当中,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可能还会给一些厂家,像呼博士他们,那么给他们一些反馈,比如说发现室内的空气污染物当中,过敏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会建议他们开发一些过敏防护的产品,如果是发现有一些它的疾病,主要是跟空气当中的会没屋挥发物,或者化学物有关的话,怎么改进空气的挥发物,或者是空气的苯,或者是甲醛,它的吸附能力,能不能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也给他们一些思考,所以我想通过这样一些研究和跟产品之间的一个结合,会给我们的民众会带来更好、更优质的产品,也会为我们国家健康政策的制订,为这样一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依据。
第一财经记者提问:各位好,我是第一财经频道的记者,有两个问题,一个想问邹董,一个想问一下钟院士。A股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除了讲究经济效益之外,也讲究社会效益,这次公司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承办这样一次活动,您期待的社会效益和它之后的经济效益有多大,还有呼博士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这次活动当中未来会扮演怎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另外对钟院士的问题是我们知道,其实去年呼研所跟蒙发利签订了一个合作框架协议,我想知道你们这么强大的研发力量,怎么样跟资本力量和产业力量做一个比较好的融合,就是未来双方会采取怎样的合作模式,还有最后这样的合作模式会如何落地?
邹剑寒:谢谢提问,刚才我们熊总讲了,我们中国行的活动,历时三年,投资初步估算一下要超过三千万,投入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觉得是值得的,而且是必须投入的,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市场的数据,刚才有介绍一些整个市场的,大家知道今年,大概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这个东西净化器产品有多少?保守估计应该超过5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单一的市场。大家知不知道排在前几位的是什么品牌?排在前四位的,销售超过百万的都是外资的品牌,但是人为什么我们消费者,中国的消费者会选择欧洲的品牌,日本的品牌?而不选择中国的品牌?这是我们这次中国行调研的一个目的,我们跟钟院士的呼研所合作,我们要告诉消费者,我们是一个专业的联合体,我们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我们有专业的研发机构,跟呼研所我们在广州成立了实验室。我们自己在公司也有研发的团队。我们要打造中国老百姓信任、认可自己的国产品牌。
我跟我们的销售团队,这次我会提出一个要求,我们产品跟服务,给消费者落地到什么点上,我觉得要落地两条,第一,我们的服务要使得消费者其实能够有效的,针对性的,能够有效的选择使用空气净化器,现在为什么外资的品牌,国外的品牌好呢?就是信任,但是国外品牌的一个价格是非常贵的,我们这边同样效果的空气净化器做了五年的一个使用成本的比较,五年,它比我们的产品要多消费,多支出1万多块钱,所以我给我们的研发营销团队第二条,我们的服务要落地,给消费者最经济、最实用的室内空气质量的净化器,这一点是我们跟钟院士的呼研所的团队,是有共识的。很多国外的品牌,它产品做得很多针对中国消费者,它知道现在目前来讲能消费得起的也是中高端的消费者,它加了很多可能消费者是对改善空气环境是有效的,但是针对性不是很强的,所以我们中国行的目的和意义在这里。所以我觉得我们只要把自己的服务产品做好,前期的投入消费者一定会给你认可和回报的,这是我们做企业的原则跟态度,刘院长讲说我信佛,其实信佛,做一个泛化的东西,做企业,你就是要种了善因,一定有善果,这是我们企业经营的一个原则。所以我们不怕前期投入,我们的研发团队,营销团队,公司的经营团队,都认可。他们也满怀热情的去投入自己的工作,我们愿意播种这个善种,跟呼研所的团队一起来承担一件对广大消费者有责任、有意义的事情,是这样子的。
钟南山:第一财经一贯的是很尖锐的问题,十多年前我就领教了,当时在非典的时候,前两天马上有一个第一财经的,金银花,马上就问了,刚才你问那个问题很好,我觉得你还是问到了点子上了,确实呼研所在去年就已经有一些合作了,但是我们始终在观察,不单是跟蒙发利,还有跟其他的,观察点两条,第一,就是他们的理念是什么,是为了销售跟呼研所结合呢?还是说为了对这个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它的调研,第二,就是产品到底怎么样,就是看看这个产品到底行不行,我知道现在通过了两个,一个是清华大学的,一个是质监局的一些检测,可以这么说吧,这两个检测通过了,我才同意开这样的一个公益活动,为什么?
