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0 新浪家居
广东省艺术批评家主席徐南铁
徐南铁:几位谈到了艺术空间,谈到了文化保育,谈到了雕塑,今天要说主要是居住环境的问题。
居住环境的问题,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衣食住行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对象。那么,其中的“住”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的变化。大家都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过之后的几十年,我们的住房条件是怎样的,全部是公有的。每个大单位都有一个房管科的机构,专门分配房子,如果是一个新参加工作或者大学毕业生,到了新单位,给你住一件房子,到房管科领家具,领一模一样的床、板凳。如果搞乱了也不怕,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
那时候,在大学学校里,分房子是非常关系的时刻,你是什么样的职称分什么样的房子,可以说是你死我活。因为房子少人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住房的要求是什么?很简单,就是我想有个家。只要分一个房子,可以跟领导闹,甚至提着刀找领导。那个时候,只要住下来就达到了目标。
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房子是一种福利。我记得前些年到莫斯科、俄罗斯,苏联留下来的房子叫火柴盒,都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四面墙一个底,一栋楼是大火柴盒,大家没有其他的追求,只要能够住下来,只要能够遮到自己的房子。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房地产商的设计没有用武之地,社会不需要。
改革开放之后,住房慢慢变成了商品,这个时候,所有人对住房的需求也开始随着生活的品质增长。那个时候,住房变成了商品,我们有商品房说法的时候,对住房的文化需求也开始产生了。
不再那么简单,不再是一个六面体,很多房地产商进行开发,笼络社会上的买房子。这个阶段开始了,我们的要求是方便,我们的社区离哪个路近,有什么车站、附近的学校,这就是人们的要求。这也是社会发展需求慢慢提升的。
再往下发展,这些条件不再吸引人,文化房地产商引入了。我们所知道,房地产商提倡文化,有一种非常直接,就是在自己的小区范围内建博物馆,建艺术性的展览。我有一个朋友别出心裁,在楼盘里,每个月放两部老电影,也是打文化牌。大家做各种各样的花样,很多楼盘都有博物馆、展览馆,也很容易做。用这种东西吸引住客。
另外一种走文化路的房地产也开始产生,不是硬件上的工作,而是软件上的工作。而是强调生态环境,强调人在环境中是不是活得舒心,是不是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文化上的共识。这种需求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具体怎么做?各出各的招。
我想,传统的思维还是影响着我们的城镇建设,比如刚才讲到的小镇,我有个朋友在广州市当干部,他今年退休,他说退了休就可以出国玩,只玩欧洲的小镇,其他的大城市不去了。当然了,他以前去过,还有一个原因,他认为小镇最有看头,有历史的底蕴,又有人的属实感。
我有个很深的印象,到了莫斯科,晚上看城市非常的奇怪,都是树,感觉是森林,房子少树多。所以,我们的白云老机场要拆的时候,大家提建议,应该盖什么楼做什么用?我提议做一片森林,我知道我的想法没用,因为这么好的商业用地不可能做森林的。所以,最后作为了商业用地。人家说寸土寸金。
房地产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文化、让古代、现代、今天能够结合起来,让蓝天绿水和舒适的住房条件结合起来。只要大家努力做,肯定有实现的一天。
现在我们做的事,总是说自己有什么,只是当做一种工具和点缀。我想,所有的房地产是自己的主人,在外国,庄园主非常爱护自己的土地。你想着,你是这里的主人,你怎么把自己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对的功德。
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陈万里:大家有没有问题?有个通知,桌面的粉红色的纸的右上角有个二维码,这是望谷·温泉小镇微信工作平台,他们从早上9点开始直播,现在是实时直播。现场还有新浪网的直播。
下面我介绍一下刚刚到达的嘉宾,广东省艺术批评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广东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先生。有请蒋主席做主题发言。