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播:中法理想城市居住论坛——田园诗梦活动(4)

2014-03-20 新浪家居

现场直播:中法理想城市居住论坛——田园诗梦活动
广东省文联巡视院廖曙辉

   廖曙辉:我没有准备PPT,也没有最终的文字稿,我的想法还在脑袋里。广东艺术家沙龙是广州省艺术家的品牌活动,已经举行了很多期,我也参加了很多期。今年好像是第七期,是春暖花开的时候,第七期以每天离不开的话题,生活的话题。

    原来省批协改成为评论家协会,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评论,所以很快改为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我们有一个话题叫做公共空间艺术。刚才说了雕塑,也是公共空间之一。建筑是更多的公共空间艺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话题,就是理想城市、理想居住。和去年底刚刚在召开过的中法理想城市居住论坛。上个星期,我收到陈川弘副主席的指令,有个内容,是文化保育。

    我想了一下,就以公共空间艺术、理想家园到文化保育,争取把三点连成一线。内容很宽,太宽了,具体的事情有很多。现在从宏观上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思想上的宏观。我仅仅从宏观方面说一下。

    这个抓手就是我们国家刚刚发布的,从2014年—2020年的城镇化规划,去年我们讨论得很热烈。这个抓手正好是研究评论,探讨城乡公共艺术的大艺术,也是理想城市、理想居住、理想家园的大背景。

    我觉得,国家的新型城镇化的规划里,短短的几句话把现在公共空间、城镇化、城市农村居住的弊端点得非常清晰。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很尖锐,部分城市攀大求扬,照办照抄,脱离实际,建立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特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霸拆霸建,照办城市建立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

    我赞成这种判断,国家上的宏观城市、城镇的居住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弊端。规划发展的指导思想很明确提出,要有文化传承,居住不仅仅是物理的空间,必须是人文的,也包括了自然,自然不等于自然主义。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导思想提出了。在基本原则上提出:要彰显特色,包括城市、镇、农村、社区,要有特色,根据自然特区的文化禀赋,体现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化、房子千层一面,强调历史记忆。发展有历史记忆,建设美丽城镇;全面提升内在品质,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城市特色鲜明的魅力空间。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这些指导思想、原则和建设的要求,在宏观上对我们关于公共空间艺术的大话题,城市化理想家园的居住,以及文化保育。通过这次国家的城镇化规划,我们可以要做的事情。

    政府的实施是具体的,城市建筑肯定有城市规划,雕塑这块也是需要,还有其他方面的。

    我想到两个问题:

    一、讲到理想居住,公共空间的文化品质,怎么评估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缺乏自然,缺乏文化个性,缺乏公共服务体系的地方,是不是不够理想?这是一个宏观的标准。我们要建设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城镇、社区,甚至一个楼盘,楼盘已经变成了社区,甚至是大社区,比如武汉市的百花庭,它就是开发商连篇开发一个区,就是变成的社区,直接收市区引导,这是全国唯一一个社区。有好几十万人的社区。

    如果要做一个话题,我们有这么一个想法,缺乏自然,缺乏公共个性,很难成为一个理想居住的地方。我又引证昨天的人民日报报道,是城镇化在国内,讲到德国一个小城镇,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最后一句话挺有意思的:上世纪90年代,德国星期回归农村的浪潮,很多人从城市搬到郊外,如今德国正在经历再城镇化,人们更愿意居住在公共设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的城市里。这段话很有意思,也讲到了变迁过程,非常有意思。

    二、现在艺术家在批判,批评是创造生产的动力,也是导向,他们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也是很苍白,要有一个具体的批判标准,这到底行不行?好不好?要不要?行为权利在谁手里,立起来不容易,倒更难了。

    那么,怎么才能树?怎么倒?人民不满意这个雕塑,拆掉行不行?你有什么权利拆掉它,它是公共空间,为什么我一定要接受?这是政治体制问题。社区也好,建筑或者公共空间也好,甚至大规划,都会产生这些问题,也有商业的问题,比如广告牌的设立,都是公共空间。

    这些问题涉及到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创新,创新的选择才能保障人们追求的理想居住,有着历史记忆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环境。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

    陈万里:大家有没有提问?望谷·温泉小镇经过一个丰原村(音),有着800年的历史,新的镇怎么和历史乡村交流。按照生物的周期,一个地区要基本成熟,可能需要20—25年。我想问问廖先生,望谷·温泉小镇怎么和历史乡村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

    廖曙辉:抱歉,我没有进行调研。一个地方的建设可能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历史禀赋,有历史的记忆,确实有它的继承,因为它的存在有自然的要素和历史的记忆,我们要理解先人的做法。理解以后弘扬它。当然了,文化是交融的,通过交融以后,可以吸纳外来的元素,使它们融合在一起,使它们更好,这是融合发展,有历史记忆的发展。确实有不毛之地,比如围海造田等等,但是这是人建的,离不开建设的人。如果人是这个地的移民,或者是当地的长久居民,带着文化的记忆,为了配合某种商业需要,或者文化需要,甚至政治需要,比如会展中心,他可能在建设的时候,他运用的资源和记忆不一定按照第一模式考虑。我觉得,都能够接受。

    我在考虑一个问题,很多艺术家在大声疾呼古村落、古祠堂的保护,已经提到很高的层面,广东批出的有300多个古村落。有一个问题,村落的形成到底是永恒还是一个历史阶段要考虑的问题。

    我个人理解中,村落是历史不可能永恒。这样的话,村落保护的方面,是以村落的方向建?还是以社区的方向建?还有人们的历史记忆,中华民族有个很重要的村落,村落是世族居住在一起,祠堂是文化标志,祠堂是公共财产,祠堂是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的证物,陈家祠就是一个例子,里面有很多雕塑。

    但是,我没听说过在新型城镇化建祠堂,连修理都很少。还没听说过新建祠堂的,我想找一找最新的祠堂是什么时候建的?寺庙有新建、复建的,那么祠堂没有听说过。那么,文化积淀去哪里了?我们居住的不是村落式的,不是姓氏式的。哪怕林河村保留着原来的祠堂,只成为一个文物的保护,很难成为历史文化存在的东西。我们需要思考,新型城镇化,历史文化该怎么表现?

    陈万里:有专家建议回到更本质的土地,保护农田,让年轻一辈脚踏实地。下面请广东省艺术批评家主席徐南铁先生发言。掌声有请。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