一开始有一个公司,打算跟我谈,一个是先给我三千万,完了以后卖一台给我50块,这个的话我不觉得这个是我很欣赏,或者说我很考虑的东西,因为现在科研工作,科研做什么,科研就是要把你的研究变成社会效益,变成经济效益,这个是我们一直要走的,你搞了这么多论文,搞了这么多什么,最后不能够使社会得益,不能使得病人得益,没有用。所以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希望把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什么是长处呢?我们知识是长处,我们对肌体的危害有一定的长处,我们对它如何检测也有一定的长处,因为我们感觉到蒙发利,不单单是蒙发利,我们还跟有一些在合作,我们在观察它的理念,我们在观察它的产品合不合格,假如合格,假如好的话,我们共同努力,假如说只是要这个,就是用你这个名字的话,我是不会接受的。所以我们最后希望是能够有很好的,能够老百姓用到这个东西以后,真的能够解决问题,解决了问题会有市场效益,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作为研究工作的话,首先要注重有没有用。
网易记者提问:大家好,我是来自网易家居的记者,刚刚各位在台上分享了很多关于空气质量与健康的一些问题,其实也谈到了用空气净化器,目前它很多的标准不一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想问朱军副秘书长,作为我们家电行业的协会代表,你怎么看待当前空气净化行业的发展,另外作为行业,因为我们现在公司净化行业,算比较新兴的行业,作为协会我们会给这个行业一些什么样的支持和引导呢?
朱军:首先感谢媒体对这个产业的关注,因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支持和公众的支持。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是很好的,就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我们从协会来看,这个产业在现在呈现四个特点:
第一,是发展比较迅速,这个市场还是发展很快的,得益于一个是我们公众对健康的这种意识提升了。第二,就是我们环境,大环境,小环境,都呈现恶化的这种态势。
第二,就是行业呈现的现象,就是品牌进来很多,刚才连钟院士都说,他都已经试过好几个品牌了,说明实际上确实有很多的品牌进入这个领域,因为看到有这样的空间。
第三个特点,就是这个产品定不定型,这个产品针对空气的情况,在处理过程当中,这个技术并没有很固定下来,它有很多的处理方式。那么也需要随着我们研究,要重点在哪些环节上去清洁我们的空气,改善我们的空气,这个产品对应的去进行改造。所以这个产品是一个发展当中的产品。
第四个特点就是消费者对这个产品不理解,刚才从电视片中能够看到,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对这个产品不了解,包括我们有很多专家,在自己家里用的时候,其实对这个产品也是不了解的,就是有这么四个特点。
那么从行业协会的角度,我们是希望能够推动这个产业。
第一,就是要不断的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要开发出针对性的产品,实际上我们现在居室,各地区,各家庭,它有不同的环境,如果通过我们的环境,我们开发出针对性的产品,这样消费者也能用得起,也是针对性很强,从技术研发上我们希望企业更多的关注技术的研发。
第二,我们希望企业要有诚信的意识,因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各种各样的企业都进来,这个时候容易把一个产品做坏,所以我们希望所有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能够要坚持这个理念。
第三,应该引导消费者关注我们居室内的环境,关注我们发展方向,理解我们的产品,进行消费者教育。
至于刚才说的标准问题是这样,我们是从制造角度来看,实际上空气净化产品,是产品的性能标准,现在国家的标准会,正在对相关标准进行修订,当然这个标准的修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还有很多验证的过程,包括检测一些手段的改进,但是我相信国家标准推出是有助于我们产业的这种健康发展的。
谢谢。
刘远立:我有一个关于信息披露方面的建议,我在美国生活了25年,我发现有一本仅次于圣经的,到处可以看到的一个材料,叫做消费者指南,那里面消费者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有权威的规范的一个信息披露,比如说买车,各种车的性价比,排行榜都有,我在想咱们的行业协会,可不可以在信息披露上面给我们的消费者关于空气净化器这方面性价比的一个规范的、权威的、客观的一个指南。
朱军:是这样的,我们在家电其他的领域,好像冰箱、洗衣机一些产品里面我们做了一些消费指导,因为那些产品已经比较定型了,我们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产品是对应什么样的档次,解决消费者的程度到什么程度,但是空气净化器这个产品,是比较新的,在指导上,我觉得是需要起步的,当然也需要跟相关的标准,包括像咱们现在做的调研去结合,我们要真正的把好的产品推荐给消费者,要有依据,要可靠。这是我们值得做的事情。
郑劲平:我非常同意最后一句话,它需要做一些数据的调研,因为什么呢?因为空气净化器,它实际上不仅仅是家用电器,它还是健康产品,但是你怎么样来证明你这个是对健康有帮助的,我觉得这才是关键,如果只是一般的像家电产品它的质量能够达到它一定的工业生产标准的质量,那么我想这个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做出来的这部分,到底对健康有没有帮助,最近国家科技部引导了一些科技项目,就是说对一些健康产品,包括雾霾防护的口罩,包括对一些空气清新器等等,它能不能够保护健康?也进行了这样一些引导。所以我觉得还是最后能不能够达到这个产品的一个目的,我觉得还是需要通过一些数据来说话的,所以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通过这个产品的一些研究的工作来为后续的,为健康的评估进行一个铺垫。是这样。
论坛主持:好,谢谢,我们的互动环节要到这里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我们请到活动的主持上台。
主持:非常感谢我们的诸位嘉宾,同时非常感谢我们现场的媒体记者朋友们对我们的支持,希望我们的中国行,希望我们的大型的公益活动,能够圆满的成功的展开,那么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的一如既往的关注我们。
新闻发布会到此圆满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